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9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顺其目光,可见远处有二位老人正行过石拱桥,联袂而来,身后有童子抱琴跟随。

堂外长松下,又有三位老人结伴来赴会,身后有一名童子回首后望,原来还有二位老人紧跟其后正将踏上小石板桥,后面也有一名童子背负卷轴跟随。

向南细细地察看了一番,发现这幅绢本画作不仅有霉斑、残缺、重皮等现象,而且绢丝断裂严重,拉力和柔韧度下降,酥脆碳化,可以说已经残损得很严重了。

他皱了皱眉头,抬头看了布罗迪·泰勒一眼,有些疑惑地问道:“泰勒先生,这画怎么会变成这样?”

“是我保存不善的缘故。”

布罗迪·泰勒脸色有些尴尬,开口说道,

“自从拍下这幅画之后,我一直将它放在三楼的文物柜里保存,三楼收藏的文物都是比较贵重的,而且不对外开放,加上我这两年比较忙,一直都没上去察看过,半年前我上去检查时,才发现用来保存这幅古画的恒温恒湿文物展柜出了问题,以至于里面温度和湿度都过高了,整幅画都出现了问题……”

“好吧,总之这幅画都已经残损成这样了。”

向南摇了摇头,长吐了一口浊气,这才说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将它修复,要是再拖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这幅古画就要完全毁了。”

“那就拜托向先生了。”

布罗迪·泰勒也悄悄松了一口气,说道,“您修复古画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材料,都在这边的立柜里,您可以随便取用。”

“好。”

向南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低下头来开始准备清洗画芯。

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是设色绢本画,在清洗之前,就要考虑到在水的融合之下保证色彩的稳固不晕染,因此首先就要解决固色的问题。

常用的固色方法,是用黄明胶和明矾融合,但明矾的光亮会停留在画面之上,破坏古画原始的味道,因此,向南只采用黄明胶与水,以1:10的比例进行融合,对掉色部分进行涂染。

解决了掉色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清洗了。

向南先将皮纸平铺在大红长案之上,用小喷壶喷上一点点水,然后将整幅古画的画面朝上,用水闷润展平,随后再用温热的纯净水进行淋洗,再用白毛巾再画芯挤出的污水吸干,一直到吸出的污水变清,清洗画芯这一步才算是完成了。

清洗画芯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揭裱了。

《文潞公耆英会图》画芯的部分绢丝已经出现了碳化现象,一不小心就容易断裂,因此,揭裱这一步原本是要耗费一点时间的。

不过,自从文物修复研究所研发出了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之后,这一步对于向南而言,就要简单得多了。

仅仅只用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命纸和画芯就自动分离了。

在做这一步时,向南自己是没什么感觉的,可看在外面那些收藏家的眼里,那简直是比做魔术还要神奇,尤其是之前被向南给震了一震的约翰·威尔逊,更是惊讶得连嘴巴都合不拢了。

约翰·威尔逊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子,相反,他一直以来,都对华夏古书画修复十分感兴趣,而且也一直都跟着威尔逊美术馆里的文物修复专家工藤太郎学习这门手艺,也正式因为此,他才更明白古画揭裱的难度。

别说是他了,就是他的老师工藤太郎本人,每一次给古画揭裱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给古画画芯造成二次伤害,而且每一次揭裱,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一幅残损严重的古画,揭裱这一道工艺持续个两三天都是正常的。

可看向南刚才的动作,他只是往画芯背面刷了一点点加了什么东西的清水,然后把古画画芯拎起来轻轻一抖,命纸就和画芯脱离开了,就好像画芯背面的胶水在那一瞬间跟失效了似的。

最关键的是,这整个过程,才花了十多分钟时间!

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这一刻,约翰·威尔逊感觉整个人都要不好了,也瞬间明白过来了,为什么之前向南敢跟自己打那个赌,原来他早就有把握了。

要是我有这么鬼神莫测的手段,我也敢赌啊!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这就是实力 (更新完毕)

“幸好没跟向南打赌,否则的话,我岂不是要输得很惨?”

约翰·威尔逊忍不住捏了一把汗,心里顿时庆幸不已。

连他自己都忘了,不是他没打算跟向南打赌,而是这赌注他根本拿不出来,要是这赌注他能拿出来,没准他还真就跟向南赌了呢。

不过,到了这一步,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就连之前一直嘲讽向南的约翰·威尔逊,到了此刻也不得不承认,向南的文物修复技术的确很了得。

就从之前的清洗画芯、揭裱命纸这两道工艺上来看,向南的修复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流利顺畅,就好像在看一场艺术表演一般让人赏人悦目……

一般的文物修复师,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能顺顺利利地将文物修复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能将文物修复过程整得像是艺术表演一样?

这是什么?这就是技术实力!

观察室的收藏家们一个个看得心潮起伏,就好像在看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表演似的,而修复室里的向南,依旧一脸淡定,继续接下来的修复工艺。

由于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整体画芯残损得厉害,不仅有多处残缺,而且画芯上有一部分绢丝也出现了碳化,甚至断裂,因此,向南在揭裱完成之后,他用事先根据画芯颜色染好的宣纸,对画芯进行整托。

整托完毕之后,向南又开始对画芯残破部位进行修补,比如对于有破洞的地方,用锋利的小马蹄刀在破洞四固刮出斜坡,再用毛笔蘸薄浆涂在刮好的洞口中,然后用纹理相似的补绢对准经纬,将其补好;比如有绢丝断裂之处,则用一公分左右的皮纸条封贴,对画芯进行加固处理等等。

绢本古画的画芯修复一向都比较复杂,不似纸本古画,如果是纸本古画,向南只需要用文物修复研究所研发出来的第一款产品画芯修复液涂几下就差不多修补好了。

只是那样一来,又要把坐在外面认真观看文物修复的约翰·威尔逊给吓一大跳了。

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向南才将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的画芯修复完毕,最后剔除掉接口处的杂丝,又用白毛巾将多余的水分吸干,这一步就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