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0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正打算继续下一步的操作,文物修复室的门忽然被人敲响了,向南皱了皱眉,抬头往门那边一看,只见布罗迪·泰勒从门外探进来半个身子,脸上带着很有亲和力的笑容对向南说道

“向先生,已经中午十二点了,先歇一歇吧,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干活。”

“好,谢谢泰勒先生。”

向南朝他笑了笑,回过头来,将画芯搁在晾架上等着阴干,然后走到洗手池边洗了洗手,这才跟着布罗迪·泰勒走出了文物修复室。

出了文物修复室之后,原本还有些矜持的那些收藏家们,在看到向南之后,一下子都“放飞”了自我,“哗啦”一下就把向南给围住了,赞誉之词就好像不要钱似的开始往向南身上堆。

“向先生,幸好我今天来了,要不然还真不知道原来文物修复还可以这么有美感!”

“向先生,您这文物修复技术实在太精湛了,简直让人不敢置信啊!”

“向先生,我家里还有一幅八大山人的《仿倪山水》立轴图,不知道您能不能给帮忙修复一下啊?”

“向先生厉害的可不只是古书画修复,修复古陶瓷也一样厉害,我那里有一尊元代的釉里红凤穿牡丹纹玉壶春瓶,向先生应该也能修复的吧?”

“……”

向南被一群收藏家叽叽喳喳地围在中间,连一步都走不动,只觉得耳朵边到处都是“嗡嗡嗡”的声音。

“大家都不要着急,向先生这次来哥谭市,就是为了给各位修复残损文物的!”

幸好这时候,戴维斯、闫君豪和朱熙等人赶过来了,戴维斯在一旁大声喊道,

“等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修复完毕,到时候我们会开始安排报名,这一次向先生最多只会在哥谭市停留一个月,因此只能修复三十件文物,先报名就先修复,修复完三十件文物后就只能等下次了!”

戴维斯这么一喊,这些收藏家们“哗”地一声又全都将戴维斯给围了起来。

“戴维斯,我早就给你打了电话的,我有两件文物要修复!”

“我也打了电话,我有三件!”

“我只有一件文物要修复,大家不要跟我抢!”

“……”

而另一边,闫君豪和朱熙则赶紧将脱“困”了的向南拉走了,一边走,闫君豪还一边抹汗,

“这也太夸张了吧?文物修复师那么多,又不是非得找向南修复不可。”

“因为老板修复得好啊,而且老板修复好的文物,上了拍卖会还不掉价,这全世界估计都只有我们老板一个人能做到!”

朱熙微微昂着脑袋,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接着说道,“这些收藏家其实应该早就打听过这些消息了,只是一开始不怎么相信传言,现在发现传言可能是真的,不疯了才怪呢。”

闫君豪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自己一直以来只是将向南当作是个文物修复技术高超的修复师,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很早的时候就跟向南走得比较近,想要找他修复文物也很容易,所以从内心里就没把向南看得太重,现在听朱熙这么一讲,嚯!敢情自己边上的这个,还是个宝啊!

“别想那么多了,这些事戴维斯会处理好的。”

向南对这些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身为一个文物修复师,职责就是修复文物,至于其它的,也没必要想太多,他对闫君豪和朱熙笑道,

“咱们去休息室,吃完午饭,还得继续修复文物呢。”

午饭是布罗迪·泰勒让人送过来的外卖,倒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汉堡、面包、炸鸡之类的,还有披萨、沙拉等等。

向南等人也没什么可挑剔的,这附近又没什么餐馆,既然是外卖,能吃饱就行了。

吃过午饭之后,向南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回到了修复室里去了。

。阅址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难道他没把握了 (第一更)

回到文物修复室之后,向南用小喷壶装了点水,将画芯背面稍稍打湿,然后直接将画芯贴上了纸墙,再一点一点将它在墙面上撑平。

接下来的一步,要做的就是全色了。

调配颜色是全色的基础,调配不出准确的颜色,是很难做好全色工作的,而调配颜色,最怕的就是偏色。

之前向南每次在修复古书画或者古陶瓷时,都习惯了在白天工作,尤其是古书画修复中的全色、接笔,以及古陶瓷修复中的作色、仿釉,绝不会在夜里灯光下进行操作。

这是因为,调配颜色就应该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这样才不会出现偏色。

不过,全色这一步骤对于向南这个经常可以做出全色“四面光”效果的文物修复师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好了。

半个多小时之后,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的画芯全色工作就做完了。

如果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再去看画芯,整幅画面的颜色层次分明,如果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画芯上面曾经有画面破损过的痕迹。

向南长舒了一口气,转过头来看了看玻璃隔断外面的布罗迪·泰勒。

布罗迪·泰勒看到之后,很快就从外面推开文物修复室的门,走了进来,开口问道:

“向先生,怎么了?”

“泰勒先生,我之前了解过,在米国收藏界这边,对华夏古书画进行修复时,一般都是只做到全色这一步,对残缺的画面不做接笔处理的。”

向南转过头来看了看布罗迪·泰勒,接着问道,“您这边是什么打算?如果只需要做到全色部分,那这幅古画到这一步就算是修复完毕了。”

布罗迪·泰勒凝眉想了想,问道:“向先生有把握对残损画面进行接笔吗?”

“八成的把握吧。”

向南又多看了他一眼,有些好奇地问道,“泰勒先生还是打算要接笔处理?”

“是的。”

布罗迪·泰勒点了点头,笑着解释道,

“对华夏古书画只全色不接笔,一般都是博物馆的处理方式,对于我们这些收藏家而言,能接笔自然最好,因为这些古书画,我们并不打算一直收藏,在合适的时候还有可能转手出去或者再送到拍卖会上拍卖,如果连画面都是残缺的,恐怕对这幅画感兴趣的人会少很多。没人愿意掏一大笔钱,买一幅连画面都不完整的古画的。”

“你说得也有道理。”

向南笑了笑,说道,“那好吧,我就继续为这幅古画接笔好了。”

布罗迪·泰勒没说什么,朝向南点点头,又退出了文物修复室。

接笔是古书画修复当中难度最高的一步,他可不想留在这里影响向南的发挥。

等布罗迪·泰勒离开之后,向南这才转过身来,一边研着墨,一边仔细揣摩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的画风、技法。

这一幅北宋的《文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