第12章
五月一号劳动节,王三喜放假,终于有时间去爸妈那边蹭饭,得知一则消息。
‘替你赚钱’暴雷,老板跑路了,小区里那些老头老太天天堵在公安局门口等说法。
王三喜想到姑姑那八万,“姑姑呢?她有没有钱还没拿出来?”
许妈叹了口气,“她也有五万块没出来。心疼得不行,躺在床上三天不吃不喝。那段时间连广场舞都不去跳了。我和你爸劝她,幸亏钱用来买房了,要不然她亏得更多。可能这话触动了她,她竟然好了。不过也因为这个,她的那些老姐妹都怨上她了。”
王三喜奇了,“怨我姑姑干什么?钱又不是我姑姑骗走的。”
“那些人怪你姑姑事先没提醒他们呀。”许妈活了一大把年纪对人性了解得那是相当透彻,“骗子走了,大家都被骗了,只有你姑姑全身而退。他们可不就怨恨你姑姑了嘛。把你姑姑气得呀,这几天又不好了。”
王三喜觉得这些人好没道理,报纸、新闻那么多暴雷的新闻,他们看过不少,可他们还不是把钱存在了平台。现在被骗,又怪姑姑。
王三喜义愤填膺,想去劝劝姑姑。
还没等她起身,许惠先一步来找她了,手里还拎着水果,进门就喜滋滋的,“我就知道娇娇一准在你这儿。得亏没去隔壁小区。”
她将水果放到三喜面前,“得亏娇娇提醒我,要不是娇娇,姑姑肯定被骗了。我那可是几百万。”
王三喜打量她面色,见她气色挺好,有些诧异,“姑姑,你没事了?”
许惠看了眼大嫂就知道她什么都跟娇娇说了,也舍得她再费口舌了,摆摆手,“早好了。他们也就是一时想不开而已。再说了,我之前提醒过他们了,是他们自己不听。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她又有些得意,“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没听。有几个就听我的劝,把钱往回提了点儿。亏得不算多。我照样有朋友一块跳舞。”
王三喜恍然,原来竟是这般缘故。
六月初,城西楼盘正式售罄,王三喜去新楼盘应征,但是这楼盘要明年十月才开盘。三喜应聘上了。
张凤英不想一直只拿保底工资,打算先去应聘其他岗位。
做销售的大部分都是拿提成,她会卖房自然也会卖其他东西。
王三喜提醒她,“今年已经不比去年了。去年你能应聘上销售是因为行业不景气。许多销售员都转行了。今年楼市又火起来,房价升了,多的是销售往里挤。你现在不应聘,以后再来未必要你了。”
张凤英毕竟年龄大了,而且又有拖累,在销售这行,做的时间并不长,成绩也不算多出色。要是不提前进来,以后想进来都未必有机会。
张凤英看着外面几十个姑娘前来应聘,不得不承认三喜说的话也是实情。
她咬了咬牙,到底还是去应聘了。
要是搁去年,她其实不敢这么做。毕竟家里样样要花钱。可现在她老公也有工作,每个月赚得也有三千块钱。两人加起来足够生活了。
到了家,两人在门口分别,张伟这边已经做好饭菜,而且非常丰盛,一桌全是好菜。
王三喜拿出手机数了一圈,满脸不解,“今天不是什么纪念日啊,你怎么做这么多好菜?”
张伟嘴角翘起,想到什么又矜持地往下压,“我升职了。当上开发部副经理。负责三个组。工资涨了两千块钱。”
王三喜先是‘哇哦’一声,又盘算他们这个小家又能增加多少收入,“一年增加四万八,不错,继续加油!”
张伟一边给她夹菜一边说起接下来的安排,“我当了副经理了,公司这边要求996,可能赶不回来为你做饭了。”
王三喜垮了脸,随即又摆摆手,“没事,你工作比较重要。我回我爸妈家吃也是一样的。”
张伟动作顿住,“不太好吧?到底都嫁人了。”
王三喜白了他一眼,“怎么就不好了?我爸妈只有我一个女儿,就算嫁人,他们也乐意我回去的。而且你9点才下班,我一个人在家害怕。在我爸妈那儿,也安全一些。”
张伟竟然找不出话反驳。他不想自己的妻子总是黏着父母,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可是她那么晚才下班,回到家菜市场早就关门了,超市的菜也不新鲜,总不能天天下馆子吧?
他沉默良久,终是让步,“那我回来去爸妈那边接你。”
王三喜点头应了。
吃完饭,王三喜在沙发上看电视,张伟收拾好碗筷坐过来,将电视暂停,跟她商量一件事,“爸妈又打电话过来催我们要孩子了。我思量着咱们也攒了些钱,可以生个孩子了。”
王三喜回过头看着他,还没开口说话,隔壁传来张凤英大叫声,仔细一听,竟是周妈没有将孩子照顾看,竟让孩子从床上摔了下来。
没过多久,周强也加入争吵,怨恨张凤英无能,自己不好好照看孩子。他妈妈帮忙照看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
张凤英说自己在洗澡,让你帮忙照看一下孩子,是她非要帮你照看。
周强抱怨自己工作一天,累得要死。两人吵起来,声音大到差点将屋顶掀翻。街坊四邻全都来劝。
王三喜和张伟站在门口,看着张凤英抱着孩子往外冲,说要去医院看看孩子有没有磕坏脑袋,周强和周妈坐在沙发一动不动,责备“她钱多烧得慌”,“只是磕了一下脑袋,能有什么问题”等等。
张凤英只觉得心寒,冲坐在沙发上的周强吼了一嗓子,“你到底去不去?不去我就跟你离婚。丫丫有你这样的爸爸还不如没有!”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周强只觉得自己脸都没了,脾气比张凤英还大,从沙发站起来回自己房间,狠狠将门一甩,只丢下两字,“不去!”
