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老大哥在盯着你(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464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40章 老大哥在盯着你

  送郑厂长离去后,蒋阿婆打开了办公室通往休息室的小门:“辰辰,奶奶刚才都是照着你教的话说的,没出洋相吧?哎呀,这什么总经理,我实在是做不来啊。”

  王宇辰从休息室里大模大样走了出来,揽着蒋阿婆的胳膊道:“奶奶,你说得挺好的啊,我在休息室里听壁脚,觉得你这样子就是一个真正的总经理呢。”

  蒋阿婆扯了扯身上的新衣:“菲菲还特意给我准备了这套衣服,说这是什么白领职业装,哎,我一个乡下老婆子,穿这样好的衣服作啥?害得我都不敢穿这衣服坐下来。”

  王宇辰打量了一下奶奶,自打自己重生后,一直悉心照顾着奶奶,奶奶生活优越,早就不似以前在平河时灰头土脸的形象,她年纪未到50岁,穿着一身西方最时尚的套装,曾经缠过足后来又放开的脚穿着一双半坡跟小皮鞋,哪里还看得出半分乡土气?

  王宇辰笑嘻嘻地道:“谁说我奶奶是乡下老婆子?奶奶你可好看着呢。要是爷爷现在看到你,他一定认不出来,还以为是香江来的富婆呢。”

  蒋阿婆拍了一下王宇辰的脑瓜子:“臭小子,拿你爷爷奶奶开玩笑。唉,说起你爷爷,我真是有些想他,这都有好几年没见他了。”

  王宇辰挠着头:“爸爸好几次写信给爷爷,让他来甬城住,可爷爷都说地里的活忙,走不开。”

  蒋阿婆的视线投向窗户外的大海:“我真有些想老头子了,他血压有些高,偏偏又喜欢吃咸的菜,放的盐太多了,家里的那几头猪养得不知怎么样了?有没有下崽--”

  王宇辰暗叹一口气,奶奶这是想家了,是啊,甬城虽好,毕竟不是她的家乡。

  奶奶的根,依然在平河啊。那里有她的老伴,有她的亲戚,有她的邻居朋友--

  王宇辰咬了咬唇:“奶奶,要不,你回平湖吧--”

  蒋阿婆一下子将视线从窗户外拉了回来,皱眉道:“我回平湖?那辰辰你要办的那样多事怎么办?除了我这老婆子,还有谁能帮你忙的?难道你真想让你爸爸妈妈知道你暗中鼓捣的事情?你啊你,你连自己在香江开了公司都不敢告诉你爸爸妈妈。”

  王宇辰一阵语塞,的确,他的秘密实在太多,这世间,只有蒋阿婆一人才是他可以无条件信任的。

  可问题是,难道真要让爷爷奶奶两地分居?虽然说两位老人家年纪不轻了,但是,依然有那方面的需求的嘛。

  在后世,人家近七旬老人还生孩子呢,自己这活生生拆散了爷爷奶奶这对老鸳鸯,会不会造成两位老人内分泌失调啊--

  蒋阿婆幸亏不知道眼珠子乱转的王宇辰心里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要不然,非狠狠打他一顿屁股不可--王宇辰再聪明,也只不过八岁的小身板儿,做惯农活的蒋阿婆抓他如抓鸡一样。

  这时,蒋阿婆已经转过了话题:“辰辰,你说你还想投一大笔钱,扩大船坞?可我听郑厂长的意思,咱们这船坞已经是这一带独一份的了。”

  王宇辰笑道:“奶奶,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万吨级的船坞算什么?我可是想把船坞扩大到十万吨!二十万吨的!”

  蒋阿婆张口结舌,半晌,指着正在进船坞的湖山丸道:“这小日本的船有3000吨,我看着已经和一幢小楼一样了,这世上真有十万吨二十万吨的船?天爷爷,那还是船吗?那不是成了一座山了?!”

  王宇辰心说,奶奶你是不知道今后北仑港在全球排名第四,世界各国的巨轮纷至沓来,别说二十万吨的,就是二十五万吨巨轮都有!

  到那时候,自己提前布局的特大型船坞就是一个印钞机,就坐在家里等着钱哗哗涌进来吧!

  80年代初中国的人工那简直如同不要钱一样,挖!一定要把船坞挖得更大更深!

  王宇辰自己斤两自己知,他并不是干实业的料,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也就凭借自己重生的先知先觉,利用信息差赚钱,真是要想干实业,肯定赔得连底裤都要掉下来。

  但是大碶船厂却不同,因为特殊的地理水文环境,导致它拥有天然垄断的地位,既然在另一个时空,一个卖香烟的桥头阿三都能靠着这台“印钞机”大发横财,王宇辰自然也可以。

  不过说到底,王宇辰真正得以赚大钱的原因,是因为背靠着国家的发展,在此时此刻,哪怕是甬城领导人,也无法预料到,在今后,北仑港居然会有如此跨越式的大发展。

  个人的能力再强,在时代大潮前也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和民族的气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纵横天下。

  数日后,陈名宪将陈利群叫到了自己的书房,示意他坐下,慢条斯理地道:“你知不知道,大碶船厂刚刚收到了一笔外汇,一笔由日方船只湖山丸交付的维修费用?”

