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说,从尿液中提取磷,需要的尿多,但提取出来的磷却少得可怜。
关键是提取过程特别繁琐,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做出来那么一点。
就算是实现了量产,火柴的成本也降不了多少。
这个成本是多少,只有亲身制作才知道。
普通的消费者,哪里会知道成本?
所以,他们看一盒火柴一两银子,感觉就是在抢钱。
“不要以为做成了一件新东西,就能赚钱。赚不赚钱,一看东西好坏,二看成本控制。”
宗舒开始给林灵素上起了课,对其进行市场经济的启蒙。
林灵素是院长,同时也是大宋酒业、大宋药业的负责人,既要懂产品研制,又要懂市场运营。
“火柴与暖阁、凉阁不同,火柴只是普通的消费品,既不是奢侈品,更不是必须品。一般的家庭,宁愿用打十次着一次的火镰,也不愿用这么贵的火柴。”
宗舒的解释,太子也听懂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多打几次火又如何呢?
火镰打火慢、效率低,但也有一个优点:廉价。
普通老百姓的时间根本就不值钱,他们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
火柴只不过是打火快一点,但也不止于卖一两银子。
因此,尽管小太监们很是努力,广告词也是尽量贴近百姓,并且把皇家的字眼也加入进来。
没用!老百姓看中的就是实惠!
“那么,富贵人家是不是会买?”赵桓提出一个疑问。
“太子殿下,这个问题好!”宗舒肯定了一下太子:“学问,学问,就是在问中学、学中问。”
宗舒分析了富贵人家的特点,他们最少不会亲自来烧火、掌灯。
负责采买的人员都是管家,他们只会考虑降低成本,哪里会采购如此贵的东西。
不像味精、十五香这样的东西,你不放,主人马上感到味道不对。
没有火柴,丝毫不影响富贵人家的生活质量。
所以,火柴这东西在现在的大宋,就没有市场,除非是卖得很便宜。
听到宗舒的结论,林灵素和赵桓也都明白了。
火柴,当时从夜香中提取出来磷,制作而成。
当成功的时候,林灵素和道士研究员们个个兴奋不已。
他们以为又找到了一个生财之道。
因为火柴,大家的生活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这个火柴根本就不赚钱。
宗舒当时做出火柴,也只是为了从夜香中提取东西,以便结束在皇宫收夜香的职业生涯。
现在看来,宗舒当时把火柴生意送给梁师成,已经是在给梁师成挖坑了。
梁师成为了从夜香当中提取磷、制作火柴,花了一千两银子,从大宋科学院购买了有关设备。
这些设备根本不值一千两银子,而宗舒指示林灵素,一定要卖贵一点,反正梁师成也没有别的采购渠道。
现在看,梁师成再收一年夜香,再制造一年火柴,也赚不回这一千两银子。
“对梁屎成来说,火柴生意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扔又不敢扔,拿又拿不住。”宗舒笑道。
山芋?山芋是什么?
林灵素心想,宗舒的意思可能是形容梁师成接下来的尴尬。
不做火柴生意了?徽宗还指望着梁师成赚钱子呢。梁师成总不能半途而废。
梁师成坚持下去又有何用?太监们天天和夜香打交道,制作出来火柴,怎么说也得付一点辛苦费。
火柴卖不出去,梁师成就没钱打赏,要想打赏就得动私人腰包。
梁师成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惹着宗舒了,被宗舒设了这么一个局,梁师成还心甘情愿地钻进去。
难怪汴梁有一种说法叫:珍惜声名,远离宗舒。
梁师成这次真的是被宗舒给搞臭了,天天得和夜香打交道。
“灵素徒儿,接下来,我们大宋科学院,开始做火柴生意。”宗舒笑道。
赵桓:¥
林灵素有些凌乱。
221 坑死梁师成
为什么?林灵素实在是忍不住而出言相询。
“因为,我们有更加廉价的原料,磷不仅在尿液中存在,更是一种矿,和石炭一样。”宗舒解释道。
宗舒说,磷矿是一种与石炭伴生的矿,一般说来,有石炭的地方,也会有磷矿。
在密县石炭,一定有磷矿的存在。
有了磷矿,原料的成本会大大下降。
“有了梁师成的火柴价格在前,那么我们的火柴,便宜一些,成本可能比火镰还要低。赚钱,是肯定的。”
“火柴是一种消费品,我们生产的火柴,从价格上、质量上完全比火镰要好。大家为什么不买我们的呢?”
宗舒这一招太绝了,一方面要坑死梁师成,还要让梁师成提前预热,先行打响火柴的广告。
等到火柴为大家所熟知,宗舒再推出便宜很多倍的火柴出来。
一定程度上说,梁师成这是在为大宋科学院推出的火柴做了免费铺垫。
这样一来,梁师成的火柴就更没人买了。
宗舒这是给梁师成设了一个连环套,梁师成一个都钻不出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找到更加高效的原料。
这一点,林灵素和太子谁都不会怀疑。
密县石炭是宗舒在一天之内找到的,现在他说密县石炭伴生的有磷矿,那就一定有。
林灵素记得,几个月前,宗舒说要制造那种削尖的笔,叫做铅笔,必须用到一种矿,叫什么石墨。
石墨也是石炭的一种伴生矿种,在密县石炭一定有。
根据宗舒所描述的矿物特征,矿工们果真找到了石墨。
根据宗舒的图纸,科学院正在找适合制作铅笔的木材,找到之后,制作出来,达成量产。
宗舒要求,今后大宋科学院的所有人员,除了书法等修身养性的课程,其他时间一律用铅笔。
宗舒还特别强调,制作铅笔,不赚钱,所以也不可能大规模生产,但这对于大宋科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
赵桓远远地看到太监们忙而无功,心里就像是吃了冰镇的寒瓜一样爽。
……
梁师成在街头摆摊,火柴没有卖出去一盒,倒是为群众示范火柴的功效,费了不少。
梁师成气坏了,宗舒随便搞出一个东西出来,就贵得要死,而大家都排着队来买。
做出味精,从皇宫到里巷,立马风靡。
搞出新式暖阁后,东宫和宗舒光收定金就收了几十万两。
制作出碘伏和青霉素,整天都有人在大宋科学院候着,黑市的价格已经翻倍。
而宗舒送给他的火柴生意,居然如此冷落。
梁师成带着一帮太监,辛苦了一个月,火柴连一根都没卖出去。
梁师成发狠了,让手下的太监到京城各有关店铺发话,必须是三天之内来买火柴。
梁师成做的火柴生意,是代表陛下,代表皇家,你们各个店铺总得给个面子,否则,你们的生意不要做了!
三天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