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北洋夜行记 金醉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哈哈一笑,扯了扯贴在身上的衣服,接过褂子披上。箱子里是四把手枪,还有五颗法式手榴弹。那三人带走的两箱,八成也是军火。

  小山蹲下,拿起一把枪,退下弹匣:“真家伙,都是德国货。”

  江面上哗啦一声水响,又钻出个人,是袁阿生。他手里也举着个箱子。这是他要偷的小皮箱,里头满当当全是金条,正是福源钱庄丢的那批。

  袁阿生说,他本想偷那人,没想到外头开了枪,“吓得我赶紧跑,那小子却给人一枪打死了。”他拿了箱子就跳进江里,贴着条木船藏在水下,直到岸上没了动静才敢露头,“我看这帮人像北方来的——太野了,偷金条不算啥,估计还想干票大的。”

  小山把武器和金条装进别克车,我和小宝检查了死去的黑衣人,一共九个,人人腰里都别着武士短刀。这群日本人不像卖枪的,也不像买枪的,更像是来打镲的。

  我跟小山要了车钥匙,让她坐在副驾上,准备趁天没亮回城。一转眼,却不见了袁阿生。这小子悄无声息地溜了。

  把小山送回老钟家,我和小宝去了大世界。舞场领班说,岫云小姐请了假,半个月后才来。要是没猜错,董家渡遇上的女人,就是这位大世界的跳舞皇后。

  我问领班,岫云小姐全名叫什么?什么时候来的?

  “姓郑,全名就叫郑岫云,来了有两年。”领班想了想,又说,“北京来的,但上海话说得很好。”

  郑岫云住在法租界亭云里18号,房间里非常简洁,除了床铺,只有书桌和衣柜,一点不像个舞女的住所,连梳妆台都没有。墙上贴着张月份牌,从年初到前几天的日期都画上了叉。3月28日的数字上,画了一个圆圈,似乎是很重要的日期。

  小宝在床头发现了一摞报纸,全是一个名叫《外滩新新报》[《外滩新新报》为上海报人钱芥尘创办,1920年创刊,1926年停刊。主要登载外滩的新闻轶事、轮渡航班时刻表、传奇故事等。]的小报。“这女人干嘛买这么多一样的报纸?”小宝边说边把报纸递给我。

  这是份专门介绍外滩的旅游小报,上面画着外滩详图和景点介绍。一般只在外滩卖给游客,其他地方很少见。

  我搁下报纸,拉开书桌的抽屉:“她又不是来旅游,买这报纸肯定是想把外滩研究透了。”

  抽屉里放着个硬壳笔记本和一摞《民国日报》,我拿起报纸和本子,里头掉出几发手枪子弹。我打开笔记本翻看,里头密密麻麻写的全是朝鲜文,除了日期,什么也看不懂。

  郑岫云是个朝鲜人?我把东西带给老钟,让他找懂朝鲜文的人看看笔记本。

  更准确地说,郑岫云是个韩国人,而且是个危险的韩国人——义烈团的成员。那本笔记,是她记录的工作汇报。

  老钟说这事恐怕很严重,建议我不要插手,“自从上海建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19年3月,玄楯等人在上海法租界宝昌路(今淮海中路)设立临时事务所,组筹临时政府,4月正式成立,并将1919年定为大韩民国元年。],韩国人越来越多,日本黑帮和浪人到处抓闹独立的韩国人。”

  郑岫云抢金条买军火,恐怕是要闹事。前天在董家渡遇上的日本人,应该是要提前下手。

  翻了翻郑岫云的笔记,里面也提到了3月28日,是一星期后。我跟老钟说,还是找人细查一下,要真在上海闹事,恐怕会伤及无辜。老钟犹豫了一会儿,点头说是。

  晚上,他安排人去虹口打听,3月28日外滩可能有什么事。结果比想象的严重——3月28日下午3点10分,一艘由菲律宾开往上海的“亚历山大号”客船,将在外滩停靠。一名日本大将要在外滩登陆,日本人很可能举办欢迎仪式。

  义烈团要是搞暗杀,外滩不知道得死多少人。

  3月28日下午3点,外滩新关码头上挤满了迎接亚历山大号的人,中国人、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挤成一团。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亚历山大号客轮缓缓靠岸,日本领事馆的人早在岸上列队等候,几个穿和服的女人,手捧着鲜花,打起条幅,上面用日文写着:欢迎田中义一[田中义一(1864-1929),日本大正、昭和期间的政治家及军人,第26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大将。

  我和小宝、小山带了十几个青帮弟兄,分散在码头各处,寻找郑岫云。我站在招商局大楼台阶上,观察涌动的人群。根本不见郑岫云的影子,只有等她行动,或者最好不要出现。

  小宝从人群中挤过来,出了一头汗。他指着日本领事馆人群外的一个平头男人:“那人有问题。”这人穿着黑色大衣,敞着怀,两手插在衣袋里。“我盯了一会儿,他不往前走,也不往回走,但也不跟人说话,不像那些嚷嚷的日本人。”

  我说你上去打个招呼,看他说不说中国话。

  “不用,你看他那眼睛小的,八成是高丽人(韩国人,当时民间习惯用旧称)。”说完,小宝挤进人群,往那平头挤过去。

  一行人簇拥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走下船,这老头儿穿着燕尾服,拄着手杖,站在舷梯上张望。船下日本人一片欢呼,这老头儿就是田中义一。他挥了几下手,下船往领事馆的汽车走去。汽车那边传来一阵枪响,一个穿黄色大衣的男人朝田中连开五枪。

  那黑风衣平头男人从怀里掏出一把冲锋枪,朝天上扫射。码头上一片骚乱,小宝被四散的人群挡在外面。

  田中没中枪,被保镖摁进车里。黑风衣边开枪边冲向汽车,被侧面冲出的保镖击中肩膀,摁在地上。黄风衣换了把枪,又是一通乱射,人群里尖叫不断。我有点慌,一边用中文和日文大喊“趴下”,一边掏出枪瞄准黄风衣。一个站在原地尖叫的白人女子被流弹打中,倒在我旁边,血从脖子的伤口里涌出,喷在我脚上(根据史料记载,被击中的女子是美国人施耐特夫人)。

  黄风衣见田中已坐进汽车,对着车扫射一阵,扔掉冲锋枪,掏出一颗手榴弹,拉开保险环,还没扔出,就被乱枪击倒,手榴弹掉在地上,滚进一旁逃跑的人群里。这群人全是船上下来的乘客。手榴弹哧哧冒出白烟,一个穿和服的小姑娘呆呆地站在旁边,盯着手榴弹看。我一咬牙,猛扑过去,抓起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丢进了江里。手榴弹刚刚碰着江面,就轰的一声炸开,掀起一股水柱,旁边一艘废弃的小舢板被炸得粉碎。

  田中的汽车沿着江边大道逃跑,路旁一个电话房玻璃突然碎裂,伸出一把手枪。汽车猛地转向,子弹打在田中肩膀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