  陈利群不敢在父亲面前装傻,老老实实点头道:“我听说了,不少人都在传这事呢,都说承包船厂的人可发大财了,居然赚外国人的钱。”

  陈名宪直视着儿子的眼睛:“这大碶船厂真正的承包人应该就是王宇辰吧?哼,你不要否认,你既然当时敢打着我的名号帮王宇辰出面谈承包的事,现在怎么敢做不敢当了?”

  陈利群叫起屈来:“老爸,天地良心,我可真没打着你的名号在外面乱来啊。承包大碶船厂一事,都是摆在明处的,我们可没有因此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别看这次船厂赚日本船只的维修费很轻松,可前期王宇辰投入大笔钱扩建船坞,都被人家当傻子看。”

  陈名宪冷笑了一声:“你要是真打着我的旗号乱来,我还会让你坐在这儿?就算你是我的儿子,我也饶不了你!不过,你虽然没有名著打出我的旗号干什么出格的事儿,但人家也不是瞎子,多少要给你一点面子。”

  “你说,要不是有我这当区长的父亲,你能这样轻易帮王宇辰办好承包船厂的事--好家伙,承包期限足足99年!那王宇辰怎么不承包一百年?!这是搞殖民地吗?!”

  陈利群吓了一跳:“爸,你这帽子扣得也太大了,什么叫搞殖民地,王宇辰他可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咱们现在不是在努力吸引外资吗?与其让外国人承包,交到王宇辰手里还更让人放心点。”

  陈名宪哼了一声:“要不是王宇辰是中国人,你真以为能那样轻易让你们签下99年的承包合同?我跟你透个底,别以为王宇辰整得神神秘秘的,其实他的小动作无论是区里还是市里都门儿清!什么雅格尔、京城置房产、大碶承包船厂,都是他在幕后出谋划策对不对?”

  陈利群瞠目结舌,继而重重一拍大腿:“我就知道王宇辰搞的这些名堂,瞒不了有心人!爸,原来你早就知道了。”

  陈名宪意味深长地道:“不是我,是我们。王宇辰虽然聪明,但说到底依然还是个孩子,他哪里知道,组织上真要查他,他那些小把戏是能掩人耳目的吗?”

  “哼,小小年纪就到香江赌球,赚了大笔钱后不仅在香江鼓捣房地产,还回到国内大肆挥霍,不但给自己在甬城三江口买了大院子中,甚至还跑到京城收购了大量的四合院。”

  “他倒是学足了以前地主老财的派头,一有钱就买房置业,这也就是咱们国家不允许土地买卖,要不然,他是不是还想整个千亩粮田,尝尝当大地主的滋味啊?”

  陈利群吃惊地道:“辰辰在香江也有房产?京城买四合院又是怎么回事?我知道他在香江赌球赢了钱,但是怎么可能赢这样多?香江的房产一定贵到天上去了吧?爸,辰辰他,如今到底有多少身价啊?”

  陈名宪玩味地瞟了儿子一眼:“你不是王宇辰的好朋友吗?他与你亦师亦友,你怎么不自己问他去?”

  陈利群嘿嘿笑着:“这种隐私,我怎么好问出口?辰辰既然有意隐瞒,那肯定有他的原因,我又何苦刨根问底?”

  陈名宪端起茶杯,浅浅喝了一口:“你没有细问是对的。王宇辰的身价如果公之于众,绝对会掀起喧然大波--不要说你,当时我从市领导那儿听到真相后,吓得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掉地上--乖乖,一个才七八岁的孩子,居然拥有这样大的一笔财富!这真是,难以想像!匪夷所思!”

  陈利群心里如同七八只猫在抓痒痒一样,实在憋不住想问问父亲王宇辰究竟有多少钱,但他知道,父亲既然打定主意不说,那自己怎么问也是白问。

  陈利群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道:“爸,那你们对王宇辰想怎么办?该不会是想把他给--”陈利群做了个抓捕的动作。

  陈名宪瞪了儿子一眼:“瞎说什么呢?如今可不比以往了,再不是越穷越光荣的年月,我这个区长,天天愁的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你居然还想着我会对小财神爷下手?”

  陈利群傻了眼:“可王宇辰的钱是赌钱赢来的,来路不正啊。”

  陈名宪挥了挥手:“赌钱在国内是非法的,可在香江却是合法的。不得不承认,王宇辰运气好,他对一个香江大老板有救命之恩,从他手里借了一笔钱,转手压在奥运赛场上,赢了一大笔钱。他的资金来路是清清楚楚的,经过组织再三研究,认定这是他的合法收入。”

  陈名宪以及组织的情报依然有点出入,虽然大关节没有错,但是却无论如何查不出来,王宇辰是以宋代宝藏的金锭为抵押物,从谢文华手里借出钱来的。

  陈利群吞吞吐吐地道:“爸,这事儿,我要不要和辰辰通一下气?”