张凤英只能一个人抱着孩子下了楼。
王三喜和张伟跟上去,帮她打了辆出租车。
回来后,王三喜坐在沙发上,“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没有钱,我不是愿让孩子跟我受苦的。”
张伟一听,握住她的手,“我们有钱啊。”
王三喜摇了摇头,“哪里有钱。我们攒的这些钱还要用来还房贷,养一个孩子需要很多钱。张凤英跟我说过,丫丫一个月光奶粉钱都要两千块钱。她给孩子买的还是国产奶粉呢。要是换成进口只会更贵。再加上衣服,上学,报各种兴趣班,要花的钱只会更多。”
说到这里,王三喜又想起一事,“还有这小区的师资力量也不行。在咱们市都是倒数。我们的孩子就算上不了外国语,也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啊。”
张伟沉默不语。
王三喜又讲起自己小时候,她想学钢琴,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爸妈不给她报名,她只能趴在门口看人家学琴,那羡慕的滋味她现在还记得。
说完自己心中的遗憾,她又问他,“你小时候就没有因为缺钱的遗憾事?”
张伟想到小时候上学吃过的苦,比丫丫条件还要苦。倒不是他父母不疼他,而是因为那时候条件都差,“我小时候做作业没钱买本子,我爸就去收废品的地方找没写完的本子,撕下来重新缝成一个本子。有一回被同学看到,大家四处传,班上同学都叫我张补补。”
那时候同学们肆无忌惮的嘲笑声淹没他的自尊心,让他大受打击。
王三喜见他整个人都跟着颓废起来,猜到触及他的伤心事,叹了口气,“所以说,我们要提前准备好。先发展事业,等换个大房子,咱们有了钱,就生个孩子。咱们吃过的苦不能让孩子也遭一回。”
张伟抿了抿嘴,“那多少岁为好?”
王三喜想了想,“二十八岁吧。再过三年。正好我们到时候手头也有些钱了,也能换得起大房子,年纪还很适合。”
张伟想到未来三年都要被父母逼婚就一阵头皮发麻。
他爸妈对孩子相当执着,他今天不过是提了一嘴晚点生孩子,他爸妈就将唠唠叨叨劝了他一个多小时。
可是想到孩子在学校没人嘲笑,他到底还是同意了。
翌日,王三喜正在吃早饭,张凤英过来请她帮忙请次假,王三喜答应了,问起孩子情况,张凤英一脸庆幸,“晚上医院不让拍片子。我在那边守了一晚,早上才拍过。医生说没事。”
周妈正好倒垃圾,经过门口看到两人说话,埋怨张凤英有钱烧得慌。
张凤英脸上写满怒火,却因为太过疲惫,不想跟对方吵,停下了。
王三喜明显察觉到她眼中的光黯淡了。
第二天上班,两人一块上班,张凤英说起自己的决定,“我打算跟周强离婚。”
王三喜这次是真意外了,上次丫丫烧到39度3,张凤英都没谈离婚,这次一点事没有,她居然要离婚。
“为什么呀?”三喜想不通。
张凤英叹了口气,“之前不想让丫丫自小就没爸爸。可是前天我回来后,告诉他接下来一年都没房卖。他对我的态度立码变了。我不知道我在这个家算什么?赚钱的工具还是丫丫的妈妈?还是免费的保姆?总之不是周强的老婆。昨晚丫丫摔了一跤,我感觉有他没他根本没有区别。所以我要离婚。”
“他们家会同意吗?”
她可是知道为了娶张凤英,周妈给了三十万彩礼,而张凤英的妈妈一分钱都没让女儿带过来。要不然周妈也不会把着张凤英的钱那么紧。
现在钱花了,儿子也没生,周妈肯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张凤英摇头,“他们不同意。我一分钱不要,他们都不同意。”
王三喜抿了抿嘴,就算她想要,他们也没什么可分的。他们家的房子写在周妈名下的,存款一直捏在周妈手里。之前一直张凤英赚钱养家,估计也没存多少钱。
王三喜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张凤英。
张凤英似乎也没想她帮忙,纯粹只是想找个树洞发泄一下情绪。王三喜是个很好的听众,她不会跟任何人嚼舌根,而且还会安慰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张凤英就觉得自己还能支撑。
但是张凤英没想到,婆婆居然把她妈叫过来了。
她妈见到她第一面,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直接就打了她一巴掌。
王三喜再次见到张凤英已经是一个星期后的事情了,张凤英连续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上司直接将她开除。
本来她们刚刚应聘,正是工作最忙的时候,她却接二连三掉链子,上司能高兴才怪。
星期天,王三喜出门溜达看到张凤英抱着孩子在花园里溜达,王三喜已经从楼上邻居口中得知张凤英的妈妈来了。那老太太是个厉害角色,直接骂得张凤英不能出门。
反正就是死也不能离婚,要是离婚,她就不认这个女儿。
能将女儿嫁妆全部据为己有,一分钱不让她带回来,足以看出来张母不是个疼女儿的妈妈。
张凤英以前逆来顺受的脾气估计都是被压迫所致。
“你还好吧?”王三喜看着张凤英脸上的伤有些心疼。
张凤英看到是她,笑了笑,“挺好的。”
丫丫拍在张凤英怀里,没心没肺的笑着,张凤英摸摸女儿的脑袋,又问起三喜最近工作情况。
王三喜笑笑,“现在就是发传单,不用加班,只拿死工资。工作挺轻松的。”
张凤英点点头,没说什么。
丫丫咬小手,看样子是饿了,张凤英跟王三喜告了别,就回家了。
王三喜看着她的背影,只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怪异。瞧着是打消离婚的念头,但是她的脊背好像挺直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