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3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军指挥部,帕特里克中将的心情非常糟糕,英俄战争爆发了,他这个指挥官居然是最后知道的。

无论是一线的部队,还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伦敦政府,都比他先收到消息。

豪威尔少将提议道:“司令官阁下,俄国人来势汹汹,我们部署在前线的兵力恐怕不够,派出援兵增援前线吧!”

尽管没有收到前线的具体战报,可是用脚趾想大家也知道,局势不会乐观。

正对面的劳伦斯少将反对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现在战局不明,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敌人的主攻方向在哪里,总不能各个方向同时派出援兵吧?

我们手中可没有那么多兵力,国内承诺的增援部队还没有出发,等他们抵达都是两个月后的事情了。

印度地区的援兵虽然来了,但印度殖民地的精锐部队都被我们带过来了,现在的援兵大都是新组建的部队,战斗力根本就没有指望。

况且,围剿游击队的行动也到了关键时刻。最近一段时间敌人和我们的交火频率明显高了很多,现在撤军就全功尽弃了。

错过了这次机会,接下来我们就要面临俄国人和阿富汗游击队双重威胁,未来的战争只会对我们更加不利。”

因为围剿游击队的关系,阿富汗地区的英军有近一半的部队都钻山沟。前线除了几个战略要地外,别的地区兵力都不足。

这样的兵力部署不能算错,毕竟阿富汗游击队对英军的威胁也非常大。最猖狂的时期每天都能够给英军带来上百人的伤亡,不围剿都不行。

只能说英军运气不好,在围剿游击队的时候,遇到了俄军进攻,搞得首尾不能相顾。

豪威尔摇了摇头:“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游击队只能恶心我们,但是俄国人却有能力从我们手中夺走阿富汗地区。

分兵增援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眼下我们没得选择,一旦让俄国人杀了进来,再想把他们赶出去就难了。

我提议留下一个师的部队盯着游击队,不让他们折腾出大乱子,剩下的部队立即增援前线。

由于不确定敌人的主攻方向,我觉得可以分设几个敌前指挥部,协调前线的部队作战,最好是我们几个亲自下部队。

在通讯问题解决前,指挥部放在喀布尔是不合时宜的,等我们收到消息去前线收尸都赶不上。”

两个副手争执不休,帕特里克中将越发感到头疼。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先剿灭游击队,再和俄国人进行决战的。可惜现实让他没得选择,游击队的威胁再大,也必须要先保证前线不溃败。

再三考虑后,帕特里克中将做出了决定:“豪威尔说得没错,指挥部放在喀布尔就是一个摆设,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

从现在开始,分设置左中右三个敌前指挥部,由我们三人分别担任指挥官。

左路军由第一师、三、四、六步兵师,第五、六、七炮兵团,以及骑兵一师组成,我亲自任指挥官,前往增援赫特拉地区。

中路军由第”

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英军放弃围剿游击队,分兵增援前线的时候,安德胡伊战场也进入到了关键时刻。

在苦苦支持一个星期后,守卫安德胡伊的第九步兵师还是崩溃了,马卡乌上校期待的第五师援军,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不是第五师指挥官没有大局观,问题是俄国人已经出现在了马扎尔谢里夫地区,战斗一触即发。

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第五师又如何敢抽调兵力增援安德胡伊呢?

随着最后一道防线告破,俄军已经攻破了安德胡伊的全部城防工事,继续坚守就只能打巷战了。

指望军心士气全无的印度殖民师和俄国人打巷战,马卡乌上校还没有疯。

看着身边汇聚的几百人,马卡乌上校知道大势已去,无奈的下令道:“撤!”

第一百三十四章、战略分析

随着安德胡伊攻防战的结束,俄军终于在阿富汗地区获得了一个立足点,取得了暂时领先。

消息传到维也纳,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密切关注阿富汗战争的弗朗茨,此刻正盯着中亚地图研究。

他承认安德胡伊风景很不错,每一个山谷都是一个风景点,抬头是雪山,低头是绿地,远望有瀑布,近观有果树。

可是俄国人万里迢迢打过去,总不可能为了去安德胡伊看风景吧?

除了风景不错外,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相对优渥,算得上是阿富汗地区的富庶之地了。

至于战略价值,坦率的说弗朗茨并不认为这里有多重要。

从战略上来看,俄国人无论是夺取偏西的赫拉特地区,还是夺取东边的瓦罕走廊,都比安德胡伊地区有价值。

尤其是瓦罕走廊,跨过去就是英属印度。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好奇心,弗朗茨也不例外。

自己的军事水平有限看不出来俄国人的真实目的,那就找看得出来的人问,奥地利可养着一大帮子参谋,就当是临时考核了。

维也纳宫,弗朗茨临时召见了奥地利总参谋部的几名后起之秀。

“英俄战争已经爆发快一个月了,抢先动手的俄国人,没有调集重兵夺取战略要地赫拉特和瓦罕走廊,反而攻克了安德胡伊。你们觉得俄军指挥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送命题,考验的是脑洞。理性分析也罢,连蒙带猜也可以。

在弗朗茨看来,这道题适合运气比较好的人回答。

毕竟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和俄军指挥官最初的计划截然不同。怎么理性理性分析,也抵不住战场上千变万化。

对军人来说,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点儿迷信的味道,但有时候不相信都不行。

一将功成万骨枯,能够从战场上一路杀出来的将军,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运气的成分也非常重要。

运气不好的家伙都在半路上倒下了,这一点翻一翻奥地利的军校记录就知道。

每年成绩排名最前面的军校生,个人能力都不差,但是能够混出来的仍然只是少数。

剩下的都是倒霉蛋,比如说:战场上领了盒饭、训练中受伤退役、该提拔的时候突然犯错误……

“陛下,安德胡伊有可能只是俄军虚晃一枪,用来迷惑英国人的。

俄军的进攻方向虽然不确定,但是他们的最终战略目的是明确的,不管干什么都是围绕着夺取阿富汗地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