  陈名宪直视着陈利群的眼睛,突然道:“如果我说王宇辰拥有大量来历不明的财产,有关部门决定对他进行审查,你怎么办?”

  陈利群一惊,脱口而出道:“我肯定悄悄告诉辰辰,让他逃到香江去--爸,辰辰才只有8岁啊!”

  陈名宪笑道:“你也知道王宇辰才只有8岁啊?组织上办事,不仅讲法,也讲情与理。王宇辰只是个8岁的孩子,就算是真犯了什么事,那也只会教育为主,怎么可能动用一些措施呢?”

  “更何况,王宇辰这孩子在咱们甬城做的事,都是大好事--开办雅格尔公司,让咱们甬城有了一家名牌时装店,名气大得连京城领导都听说了。”

  “承包濒临倒闭的大碶船厂,投重金扩大船坞,顺利维修外国船只,那更是为国争光扬名吐气,补上了北仑港码头的短板--要不是我们担心树大招风,肯定要公开表扬王宇辰,给他戴朵大大的红花。”

  陈利群大大松了口气,这样说来,王宇辰的财产算是过了明路了,今后再不会有人拿着他在香江赌球一事找他的麻烦。

  陈利群毕竟是官二代,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突然灵光一闪问道:“爸,你今天突然找我说这些话,是想让我带话给辰辰吧?”

  陈名宪点了点儿子的脑门:“算你还有点小聪明。没错,你私下里找王宇辰,告诉他,尽管放心大胆在甬城投资吧,别的地方不好说,在这海曙区这一亩三分地,只要他合法合规,我统统给他开绿灯。真是的,这孩子手里有那样多钱,怎么在家乡投资还是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

  陈名宪是真急,如今上上下下考评干部的一大重点就是能不能把经济搞好,他为了招商引资,愁得头发都掉下来了。

  可王宇辰明明在香江拥有大笔资金,在家乡的投资却是如同小脚老太一样--大碶船厂至今投入的资金,还不如京城买四合院的钱多呢。

  要不是顾着自己的一张老脸,陈名宪恨不得直接找上王宇辰,求他在甬城多投点资,尤其是海曙区那些半死不活的集体企业,陈名宪巴不得半卖半送交给王宇辰承包。

  陈名宪咳嗽了一声,对陈利群道:“当然,我也知道,王宇辰毕竟年纪小,这是他最大的顾虑--他的动作如果太大,被有心人知道,那可真成了小儿持金过闹市,不知会惹出多大的祸事来。”

  “不过,他通过他奶奶蒋阿婆承包大碶船厂的办法还是挺好的,多少也算是有些遮掩。我们也会帮他处理好一些手尾的。让他相信国家相信组织,投资甬城是一笔包赚不赔的买卖。”

  陈利群突然脸色有些古怪,小心翼翼地问道:“爸,如果辰辰大量投资海曙,对你今后的进步也大有好处吧?”

  陈名宪正在喝茶,冷不丁被儿子说破了心事,一口茶呛在喉咙里,顿时一阵咳嗽。

  他脸红脖子粗地正欲抬手给儿子后脑勺一巴掌,陈利群已经兔子一样窜出了书房,在门外嚷了一声:“爸,你放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儿子还是懂的。”

  次日,当陈利群赶到向阳院偏院,神神秘秘告诉王宇辰“组织对你的情况了如指掌,你还是坦白从宽吧”时,王宇辰并没有多少诧异的神色--这其实早在他预料之中。

  那个年月,组织对个人的掌控力度是后世的新世代年轻人难以想像的,当真是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以单位为代表的组织掌控之中。

  王宇辰再怎么聪明,拥有重生这金手指,但他不可能脱离时代而生存,他依然困于当下的整个国家体系之中,只能小心翼翼地左右腾挪,在夹缝里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来。

  可即使如此,王宇辰的所做所为也并非无迹可寻的,别的不说,他受谢文华邀请赴香江,就需要甬城外事部门办手续,想来他在香江的所做所为,有关部门必定有所耳闻。

  至于开办雅格尔、承包大碶船厂、赴京购房,那更是无从隐瞒,那一笔笔资金来往就露出了自己的老底。

  王宇辰的一系列小动作,也就是瞒瞒朱明王建设这样的普通人而已,在组织面前--最起码在甬城市相关领导面前,他如同儿戏之举根本是昭然若揭。

  当然,王宇辰最大的秘密--重生者,是绝对不可能被人所知的,因为这完全违背了唯物主义理论,陈名宪等人只能以“天资过人”“运气太好”来解释王宇辰的所做所为。

  陈利群见自己虚张声势并没有唬住王宇辰,不仅苦笑道:“辰辰,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唉,和你这样的聪明人在一起真是没意思,无论我做什么,你好像早就胸有成竹了。我说,你能不能象个小学生的样子啊?”

  王宇辰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亏你还吹牛说自己以后想走仕途呢,真是幼稚。记住,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陈利群耸了耸肩膀:“我突然觉得当官还是做生意好,你看我老爸,都当上区长了,可是为了招商引资,都要我来拍你一个小学生的马屁。不就是因为你有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