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0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高丽搜刮一空之后,朱五率领大军在江华湾登陆,返航。

临别之际,朱五解下身上的玉佩,交给高丽儿王佩戴。

在高丽众人,叩拜声中,汉军升帆远航。

看着渐行渐远的高丽疆土,朱五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

中原正乱,可以用高丽作为进攻蒙元北方的一个跳板。同时扫清辽东,设置军卫。

来时无雪,回时雪花飘落。

忙忙碌碌又一年,天下却依然不安。

~~~~~

“主公,到了。”

船舱中,朱五盖着厚实的毛毯正在睡觉,花云在门外轻唤。

朱五揉揉眼睛坐起来,透过窗户,看到了人影闪现的海岸。

还是齐鲁之地,朱重八那个小小的海港。汉军要补充淡水,还有新鲜的食物,特意在此停靠。

“我就不下去了!”朱五想了想说道,“命令各部,快速补充物资,随后快点回家。”说着,又躺下,“打了一年仗,年底了兄弟们都想家呢!记着,高丽的那些东西,给朱重八他们家送去。”

“喏!”花云说道。

船,在海里停靠了三天,除了运送物资之外,没有一个汉军下船。

也不是没有,五个朱五的亲卫,划着小船上岸,和朱重八的人接触一番。

随后朱重八的人,骑着快马飞快的跑远。

朱五在船舱里看到了这一幕,今天自己能帮他们复仇,以后谁会再帮他们呢?

~~~

“秀英姐,展信佳,见字如面。”

“高丽一行,战事顺利。暗害朱文正之幕后指使,已经授首。”

“其人王氏,高丽王族子弟。”

“家中人口三十六,弟带回人头三十六。”

“此事已了,愿你心安。”

“今冬过后又是春,我在南京,你在北国,若有事,对我言。”

“大汉二年,十二月初一,朱五。”

信被交到了马秀英手里,看完之后,她落泪的撕碎。但是不知为何,又捡起来,小心的拼凑好,珍藏起来。

一日后,益都外一处小山,山腰上原顶的墓穴,墓碑上的名字还很鲜艳。

侄,朱文正之墓。

叔朱元璋,婶马秀英,立。

三十多颗冻硬的狰狞的人头,搭成一个小山,似乎在对着墓穴叩拜。

等燃烧纸钱的火光汹涌,温度升高,那些人头上白色的霜冻开始慢慢融化,水滴像是哭泣。

“孩儿呀!”马秀英哭着往铁桶中扔着纸钱,“过年了,婶子来看看你,给你送点钱花!”

沐英和保儿,把纸钱不住抛洒到天上,“文正,给你送钱了,可劲儿花吧!”

朱重八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侄子的墓碑,一动不动。

“你安心的在那边过吧,仇给你报了。”马秀英继续说道,“看着没有,这些人头就是你的仇人,你在那边可劲的揍他们,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纸钱烧尽,众人下山。

朱元璋始终沉默不语,马秀英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当家的,想啥呢?”

“咱在想,咱爹娘的大哥的坟地,还都在老家。要是咱和小五说说,让她帮着修修,成不成?”

马秀英想想,“俺说吧,省着你觉得欠他人情!”

朱重八咧嘴笑起来,“人情这玩意,不靠谱!”

“但毕竟,是个牵挂!”马秀英说道。

~~~

“回家喽!”

汉军战船上,士卒们挥舞着武器,对着岸边的人大喊。

岸边,汉旗招展,黄罗伞下,汉王王妃为首,大汉臣子全部出迎。

不远万里,跨海灭国,史书将会如何记载?如此赫赫武功,已超许多帝王。

船缓缓靠岸,朱五先换船到了岸边。

脚踩到结实的地面上,面对周围叩拜的臣子,朱五伸出手,迫不及待的笑道,“大儿子,想爹了没有?”

谢莲儿的肚子又大了几分,吃力的抱着朱岳,“儿,父王回来了!”

“爹,爹!”朱岳奶声奶气。

朱五大喜,直接抱在怀里,父子天性,孩子也笑了起来。

“起来吧!”朱五笑着对臣子们说道,“大冷天的,还让你们出来一趟。”

“臣等恭喜主公凯旋!”众臣齐声恭喜。

朱五的脸上也有些得意,对臣子中站在最前面的李善长说道,“高丽搜刮来那些东西都在船上,一会你清点入国库,还有这次签订的仁川条约,你们也都看看。”

“臣,遵旨!”李善长道。

朱五抱着儿子,“走,回家!”

“主公!”

刚转头,听到身后一声呼唤。

胡惟庸跪在地上,大声说道,“主公跨海灭国,武功赫赫。值此新春来临之际,臣请奏主公,登基为帝,君临天下!”

码头上,忽然鸦雀无声。

随后,无数臣子们跪下,“臣等请主公登基!”

一一五 未来最重要的东西

男人回家,就是团员。

女人们在厨房里忙活,男人在外面花厅里喝茶等着。

院子里,孩子们在跑,在笑。

无论在外面杀多少人,干多少事,家总是最温馨,最有人情味的港湾。

朱五坐在一张躺椅上,半眯着眼睛。

席老头抱着他的宝贵闺女在地上走来走去,哄孩子睡觉呢。

闺女名胜楠,小名楠楠。

胖乎乎的笑脸,圆滚滚的眼睛,老头爱到了心尖上,眼睛一刻不肯离。

“幸亏你把持住了,不然咱们真别想过消停年!”老头哄着闺女,嘴里说道。

朱五知道他说的啥,码头上胡惟庸叩请朱五称帝的事。

对于臣子的劝进,他没答应,也没表态,只是笑了笑,抱着孩子先回了家里,留下一头雾水的臣子们。

没人不想当皇帝,在大家看来,朱五只不过差那么一个头衔而已。大家之所以一头雾水,是因为先探路的胡惟庸,似乎没探明白,现在的汉王还不想要那个称呼。

大家都在纳闷,汉王到底啥时候称帝?

“不是我把持得住,而是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朱五似乎漫不经心的说道,“当了皇帝,就要封赏大臣。现在我还不是皇帝呢,大汉就分成这个帮,那个派的,你的伙我一伙。当了皇帝,又要封赏大臣,各个都成了王侯将相,那不就没盼头了吗?”

“现在我是汉王,最高的爵位是侯。我要是皇上,他们起码得是个公吧?那要等平定了天下,岂不是要封王?不然就是赏无可赏!”

一个团队,有希望才有奔头。

“小五!”席老头抱着孩子的手,顿了顿,开口道,“你将来不会那啥吧?”

朱五睁开眼睛,“哪啥?”

席老头想了想,“杀功臣!”

朱五一笑,“老头,我现在不也杀过功臣吗?”

老头抱着孩子,在朱五身边坐下,“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将来,你的抱负势必会跟旧势力产生冲突,到时候”

朱五坐了起来,笑道,“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以前看过一本书,觉得很有道理。”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是推到,更不是在推到之后的重建。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肯定有破坏和浪费。”

席老头若有所思,心有所悟,点点头。

“我们原有的一些东西,已经很好了。而且我们现在处的这个时代,在后世看来是糟粕,但却是这个时代的选择。”

“我们虽然从很久之后来,可是以后的东西拿到现在来用,未必适合。甚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