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 章(1 / 1)

吴策 捞面馒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意前往江东六郡,览吾江东六郡之风貌,不如便命他前往会稽郡任太守罢,想来,顾元叹也不会拒之。”

“这……”士燮满脸为难,他心中更是一阵不满,未曾想,眼前这位年纪尚轻的吴侯,心思竟是如此缜密,竟想让自己质二子于江东。

“倒是险些忘了,如今会稽正在修建驰道,开春之际亦是农忙时节,若是士廞前往,怕是会几多奔波劳累,却是……”

士燮黑着脸低头拱手一辑,“既是吴侯之命,小儿必定从之。”

修建驰道,打开商路,但凡交州明理之士,必知此举可造福交州之民,若士廞因修建驰道须得时而视察监工太过劳累而推脱,那么,他这太守,只会渐渐与治下百姓离心离德。

一日后,刘奇于苍梧城外,登车将行。

“吾等恭送吴侯。”士燮看着跟在马车后面,乘骑着战马的两名儿子,胸口隐隐作痛。

在车马离开之后,他脚下一软,终究是倒了下来。

“父亲。”

“大兄。”

一时间,在他身后的儿子兄弟慌乱不已。

——

二月十七,正在刘奇返程这一日,位于秣陵城外方山书院的春闱最后一科,已经拉开了帷幕。

“押注了押注了,这四方招贤馆的官吏可当真是大胆。”

“噤声,此事莫要谈论,必定有上面的官吏授意,否则,这几人必定不敢如此大胆妄为。”

“的确,四方招贤馆位于秣陵长街,往来官吏军士不知凡几,若是私自开赌,怕是自寻死路尔。”

“不过汝等倒是说说,这都第三科了,那出身江东六郡的几位士子,孰能胜出?”

“这一科却是巧了,州牧、别驾、长史、太守之子俱在此处同考。”

“不仅如此,出身吴郡郡学的六大才子之中,便有五人在此。”

“为何不是六人齐出?”

“哈哈……”被问之人顿时朗声大笑,“仁兄却有不知,那排名前列的陆小神童,却因年不过十岁之龄,不允参考,便是升州学,已被驳回。”

“这是为何?天生神童,为何不能升州学,此事若为天下士子所知,必会不忿。”

“嘘,仁兄噤声,此地可是圣贤往来之所,此话万万不可再言。此策乃是吴侯亲定,江东境内,无人敢言其他。”

……

正在附近的人群激烈地交谈之际,一张告示也被贴在了四方招贤馆的大门处,同一时间,摆放在门边的几条长案之上,分别摆上了十几个用红布裹了的木箱,木箱上有一处开口,其余密封,两侧站有魁梧军士,旁人即便是心知那是装盛金银之物,也不敢上前窥觊。

人群纷纷簇拥到告示之前,一边听着告示前站着的文吏朝着众人喝道:“都瞪大双眼瞧仔细了,这第三科,不设贡士之注,以状元下押。”

“吴县陆议,买一赔一又十分之一。”

人群顿时哗然,“这也太低了吧。”

“这……此人这等赔率,莫非是状元早已钦定?”

文吏看了一眼场中的动静,十分满意,再次开口:“吴县顾邵,买一赔一又十分之一。”

“哗”人群中不少捏着钱袋观望的百姓纷纷摇头,这赔率,便是将整个身家押下去,怕也赚不回多少甜头。

“北海孙逸、北海营陵是玉,陈留平丘毛机,广陵张玄,汝南平舆许钦,以上五人,皆是买一赔二。”

“哗”一时间,人群中不少人摩拳擦掌,这五人或许他们大多都为听过,可若是提及他们的父辈,那可都是如今江东如雷贯耳般的人物。

只是,告示上还有着一长串人名。

“吴县卜静、吴县张敦、乌程吾粲、长沙临湘桓彝、东莱牟平王基,以上五人,买一赔三又二分之一。”

文吏看着议论纷纷,嘈杂一片的人群,嘴角微微勾勒几分,“除此之外,汝等还可下注,押一甲三人之名,若全能猜中者,买一赔五,若能全猜中名次者,买一赔十。”

“下注分先后,买定画押即离手。”

“吾来吾来。”

“哈哈,如此白捡之财当属吾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吾等一切乐呵乐呵。”

一时间,那几丈长案身后,人群按照几列排成了长龙,甚至到后来,还有人从四方招贤馆中请来文吏、士子为这些疯狂的秣陵百姓们签字画押,写下押条。

:。:

第两百六十三章 吴侯家的庄

“考官过场,闲杂人等,速速退避。”

“让行,让行。”

随着一声铜锣开道,大队士卒护送着携带考卷的考官车驾,从秣陵长街而过。

已经投了金钱,收了押条的百姓乐呵呵地看着从长街而过的考官们,满脸带笑。

却不知,此刻一辆马车内,三人亦是哭笑不得。

“当真是世风日下,未曾想,这赌档竟能引得如此之多的百姓趋之若鹜。”乔玄一脸痛心疾首。

“乔老莫要气愤,此番赌斗,却是吴侯立下。”信任治中从事邓羲一手抚须笑道,他此番亦是春闱副考,负责监视考场和陪同审卷。

“吴侯此举,亦是为让更多士农工商,一同围观吾江东此文兴盛举,让整个大汉亦知晓吾秣陵之繁盛,乔老莫要只看赌斗之弊,反忘其利也。”丹阳郡丞阚泽,此刻自然亦在车内。

“说不过汝二人,也罢,也罢。”乔玄拂袖摇头,轻声叹息。

两人也只有赔笑连连,他们一是敬重眼前这位吴侯岳山的身份,二来亦是敬重他的才学和为人。临近开考,不知多少士族豪富之家,明里暗里,施展各种手段将钱财礼物送入乔府,却纷纷被乔玄退回,若不得其姓名,上门退回亦不收者,便在大门外当街焚毁。

这等刚正不阿,也让乔玄之名传遍了整个江东。

他们岂知,乔玄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是大乔之父,身为江东初次春闱之主考,焉能不以身作则,以正天下视听。

后面的队伍中,十几名文吏分别乘坐三辆马车,在他们所坐的长案下,有着麻袋装着的试卷。

“看清了吗?这长街上,到处都是排队来押注的。”

“未曾想,还能利用这春闱之事,调动一番全城的百姓。”

“前两场,每一场都能收几千万钱的下注钱。”

“几千万钱?嘶……去岁吴郡、丹阳、豫章、会稽四郡加起来,能有这么多赋税吗?”

“可不是嘛,还真是眼前小利便能让人魂牵梦萦啊。”

“对了,张兄汝可有下注?”

“李兄何出此言?”

两人相视一笑,长袖下方的手指比划几下。

一人伸出一只手,另一人亦是摊开一只手掌相对。

不是五五开,而是各自下了五千钱。

李振伸手拉过同僚,将嘴凑到他耳边,“汝可知,乔氏一族下了多少?”

张东面色微变,“不会吧,乔老一身正气,为人……这这这……不可能吧,才下五千钱……”

李振一脸怒其不争地瞪了他一眼,低声道:“是五十万钱。”

“噗”,张东面色大变,“五十万钱?莫非是吴侯的彩礼……这,他们压了何人?”

“自是吴县陆议。”

“这是为何?”

李振凑到他耳边,细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