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出事
周源眼泪汪汪的看着周温, 哇的一声。
“妹妹啊。”哭的一抽一抽的,大概比天塌了还要难过,但手里还别忘记捏的紧紧的周温给的糖。
周温看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略皱了眉头往后面站了站, 她身上穿的是奶奶给她做的新衣服。
周喜端着一碗猪蹄出来, 看到周温又去哄他, 走了过去。
周源一看到她过来,哭声戛然而止, 还怒气冲冲的看着周喜, 看起来十分的有骨气。
周喜没空搭理他,只是看着周温,“你啊你, 你就惯着他吧,他要啥你都给, 当心养成败家子。”这个小姑娘就是对周源格外的有耐心,怎么就这么好呢?
周温抿着嘴笑了起来,眼睛弯弯,看起来格外的甜。
周喜端着碗转身就赶紧走, 人家兄妹俩的事情她可不管, 王太奶奶正在外面坐着晒太阳, 今个没风, 太阳也足, 晒着暖洋洋的,总是犯困。
“奶奶, 您睡着了啊?”周喜看门也没关, 直接端着就进去了。
王太奶奶本就是眯会, 也没睡着, 睁开眼睛看到是周喜,“周四丫头啊,你可算是回来了。”
周喜笑的十分乖巧,“嗯,回来好久了,我娘炖的猪蹄,特别烂糊,我给您放厨房了。”
王太奶奶抬手指了指厨房,“行,放那吧,我下午再吃。”
周喜过去到厨房里放下,还用一个竹筐在上面盖着,厨房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听爹娘说,王奶奶儿子闺女都死了,还是被那些侵略者杀害的,她心灰意冷也没再要嫁没生孩子,就这么一个人过了这后面的大半辈子,从厨房出来。
“奶奶,我给放下了,筐下面盖着呢。”
王太奶奶点点头,“周四丫头,我记得前些日子你娘来给我晒被子,说你过了年就要考走了,去首都啊。”
周喜反正也没事,拉过旁边的一个小马扎坐了下来,“嗯,是的,奶奶,您说我能考走吗?”
王太奶奶眯着眼睛,躺在摇椅上转过头看她,“我觉得就数咱们四丫头聪明,还有大抱负,肯定能的。”
周喜嗯了声,“奶奶您躺着玩吧,我先回去吃饭了。”
王太奶奶也没再说话。
周家中午炖的猪蹄,还贴的玉米面的饼子,周喜到家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坐下了。
田耽把筷子递给周喜,“怎么,你王奶奶吃了吗?”
周喜坐在向阳旁边,“没呢,在晒太阳。”
周洪山想着家里下午还要包扁食,给周温夹了一筷子猪蹄,转过头跟田耽说话,“下午咱们家包的扁食给她老人家送过去吧,她自己一个人也麻烦。”
田耽也是这么想的。
“行。”
周将跟刘师傅今天已经到达北边,这次他们走的比上次还要往北,其中三车的东西已经换好,在胡叔的介绍下又往里面走了两天,这边胡叔先拍了电报,让他们人接待着。
只是这里的雪下的实在大,车子就只能停下,让几个徒弟在镇上看着。
来接待的是个典型的北方大汉,身上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还套了军大衣,戴着的帽子只露出来两只眼睛,手套也是十分厚实,见到周将跟刘师傅先伸出来手。
“你们好,我是胡叔介绍来的,姓郭,郭刚。”
周将跟刘师傅也分别握过手之后自我介绍了一遍。
