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9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酒之前,临时起意。

朱五站起身,走下王座的台阶,对着高丽王遥遥举杯。

高丽王大笑起身,梳理头发,整理王袍,随后一饮而尽。

然后扔掉手里的玉杯子,看着那些投降的臣子们,忽然开口,唱了起来。

唱的,竟然是中原的戏曲,唱的,是一首诗。

“君在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三十万人齐解甲,竟无一个是男儿!”

“哈哈!”

随后大笑着,往偏殿走去。

花云等朱五的侍卫们,慢慢跟上。

不多时,偏殿中响起瘆人的双腿踢腾的声音。

随后,花云手里拿着一条白绫出来,“主公,高丽王自尽而死,走得很体面!”

此时,朱五才喝下杯中的酒,面无表情道,“好生收敛!”

“喏!”

~~~

殿中死一样的沉寂,高丽的降人们不敢抬头,看到的只有朱五的战靴。

“你是高丽王族的宗正?”

“殿下,是的!”

“你们王族有多少人?”

宗正缓缓抬头,看到的是朱五的背影,“王京中,不到两千人!”

“明日,高丽王的尸首会停一天,让他们都来瞻仰遗容吧!”

“臣,多谢汉王殿下恩德!”宗正心中石头落地,他真怕这位汉王,在城里大开杀戒。

其实他不知道,朱五背对着他说话的时候,对门口的花云,微微的点了点头。

有一句叫死灰复燃,还有一句更可怕的话,斩草除根。

朱五转回身,把目光放在另一个头发花白的高丽大臣身上。

此人是上一代高丽王的重臣,朴不东。

他今年已经八十年纪,虽然致仕在家,但是在高丽朝中很有威望。

“老朴大人!”朱五低头看着他,笑道,“你愿意为我效命吗?”说着,直起腰继续说道,“如果你愿意配合,帮我稳定高丽的局面,我就少杀人。高丽人还是高丽人,如果你不配合我。那这王都,我掌握不住,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你是读书人,你应该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城里十几万人的性命,都在你的肩膀上,老朴大人!”

朴不东花白的胡须颤抖几下,开口道,“外臣,愿意!”

他不愿意也不行,他已经是投降的软骨头。朱五再用他全家的性命,高丽王都的未来要挟,他不干也得干。

打下一个地方,选择傀儡政权,用他们去对付高丽人,朱五省心,省力,更省事。

只要轻轻的许诺,这些人为了更大的权力,杀人绝不手软,做事绝不含糊。

“都出去吧!”朱五摆摆手,高丽降臣退下。

“李家父子留下!”

李子春和李成桂对视一眼,再次跪下。

“谁是李成桂?”朱五坐回王座,问道。

李成桂微微错愕,但还是开口,“外臣是李城桂!”

朱五脑中,浮现出临来之前,老头那张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地脸。

“李家最不是东西!表面看着恭顺,实则背地里没少占咱们便宜。永乐七年,上书说他李家生于辽东死于辽东,所以辽东那边有块地方,应该是他们高丽的地方。”

“永乐也大方,大手一挥给他们家了。他们高丽的版图正式拓展到图们江以西。”

“到了清朝他们高丽被揍怕了,老老实实一步没敢过界。但是后来闹倭鬼的时候,他们这些二鬼子,更没少偷偷摸摸的往前站。”

“不然,白头山咋来的?”

朱五脸上诡异的笑容,让李家父子摸不着头脑。

正鼓起勇气想说什么,却见朱五忽然起身,披上披风,走出了大殿。

父子二人正在奇怪。

忽然见到边上几个汉军拿着武器对准了他们。

“你们”

砰砰!白烟泛起,两具尸体。

一一四 仁川条约

高丽开京王都被汉军占据,三天之后,冯胜张定边在王都之外六十里,击溃了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高丽勤王军。第二天,赵普胜等人在城西,击溃了高丽三道集结的四万人马。

同时,高丽王都陷落的消息传遍了高丽上下,地方势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再也组织不起大规模的反抗势力。

在朱五连续取得胜利之后,王都中投降的世家大族,也表现出积极配合的一面。

朴,全,闵,金四大高丽大性的当家人成为临时高丽政府的四名内阁,但是他们手中都有没有兵权。

朱五收拢的八千高丽降兵,以手下那些恨不得自己就是汉人的高丽人为骨干,组成了京都治安军。

军权,交在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人手里。

自杀而死,以成臣节,裴千惑的弟弟,裴不器。

此人三十多岁,是个和裴千惑一样刚烈的男子。对于高丽的降臣们表现出深深的不屑,但是也对高丽的未来有着深深的担忧。

治安军他只有管理权,并没有调拨权,而且这些治安军,吃的也是朱五给的饭。

同时,在王京,朱五还将要留下两万五千人的汉军部队,这些军队的开支,包括粮食和军饷都会由新的高丽政府承担。

新的高丽王,也姓王。是高丽王室家族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男子,今年只有六岁,按照辈分是原来高丽王,已经出了五服的孙子辈。

至于王室中其他的男人都哪里去了,只有历史知道,只能任凭后人猜测。

开京王都,在战火褪去之后,举行了有些寒酸的登基大殿,新的高丽王哭哭啼啼,在臣子们叩首声中,登上王位。

而作为这片土地的实际主人,朱五冷眼旁观。

三天后,朱五坐在高丽王的宝座上,看着高丽新任的内阁大臣们,哭丧着脸,在条约上签字,盖印。

《仁川条约》

高丽,从此之后为大汉之附庸,高丽王对汉主,以儿相称。

此次汉军出兵,军费白银三百二十六万,全部由于高丽赔偿,分十五年赔偿。

除此之外,每年高丽还需要给大汉六十万石粮食。

高丽境内所有的大臣升迁,都要交于高丽总督冯国用奏报,再转呈汉王。

同时,江华湾,高丽最大的海港,进贡给大汉国主,作为汉王的领土。

也同时成为了大汉水军,在北方的第一个军港。

高丽境内,以后推行汉语汉文,所有文书经文,必须全部用汉字。废除高丽文字,焚毁高丽典籍。

高丽王为儿王,待汉王回大汉之后,自会派遣老师教导高丽王。高丽王十二岁后,入大汉读书,成年返回。

这份条约,对高丽人实在是苛刻到了极点,可以说就差白纸黑字写上四个大字,亡国灭种。

可是高丽人没有异议,一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反抗。二十因为,新的高丽高官们,朱五给了他们巨大的利益。

在汉军只留下一万驻军之后,高丽王这个年幼的国王,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傀儡。他们可以在高丽国内,继续作威作福说一不二。

人,在利益面前,什么都能忍。

又过了半个月,彻底击溃了最后几支高丽境内的野战力量之后。彻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