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自然规律;不喜欢虾,是因为虾倒着走路,象征的寓意不好。

因为不喜欢,所以就不爱吃。

当然了,这个年代绝大部分民众还没有挑食的资格。喜欢不喜欢不重要,关键是鱼虾蟹这些肉制品相对要便宜一些。

除了节日之外,平常时期鱼肉还是平民餐桌上的主要肉食。以维也纳的物价为例,1斤牛肉的价格=14斤羊肉=23斤猪肉=3斤鹅肉=4斤鱼肉。

各个地方物价不一样,沿海、沿河地区鱼肉相对便宜,草原地区牛羊肉相对廉价,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牛肉最贵,鱼肉、家禽肉最便宜。

外界的认知,丝毫不影响弗朗茨食谱,反而是皇帝的食谱影响到了奥地利人的饮食习惯。

上行下效,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少不了的。

弗朗茨从来不在乎食材是昂贵、还是廉价,只要好吃就行了。

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不少世界各地的美食被提前引入了进来,并且在这里扎下了根,奥地利民众的餐桌丰富了不少。

看着水中不断晃动的浮标,弗朗茨飞快的转动滑轮,收紧鱼线。

水中的动静越来越大,上钩的鱼儿都越出了水面,弗朗茨欣喜之情不翼而飞。

入眼是一条约么七八公分的小鱼,品种神马的弗朗茨的也不关心了,他正在想这么小的鱼能怎么吃?

油炸、清蒸、红烧,很遗憾就算是拿来煲汤都嫌小。没有办法,这就是弗朗茨一个上午的战绩。

海口都跨出去了,说好的今天中午拿他钓的鱼做菜,结果却没有鱼儿上钩,这让弗朗茨非常为难。

要知道这个人工湖可不小,湖中的鱼已经生活了很多年,除了弗朗茨这个皇帝偶尔来祸害一次外,通常情况下没人会打它们注意的。

就弗朗茨现在站的位置,都能够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有鱼儿在游动,并且体型还不小,然而却没有鱼儿上钩。

犹豫了再三过后,弗朗茨还是决定放生这来之不易的战绩。就这身板儿,估计都不到一两,弗朗茨实在是不想为难厨师了。

至于午餐的问题,没有关系,现在更改规则了,既然不上钩那就用网吧,总之鱼是必须要有的。

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间炼狱

西亚,在“波斯之刃”的屠戮下,难民大部队很快就四散而逃,奥斯曼政府再也无法左右难民的去向。

除了死掉的外,剩下的难民只有一小部分流窜到了波斯腹地,更多的还是原路返回奥斯曼帝国。

人都是怕死的,面对举起屠刀的波斯人,难民已经怂了。

出去容易回家难,好不容易才把难民送了出去,奥斯曼政府怎么可能再接收这个麻烦呢?

在成功驱逐难民后,申帝尔克少将已经肩上的军衔已经变成了中将,如果能够解决眼前的麻烦,很可能会再升一级。

作为代价,申帝尔克已经是臭名昭著,被国际媒体亲切的称为“最阴险的屠夫”。

媒体必须要感谢他,因为他的做法让大家今年都不缺热点新闻。波斯大屠杀发生过后,整个欧洲的报纸销量都上涨三成。

指挥部内,一名中年军官忧心忡忡的汇报道:“将军,外面的难民越来越多,我们就快要挡不住了。”

申帝尔克中将没有理会,已经玩弄着手中的一对核桃。半响功夫后,才淡淡的问道:“你们还记得我们的祖宗是怎么建立奥斯曼帝国的么?”

众人直接傻眼了,奥斯曼帝国怎么建立的,在历史书上记录的清清楚楚。尽管美化了不少,但大致情况还是记录了。

不过这个问题,貌似和眼前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停顿了片刻功夫后,见无人回答,申帝尔克也不生气。

这年头奥斯曼帝国军官素质那是惨不忍睹,真正有能力军官本来就没几个,因为近东战争的缘故,不少人还背了黑锅,被追究责任——退役,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关系户。

申帝尔克这种出身显赫,又有能力的军官,那是凤毛麟角。

官场上的烂事,军队中其实更为严重。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在这里同样适用。

只要你要认真做事,就要做好被人攻讦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大部分人首先想的都是明哲保身。

申帝尔克这么快就声名狼藉,实际上也是竞争对手的手笔,要不然外界怎么知道,驱逐难民是他干得呢?

面对残酷的现实,申帝尔克也不奢望手下有多精明能干,只要能够按要求完成他布置的任务,那就够了。

“弱肉强食,这个词你们不陌生吧?”

“当年遇到天灾,祖宗是怎么渡过的,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

归根结底就只有一条——减丁,无论是对外发动战争,还是进行内部清洗,本质上都是为了减少丁口,人少了粮食也就够吃了。

现在外面的难民那么多,我们想救济也救不过来。既然如此,那就采用最古老的办法——弱肉强食。”

众人神色大变,仿佛是经历了醍醐灌顶,突然醒悟了过来,纷纷拍起了马屁。

气的申帝尔克一拍桌子,话都到了这一步,还是没有人接茬。显然大家都是聪明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想要明哲保身。

“够了!传令下去,告诉难民我们的粮食不足,遵照我们祖宗古老的传统,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下来。

只有拿到五个人头,才可以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格。可以分批提交,派人登记造册,军营之外允许他们施展任何手段。”

申帝尔克懒得理会众人,怕承担责任能成什么气候?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执政的是奥斯曼青年党。

理想主义是最可怕的,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牺牲一切。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一帮难民呢?

声名狼藉,在别的国家或许是灾难,但是在奥斯曼帝国根本就不算什么。在统治者眼中,这种声名狼藉的将军反而更加可靠。

外面的难民那么多,奥斯曼政府没有足够的粮食救济,为了国内的稳定,必须要把他们挡在国门之外。

这种背景下,让难民自相残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要看申帝尔克说拿到五个人头,就可以获得生存下来的资格,存活率似乎有六分之一。

实际上,难民一旦自相残杀了起来,就很难再停下来了。最后能够活下来的,不要说六分之一,恐怕连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都不会有。

这些人就真的可以生存下来了?不要做梦了。提着五个人头活下来的都是恨人,要是让这帮对奥斯曼帝国有怨气的家伙活下来了,估计谁都睡不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