郭刚把大衣兜里塞着的两双厚实的手套给他们俩。
“我们这里就是冷,你们这穿的还是少了,下次来可以多穿点。”他边说边带着他们往家里走。
地上的雪已经到人的大腿,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
周将跟刘师傅还提前准备过,但没想到这冷的还是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周将来之前就打听过这里,这边是一片林区,地理位置不算优越,但胜在距离十分得当,距离大兴安岭骑自行车不过才半个小时的路程。
郭刚说着话就带着他们到了家里。
“我们这边几乎留下来都是猎户,还没解放的时候就靠着打猎为生,也能跟敌人周旋,这会子解放了,又有大工厂,好些户都搬下去了,现在留下来的猎户也只有二十几家。”
郭家的院子不小,干净也利落,但仅仅有一条小道被挖了出来,能到屋里,旁边还都是厚厚的雪层。
郭刚掀开门帘推开门让他们先进去。
“媳妇,家里来客人,倒点水。”
周将跟刘师傅一进来,身上就像是回暖了一样,热气腾腾的,屋里的窗户上都贴满了报纸,为了抵挡能露出来的一点点的风。
一个圆脸看起来十分大气的嫂子过来,手里就提着茶壶,笑着热情的打招呼。
“来,喝口水,来我们这里可是冻坏了吧,我这锅里炖着杀猪菜呢,马上开饭。”她说完就把茶壶放下,又转身进了厨房里。
郭刚把外套脱下来,也接过周将跟刘师傅的放在屋里的衣架上,几个人一起上了炕。
“这不是要过年了,我们这养的猪,就都杀了,跟酸菜一起炖呢,保证好吃。”
刘师傅知道他们这里的人都大气,去年来吃的满桌子肉他可还记得呢。
“郭同志,这就客气了。”
郭刚哎了一声,“应该的,你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这边也是好久不见个生人,我听胡叔说过了,你们带过来了很多布。”他眼神中全是期待的看着周将。
刘师傅听见这话看向了周将。
周将这次他们出发来是总共四辆大货车,有三辆都是在前面都已经换完了,而且这次拿到的布也不是做坏的,都是好东西。
“郭同志,我们是听胡叔说的,你们这里要的多,所以就留了足足一车,但刚刚你说你们这里也就二十多户,我担心要不完。”
郭刚媳妇也从厨房里出来,端上了一大盆,里面炖的杀猪菜,猪肉,猪血,热气腾腾的还在咕嘟咕嘟的,放在桌子上。
“这就是周同志吧,听胡叔说过,我们能要完,你是不知道我们有多缺。”
郭刚跟着也点点头,“你去把酒拿过来,我们边吃边喝边说。”
郭刚媳妇哎了一声就又出去。
“我们真的很缺,你们也看到了,我们的冬天有多冷,我们这里几乎没有国棉厂,大人小孩的里衣洗的都硬了,现在我下面穿的就是打的毛线裤,但太硬,还漏风,一点都不暖和,还不如一套秋衣秋裤来的舒服,早上从被窝里都不知道怎么起来的,还有我们的这手,都是冻疮。”他是觉得真糟心,更别说内裤了,轻轻一扯基本都能烂掉,但就是缺,在钢厂上班的人都找不到,更别说他们打猎的,冬天顶多用动物毛皮做棉袄,还有帽子,会更暖和,但贴身穿的实在没有。
三个人边吃饭边跟说话。
吃过饭,郭刚就找了几个跟他关系还不错的猎户过来。
“这就是胡叔介绍的,他们拉过来的都是国棉厂的好布料,我让给咱们留了一大车。”
其中一个留着大胡子的壮实男人大大咧咧的。
“那我们肯定能要完的,是拿之前你跟我们说过的东西换吗?”
