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1)

我命清风赊酒来 我自听花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避正好与对方撞在了一起。

“哎呦!”那人痛呼一声,朝后退了退,捂着额头。

“你没事吧?”苏澈自己是没什么的。

这是个宫女打扮的小姑娘,年纪应该与自己相仿。

“没事没事,是奴婢走路不长眼,冲撞了贵人。”她显然是识得苏定远身份的,当即看了眼苏澈,连忙行礼。

苏澈看她如此拘谨卑微,本来还想说的话便都说不出来了。

“无妨。”他侧开了身子。

那宫女见此,再次行礼后,便匆匆走了。

苏澈注意到对方怀里抱着用丝绸包裹的衣物,还有淡淡的皂角香,想了想,这应该是洗衣房的宫女了。

却不知是为何人去送衣物,要如此匆忙小心。

苏定远看了那宫女一眼,而后看向苏澈,“别待太久。”

前边几十米外便是洗衣房,苏澈闻言,点点头。

还未进月门,他便听得有人在将诗词唱出曲调。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声音有些尖细,还有哄笑之声,略微嘈杂。

苏澈顿了顿步子,在月门外站了,朝内望去,偌大的院里,穿着深蓝长衫的几个年轻人围在一处,说说笑笑。

而在院中石阶下、阴凉处、回廊旁等等,满是水盆和浸泡的衣物,还有撑起的竹竿上也晾晒着一些,还在滴水。

苏澈打量片刻,认出了那在几人中的身影。

他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更白净俊美了些,穿着干净的蓝衫,那是宫中没有品级的小黄门所穿的常服。

而看颜玉书神情,似乎并没有受欺负的样子。

“你们还想听什么诗啊?”他翘着腿,斜扬着头。

在他身旁的也都是年纪不过十五六的小太监,彼此笑着打趣。

“知道你读书多,还老跟我们卖弄。”

“就是,那也不见你考个状元啊。”

“哈哈,要是当初小爷也读书,现在比你学问还高哩。”

“你就算了吧,你家老汉连束脩都拿不起,这不才把你卖了嘛。”

“哈哈。”

一群人乱开着玩笑,颜玉书在其中笑得恣意张扬,笑得泪都出来了。

“读书,读个屁!”他扬了扬手。

他这一句话更是引得其他人认同地拍手嬉笑。

苏澈低了低眼帘,背靠在月门外的墙上,没有进去。

院中的声音低了些,而这时,此前那在甬道拐角碰到过的小宫女却又匆匆跑来。

她见了月门外的苏澈,一愣,但还是不忘行礼。

苏澈见了她,轻声道:“你认识颜玉书吗?”

“颜玉书?你是说小颜子吧。”宫女先是恍然,但一想到眼前人的身份,顿时吐了吐舌头,低头局促,不说话了。

苏澈闭了闭眼,然后从怀里取了方才抄录的一本册子,递过去,“你把这,交给他。”

“这是什么?”小宫女小心地看了眼,没敢接。

“就是家书而已。”苏澈神情不变,道:“我就,不好去见他了。”

小宫女有些怀疑,但还是接了过去,“行,那我待会儿转交给他。”

“现在。”苏澈道。

小宫女撇撇嘴,还是快步进去了。

“小玉你怎么回来了?”

“是啊,这衣服怎么还没送去?”

“我还要说呢,这是谁给我的,拿错啦!”被称作小玉的宫女将包袱丢在一个小太监的怀里,然后凑到颜玉书身边,将手里的册子递过去。

“这是什么啊?”有人想抢,却被颜玉书先一步接过。

“家书。”小玉眨了眨眼睛。

旁边的人便‘嘁’了声,不去看了。

颜玉书却是微微用力地捏紧,目光看向月门,那里,似乎隐见一袭白衫袍摆过去。

他打了个哈欠,看似毫不在意地朝房里走去,而在无人看时,悄然用拇指别开那册书的一角,看到了其中一行小字。

「御剑于心,以气驭剑,睥睨捭阖,观潮剑气。」

42.剑起山海

真武观潮二寺。

真武教、观潮阁、大行寺、菩提寺。

观潮阁,位于后周东海,濒临陆地最近,居于孤岛之上。

观潮剑气,便是该门派三大剑典之一,另外则为杀心剑气、无垢剑诀。

苏澈在皇庭司只抄录了两门武功,因为他耗费最多的时间便是将这观潮剑气背诵了下来,如此,他才能给颜玉书抄录本。

回到将军府后,他自然是要将自己获得的功法给苏定远来看的。

“《山海剑势》?”苏定远看着手里的册子,微微皱眉。

各大派传承绝学虽然珍稀难得,可不乏会有一招半式流入江湖,名气大的不一定厉害,但厉害的必然有名气,尤其是像剑法杀招,江湖赫赫有名的他皆有所耳闻。

可这《山海剑势》,他没听说过。

“难道是要观山河大泽而养心中剑意?”苏定远想着,犹豫半晌,还是继续翻开看下去。

良久后,他微微凝目。

「化炁为元,归藏于海,剑势若起,倾山覆海。」

这是一门剑法,也可以说是一门内功心法,因为它最强的不是杀人技和出招,而是炼炁,炼内炁,举手投足间无可匹敌。

海,便是丹田气海,练至大成,起剑之势便仿佛山崩海陷,谁人能挡?

可苏定远没有听说过江湖上曾有这么一门剑法,要真的如这句纲领所说的这么强,它不该寂寂无闻,更别说还存放在皇庭司中。

最起码,那些有资格观览的皇族供奉,就不会让别人有机会看到这么一门强大的功法。

因为大梁皇族方姓,本质上还是宗族世家。

苏定远仔细看过一遍,将册子合上,看着眼前神色平静的儿子,“你是在哪找到的?”

苏澈道:“一本杂家的志异小说里。”

这或许便是周子衿所说的机缘,而可能只是单纯的巧合,本是看几眼打算随手放下的志异杂谈之中,竟有一门如此剑法藏于句读之中的字里行间。

除却背诵下那《观潮剑气》外,他更多的时间便是用来将其摘抄出来。而这便得益于那无名呼吸法,若无它,苏澈根本不知道哪句有关功法,哪句只是闲谈。

苏定远一愣,然后道:“功法没有问题,描述简单易懂,修行关窍想来也不晦涩,如果真能如它所述,那此剑法便不亚于天山剑派的镇派传承。”

话没有说透,万一名不副实,这就只是寻常功法,最多,就是占了个出身皇庭司的名头。

苏澈能明白这一点,但他还是选择相信那无名桩功和呼吸法带来的反馈,因为从获取至今,他能感受到来自这无名法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他遵循自身气感的真实。

苏定远将册子合上,递过来,道:“机缘与否事都已至此,而你若想修行其它,我也可以另外再给你寻。武功高低强弱,终究还是看个人的悟性和努力,只要付出,就在变强的路上。”

苏澈点头,接过册子,小心拿在手里。

“我会留意江湖上有无名剑的消息,也会搜集铸剑的材料,你且好生修行。”苏定远道:“日后,你便跟子衿学剑。”

苏澈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