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9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帝尔克已经做好了违约的准备,也不算是违约。杀人是反法的,在奥斯曼帝国也不例外。

这种一连杀数人的存在,搁在什么地方都是重犯,直接处决掉也不算过分。

狠辣或许是吧,但是在申帝尔克看来,他这是在替帝国清洗隐患。要是不这么干,让这帮难民涌入奥斯曼帝国,整个国家都会被祸害完蛋。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善恶对错。在这个残酷的时代,大家都在为生存而努力。

心慈手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是活不下去的。

……

经过了长时间的逃荒,难民的神经实际上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甚至很多人已经崩溃了。

申帝尔克的命令传来,无疑是点燃了最后的疯狂。不知道是谁带头,难民营彻底的乱套了。

除了少数理智尚存的人,趁机向边缘地带逃去,大部分人都疯狂的向身边的人发起进攻,仿佛是要拿对方的人头,换取自己的一线生机。

人间地狱,也莫过于如此。

……

维也纳宫,看着手中的情报,弗朗茨也被奥斯曼人的骚操作惊呆了。他没有和外界报纸一起骂奥斯曼政府,反而在理性分析,总结其中的得失。

不得不承认,奥斯曼帝国能够辉煌这么多年,还是有一套独特的生存之道。

至少在狠辣上,欧洲各国是望尘莫及。他们不光是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就算是哥哥近东战争中俄军入侵,也忌惮国际舆论,不敢这么玩儿,然而奥斯曼政府敢。

不要看申帝尔克被骂得惨,在弗朗茨看来他就是被推出来背黑锅的,真正有资格做出决定的还是远在安卡拉的奥斯曼政府。

费利克斯首相:“我们还是低估了奥斯曼帝国,就凭这份儿狠辣,就不容小觑。

我提议加紧对奥斯曼帝国的打压,趁这次机会出兵干涉,支持亚美尼亚人独立,不给奥斯曼帝国留下任何崛起的机会。”

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这句话对国家同样适用,遇到一个不要命的国家,谁都会感到头疼。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就有几分不要命的意味。

奥斯曼帝国数百年建立下来的威名,没有这么容易散去。现在流出的狠辣,又让费利克斯首相回想到过去,情不自禁的提高了警惕。

弗朗茨摇了摇头:“奥斯曼帝国的狠辣确实不容小觑,不过经此一役过后,他们想要复兴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已经是工业时代了,人口是最宝贵的财富。奥斯曼帝国现在还有多少人口,其中又有多少青壮劳动力?

奥斯曼帝国想要发展起来,非得要有数十年的功夫不可。这还只是理论上数字,完全不考虑国内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

现在支持亚美尼亚人独立,看似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实际上还是帮了苏丹政府的大忙。减少了一块国土,也缓解了国内的民族矛盾。

与其如此,不如暗中支持亚美尼亚人独立运动,让他们在内部消耗奥斯曼帝国的实力。

顺便增强一下英法的信心,让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投入一部分进入奥斯曼帝国这个巨坑中,免得天天盯着我们。”

不是弗朗茨看不上奥斯曼帝国,而是现实数据告诉他,奥斯曼帝国已经丧失了崛起的可能。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还有没有一千万人口,都是一个未知数,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等内战结束后,人口还会进一步降低。

想要进行工业化,奥斯曼帝国不光要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国内的宗教问题。

等他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时间已经过去了。没有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前,即便是有英法扶持,他们最多也只能建立一支明面上看起来颇有战斗力的军队。

原时空有太多的案例证明,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必须是全方位的强大。仅仅只是训练一支新军,实际上起不到多少作用。

第一百六十八章、奋斗的……

全欧洲的目光都聚焦在西亚大陆,唯独普鲁士政府例外。没有办法,自家一堆烂事都没有处理完,哪来的精力关心别人家的破事。

即便奥斯曼帝国是普鲁士王国潜在的盟友,也没有任何作用。英法敢出手扶持奥斯曼帝国,普鲁士政府是万万不敢插手的。

站在普鲁士王国的立场上,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固然符合他们的利益,可一旦支持了奥斯曼帝国,就要得罪奥地利。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英法实力雄厚,不怕奥地利的报复,背后捅刀子也就捅了。

普鲁士王国就不行了,俄国人的威胁已经让他们坐立不安,再去招惹奥地利,明显是不智的选择。

现在国际舆论非常有意思,大家非常的统一,那就逮着波斯政府和奥斯曼政府一起骂,两者共同分担了火力,一起臭名昭著。

但国际政治上就不一样了,直接分成了两派。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和俄罗斯支持波斯政府。

总得来说,这次还是奥斯曼政府事情做得不道义,波斯除了手段过激了一点儿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

欧洲大部分小国都更加同情波斯,不过这没有任何用处,涉及到了大国博弈,小国根本就不敢胡乱表态,自身的意愿在这种时候并不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调查团组建了起来,双方都在拉拢普鲁士王国,只要他们肯站队,几乎可以一槌定音。

不过精明的威廉一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中立。没有办法,同样是“拉拢”,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表现。

看似英法奥三国都在争先拉拢普鲁士王国,实际上都不肯出价,所谓的“利益许诺”实际上只是画饼,看得见却又吃不到。

没有足够的好处,普鲁士王国自然不会跳出来战队。威廉一世非常的清楚,英法奥三国的斗争实际上是有限度的,根本就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不要这次西亚危机,双方似乎闹得很僵,实质上也就在国际调查团里打打嘴仗,三国联盟依旧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三大国“斗而不破”的情况下站队,那就是真的活腻了。人家真主都没要求必须站队,就主动送上门去,不是自讨苦吃么?

……

柏林王宫中,威廉一世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谁都欠了几千万马克,显然最近的烦心事太多了。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汇报道:“陛下,德国人又在催促了,这是他们发来的外交照会。”(德意志联邦帝国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