郭刚点头,“大家伙也都尽快去找一下其他的乡亲们,咱们也不耽误人家的事,换完咱们穿上新衣服,人家回家过年呢。”
大胡子男人不耐烦的点头,“就这么点东西,保证今天就给换完。”主要是猎户们都住的比较分散,通知到人也得走过去,又是大雪封路的,也不好走。
[奇^书 ^网][q i].[s h u] [9 9].[c o m ]
这边聊完,他们就赶紧出发去找人。
郭刚先把自家的东西准备好。
“这是我们家的,平时积攒的一些药材,人参,还有一些木耳灵芝,都是我们之前就采摘好留着慢慢吃的,我听胡叔说,你们要这个,也不是啥好东西,都给你们。”
刘师傅眼观鼻鼻观心也不敢言语,他但凡跟周将一起来到外面,一般都是听周将的话,就怕自己一张嘴就露馅。
周将看着这些东西其实一早就有准备,只是放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的,这都是因为交通不发达,外加经济问题所带来的物物交换的不等值。
就是交换东西的价值是不匹配的,不过也可以换句话来说,都是彼此最常见的东西,但可能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够得够得。”
等到他们回来,外面天都黑透了,但也不过四点多。
人都扛着成年男子一样高大的包过来,差不多郭家屋里都已经堆满。
里面啥东西都有,还有一些好的皮子,摸上去软乎乎的。
周将把皮子拿了出来,“这个我们就不换了,因为我们是给厂子里办事的,算作厂子里的福利,这换过来也没几件,到时候给谁不给谁,也不太合适。”
刘师傅在旁边看着周将拿出来很是心痛,这么好的东西,不过周将说的是在理的。
郭刚让人把他们家的皮料都收起来。
周将拿过来称跟本子开始登记收到的东西,免得到时候回去还要再查一遍,费时费力的。
“好,布在镇上的车里,等到明天一早,咱们一起过去,不过郭同志你们得准备车过去拉,正好这些东西也要给我们运过去,我们好装车。”
郭刚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周将是这么爽快的一个人,忙点头,还生怕他不同意。
定了时间,乡亲们也都各自回去。
郭刚媳妇给周将还有刘师傅收拾了屋子,又把柜子里的棉被翻出来,只是被面跟里子都是缝缝补补的。
“周同志,刘师傅,就麻烦你们在这里将就一夜了。”
周将看得出来这被子已经是挺不错的,“麻烦嫂子,这都挺好的。”
郭刚跟媳妇晚上躺在炕上,炕烧的热热的,两口子说话。
“等一拿到布,你就赶紧给我做身新的秋衣秋裤,我可不想再直接套上毛线裤了,那风直往里面灌。”
郭刚媳妇瞥他一眼,“多大出息。”
里屋,刘师傅觉得自己好像听到好几遍不知道是什么的叫声。
“周将,你听见了没?”
周将闭着眼睛但没睡觉。
“听见了,应该是野兽的,这里不远处就是大兴安岭,里面可是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
刘师傅暗叹一声,“乖乖嘞,这也太危险了。”他是干不了这样的活,看着就吓人。
第二天一早,郭刚媳妇做的大碴子粥,还红烧炖的一锅兔子肉。
刘师傅来到这里才几天,顿顿肉,他还是没能习惯,可能苦日子过多了。
吃过饭,郭刚让他们赶了好几辆马车一起去了镇上,也是他们这边的公社。
周将让他们把货卸下来,马车上装的换的东西也都卸下来,双方开始交换。
郭刚摘下来手套,伸手摸了一下布料,他已经很多年没摸过这么好的布料了,“真不错。”
刘师傅哈哈笑了起来,开口很是自豪,“国棉厂就没有瑕疵品。”
棉布卸下来,又把换到的货都装上。
刘师傅手一挥,就让带来的徒弟都赶紧上车,得走好几天呢,这次肯定不耽误回家过年。
郭刚冲着大胡子汉子招了招手,然后拉着周将到一旁。
大胡子汉子过来,手里提着一个编织袋。
郭刚直接拿过来塞到周将的手里,人情世故的事情他懂,“这里面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这天寒地冻的,都是上好的皮料子,可以回家给孩子做个衣服啥的,车上的弟兄们,我们也都有准备。”
周将回头看了一眼刘师傅。
刘师傅坐在车里点了下头,周将才收了。
“谢谢郭同志。”
郭刚拉着周将的手,言辞恳切,“不用谢我,这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还是想着以后周同志能想着我们,你看我们这边确实日子过的艰难。”
周将都知道,“郭同志有需要也可以随时跟我们联系。”
郭刚连连点头,一直到周将上车都没舍得松开,一行人目送着车队离开。
刘师傅开车,周将坐在他旁边。
“咱们这一趟跑的可真值,就是不知道这些药材送回去,估计能落在职工手里的机会少。”好东西当然想要的人多,特别是过年,走亲访友,都可以送一送。
周将当然知道,“咱们做到咱们该做的就成。”
大年二十九,他们一行人顺利回到国棉厂。
朱副厂长看到人回来,也把一颗心都放在了肚子里。
周将下车之后就把登记的册子给他。
“都在这里了。”
朱副厂长看着周将的黑眼圈,叹了一声气,“真是辛苦你了,快好好休息,我跟厂长说过,这次给你多放几天,不算你请假,在家里好好陪陪老人孩子。”
“谢谢您。”周将确实很累,为了早点赶回来,能赶路就赶路,不过这次倒是比上次顺利一些。
朱副厂长一边招呼着保卫科的卸东西,一边翻开登记册,看到里面还有人参,以及别的药材的时候都蹬大了眼睛,拉着周将到一边,压低了声音。
“这些东西,也是换来的?”
周将点头,“是上次我们认识的大叔介绍的,这一批药材换的都是猎户,他们家里存放的这些东西。”
朱副厂长沉思了一小会,“好,你先去洗洗澡,换身衣服,下午我再找你。”
周将跟刘师傅也不管这里的事情,他把自己额外留出来的药材还有蘑菇猴头,灵芝都先收了起来,还有那边野生的果子,都是晒干存放的,都柿,稠李子,山丁子,刺玫果,这些回家熬粥的里面放里面酸酸甜甜的也是特别好吃。
剩下发礼物的事情就是刘姐她们来了,做好登记,然后再做个分配。
周将去工人洗澡堂洗了澡,又去食堂吃饭,回到宿舍睡上一觉,就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人也缓了过来,在宿舍里看了一下郭同志给的东西,里面是一条很漂亮的毛皮,摸上去也特别的暖和,回去给周温做上一件棉袄应该挺合适的,收好东西就先去了朱副厂长的办公室。
朱副厂长这会正在打电话,招手让他进来先坐下。
“是,这方面我们一直都很注意,厂子里的东西肯定都不会有瑕疵,您放心。”
他又说了一大串才把电话挂掉,然后骂了一句脏话。
“粮油厂真他大爷的孬种,我们自从不用布给他们换东西,他们想要布料就要找我们买,又不想花钱,这次去省里开会,还直接告状,说我们对厂子里的福利不上心,对工人不负责,我他奶奶的腿,这还不负责,那什么是负责。”他最讨厌这帮子文人,好好的话不会说一天到晚的就会告状,你想给厂子里的职工争取福利,自己加油干啊,老盯着别人厂子,他生气的从抽屉里拿出来一个任命书,这会又换了一个语气,站起来很是语重心长。
“这是经过厂组织会上决定的,周将你来咱们厂也有六年了,为咱们厂这些年也是任劳任怨,你们主任退了,他家儿子顶班,但肯定顶不了他那个位置,所以咱们就举荐了你,希望你能够以后再接再厉。”
周将还真是觉得意外,他其实对职位并没有太大要求,能这样到处跑,家里也能松快一些。
“谢谢朱副厂长。”
朱副厂长就喜欢周将这样的文人,文人跟文人还是不一样的啊,不扭捏,干事利落。
“客气,以后在咱们厂,你好好工作,有困难找我,正式的任命通知,等到过完年回来,厂里会再通报栏里通知的。”
周将点了点头,“那我就先回去了。”
朱副厂长嗯了下,“去吧去吧。”
河山沟,周洪山刚刚从公社回来,他买了两挂鞭炮,还给向燃他们也都买了摔炮玩。
对联也都已经贴上。
整个河山沟都热热闹闹的,毕竟这一整年大家过的都很好,明年也只会更好。
周将背着东西回来,远远的还没进村就听到放炮的声音,刚刚从村门口进来,就碰见不少乡亲。
有站着还有蹲着,三五一群,插兜的,揣手的几乎都有。
“周将回来了啊,你们厂子里才放假吗?”一位大娘把胳膊对齐揣进袖子里。
周将停下来点了点头,“出差了,刚刚回来,大娘在这里说话呢。”
那大娘嗯了声,胳膊往里面指了指,“快回去吧,我瞅着你爹娘可就等你了。”
周将跟大家笑过才大步走回去。
等到他走过去,自然有一番讨论。
“周将真是越来越有出息,我有城里亲戚就在国棉厂上班,说那个什么厂长可器重他了。”
“真的啊,那田婶有福气,我看他家老大媳妇也是个特别孝顺的,跟妯娌婆婆小姑子都相处的特别好。”
一个刚刚嫁过来几个月的小媳妇羡慕的语气说着。
“谁说不是呢,知道当初也要把我娘家侄女介绍给周将。”
大家说着说着就给都说远了。
周源正在门口跟王大锤一起玩摔炮,爷爷买了不少,他们三个小孩就平分了,周实又不会玩,妹妹也不会放,所以妹妹的那份他也拿过来了。
“给,这是给你的。”周源大方的分给王大锤六个摔炮,两毛五能买两百五十个。
王大锤是想玩的,他也大方的接了过来,“谢谢你。”
周源是个很仗义的人,“那大锤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你说。”王大锤也是很侠义的人,他刚刚拿了周源的摔炮。
周源很不高兴他一直夸周喜,但看看他,又没说出来,“没事了,我们去玩吧。”
王大锤虽然疑惑也没有追问。
俩人在外面玩的时候还碰见了铁锹,自从那次打架之后,周源就没再跟他玩过,不是因为打架,是因为他说妹妹是傻子,所以他很记仇。
刘铁锹依旧带着他的那一群小伙伴,他也没说话,两边倒是谁也不理谁。
周将快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周源,对他喊了一声。
周源正在撅着屁股研究摔炮,听到这个声音立刻就站起来转身看过去,天哪,他亲爹回来了。
他站直了身体,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还是咧着嘴笑了起来,“爹,过年好。”
周将现在没心情教育儿子,只是适当的敷衍就进去了。
王大锤从小就没见过亲爹,每次到过年的时候他都很难过。
周源看他爹回家,把地上自己的炮收拾一下,“大锤,我得回家了,咱们明个再玩。”
王大锤也没意见,他也要回家帮忙干活,“你爹回来你肯定特别高兴吧。”
周源一脸震惊的看他,“大锤,说什么呢?我爹你不知道,他歪理特别多,我要是哪里做的不好,他就罚站我,还逼我学习,每次都能把我气哭。”
他絮絮叨叨的都是他爹的缺点。
王大锤这次就有些疑惑的看着他,“周源,你好奇怪啊,你不喜欢你姑姑,也不喜欢你爹,那你喜欢谁啊?”
“我喜欢我妹妹,我小叔,还有不会说话的周实啊。”周源喜欢的人可多了,妹妹对他好,什么都给他吃,小叔会带着他玩,只是现在好久都没回来,他想说小叔再不回来,他都要忘记小叔长啥样了,当然喜欢周实是因为他今天还太小,没办法分走他的摔炮。
王大锤看着周源一脸认真的解释,他想说,你真的很幸福。
俩人分开之后,周源跟个小炮弹一样嗖的一下就跑回了家里,万一回来晚,爹带回来的好吃的,他可就错过了。
周将到家就把东西都放在了堂屋里。
过年也没啥事,都在家里闲着,屋里吃个烤红薯,围着火炉说话,只有周洪山出去照旧到果园看看果树看看鸡鸭的。
田耽看他可算是在年前回来,伸手把他的包接了过来,又看看人。
“这一趟又是瘦了。”
周将不关心这个,看了一圈,“周温呢?”
余秀敏把给他倒的一杯热茶递过去,“去王奶奶家玩了,估计一会就回来。”
周将还真不知道自家姑娘小小年纪还喜欢串门,他端着茶杯喝了一大口,身上有些暖过来。
“娘,这里都是一些药材还有人参,另外还是去年带回来的海产品,还有什么蘑菇之类的,您看着分一下,要是还给叔叔们家送,就提前分出来一些。”
余秀敏点点头,她都知道,看到里面的东西也没惊讶,利落干脆的分开,是肯定要给其他几家都准备的。
周温在王太奶奶家里陪着她老人家说话,她也丝毫不觉得闷。
王太奶奶今天擦照片框,还是几十年前她结婚有了孩子之后去照相馆照的,老大两岁,老二两个月。
周温站在她身边。
王太奶奶擦着就掉了眼泪。
“要是他们还活着该多好,怎么就没熬到解放后呢。”她说完又叹了一声气,这一辈子活的是够够的,要是死了估计也能见到他们了。
周温拿出来自己的小手绢是奶奶给她做的,平时擦嘴擦手的,今天也是洗的干净的,举的高高的递过去。
王太奶奶把相框放下,看着周温,“乖,我没事的。”她要不是在这个村里遇到这么多好人,怎么着也是活不到现在。
“走,太奶奶给你拿好吃的。”她既然遇到了那就好好活着,起码要等周场那个小兔崽子从战场上回来,见他一面。
周温又待了一个多小时才回来,她两个口袋里已经被塞满了好吃的,都是糖,王太奶奶是每个月公社给发补助的,她几乎也用不上,就到供销社买了好些糖跟麻花,只要周家的几个孩子来,都是不空手的。
周源本来是悄悄回来看了一眼,然后发现也没啥好吃的,又准备悄悄溜出去,结果正巧碰见回来的周温。
周温口袋里也是满满的,她都没等周源开口,“哥哥,给你吃吧。”
周源立刻点点头,伸手就去拿,边拿边说话,“还是妹妹好啊,爹回来了,都没带好吃的。”
周温哦了一声,把东西分给周源之后就跑着回去了。
周将一看到闺女就抱了个满怀,从兜里掏出来好几个包装特别好看的饼干,“这是人家给爹的,说是在什么友谊商店买的,爹特意给你留的。”
周温伸手接了过来,“谢谢爹。”
周将摸摸她的头,“不用谢,爹有啥好吃的都得给我们周温留着。”
周源在外面大口吃着从妹妹那里拿来的糖,真甜啊。
晚上一家人吃过饭,周将把自己升职的事情也跟大家说了一遍。
周洪山跟田耽也适当的嘱咐几句,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担什么样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田耽把分好的东西放在桌子上,看着周洪山,“你去给大哥跟老三家送,我去老四家。”
老大跟老三家住在同一个方向。
周洪山嗯了声,“行。”
田耽到秦琴家的时候,他们一家人还在吃饭,下的面条。
周晓还有个妹妹叫周雨,还在上初中,从小就被送到翻两个河堤的小学去上的,这去年才考上初中,虽然秦琴跟周良山也都宠着,但比几年前的周晓懂事,看到田耽过来立刻就站了起来。
“二伯娘来了,快坐。”
田耽喜欢懂事的孩子。
“不用,你坐着吃饭吧,我坐这边就成。”
秦琴也笑着开心呢,这不是来年三月就要给周晓娶媳妇。
“二嫂,怎么这会来了,可是家里有啥事?”
田耽把布袋子放在桌子上,“这不是周将出差回来,给家里带的东西,我分了几份,给你们都送点。”
周良山老实的笑笑,“这还是大侄子有出息,又弄了不少好东西。”
秦琴是个看孩子跟命一样重要的人,自从二哥家帮了周晓一把,这相亲订婚也来撑场面,她就是对田耽是打心眼里好。
“谢谢大侄子了,啥事都惦记着我们。”她说完又想起来,“二嫂,这婚礼也都商量完,定下来了,三月初六,到时候还得你过来多帮忙。”
田耽想起来那孩子,还是很不错的,希望嫁进来能帮周良山家撑起来,这日子总是慢慢好过的。
“那是不是等到结完婚,侄媳妇也跟周晓到收购站去住啊。”
秦琴还真是被问住了,“我想着的是和周将跟秀敏一样呢。”
田耽就觉得她糊涂,“人家刚刚结婚,你能分开吗?周将跟秀敏情况不一样,周将在城里就只有一个宿舍,秀敏过去也住不了,而且周将天天忙的脚不沾地,秀敏去也帮不上啥忙,但我记得侄媳妇还会算数,周晓那收购站每天都要扒拉算盘珠子,她去还能帮帮忙,再说你让人家分开,你啥时候能抱上孙子孙女啊。”
秦琴想着还真是。
“那成,我让儿媳妇一起跟着过去。”
周良山听着二嫂的分析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还是二嫂说的对,我就说你之前安排的有问题。”他这个媳妇脾气不好性子直,想事情也周全,当然他也不行,幸好他有大哥二哥三哥,还有嫂子们。
周雨看他们大人事情都说完了。
“二伯娘,周喜姐在家里忙吗?我有几道题不会,想找周喜姐问问。”
田耽点头,“在呢,你去吧,她最近正巧休息呢,天天学习我让她放松呢。”
周雨忙点头,“那我明个再去吧,这么晚不打扰她了。”
秦琴听着这话,对闺女是十分满意的,看看她也有长进的闺女。
田耽也没多待,说会话就拿着手电筒回家了。
周良山两口子把人送到门口才又回去。
周雨还在吃饭。
秦琴回去看着闺女心里就高兴,“雨啊,明个供销社还开门,我去给你扯块补,再做上一身新衣服,你好好学习,咱们以后也考个大学,你看你周繁姐,这就到省城工作,还嫁了一个厉害的医生来咱们周家当姑爷,以后你也这样,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以后日子也能轻松一些。”
周雨把碗里的饭扒拉完,“娘,这话你以后不要再说了,周繁姐又不是因为姐夫才留在省城的,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再说了,为啥我上个大学就是为了嫁个好男人,难道我自己不能上班赚钱吗?我不跟你说了,我回屋看书。”
周良山看着闺女转身就走,胳膊肘碰了一下秦琴,“你说你,跟闺女好好的说这个干啥,她有志气,咱们当爹娘的帮不上什么忙,也别扯后腿是不,孩子愿意读书,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支持她,什么嫁个好男人,这话不能再说了。”
秦琴无奈的嗯了下,不过转身还是站了起来,扒拉着抽屉,“那布票放哪了,我明个给闺女还是去弄块布吧。”
周良山对于给闺女做衣服不反对,还站起来一起帮着找。
“咱们闺女长的好看,穿啥都好看。”
秦琴骄傲的点头,“那是,也不看像谁。”
周良山不愿意说违心话,也没吭声。
周晓自己坐在饭桌前埋头吃饭,全家最没出息的就是他自己。
这个年过完就是一九六二,周将这次在家里待到过了元宵节,吃了汤圆走的,正月过完就是二月份。
田耽正在家里倒腾春天穿的薄衣服,结果突然间右眼皮直跳。
省城。
周繁孩子已经八个月,今天程其右原本要陪着她去做检查的,结果科室临时通知有事,就剩下她自己去,在医院里检查的结果是很不错,胎儿很健康,发育的也很好。
周繁也没在医院多等,出了医院过一条街就是家里,她自己慢慢的在路上走着,结果迎面就跑过来一个男的,狠狠的把她往地上一推,男人又飞速跑开。
周繁倒在地上感受到一阵温热的液体流出来,她瞬间疼的额头上就满是汗珠,衣服也被血染红。
周围有路过的热心人,而且距离医院也不远,背起来人就往医院跑过去,只是流出来的血红的有些吓人。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