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过来文章再看了一遍,感叹地说,没想到这次考试,居然出现这么重大的一项成果。

这项成果足以与玄学、理学相提并论。

李若水说这名举子的老师,是陈抟的后人,陈过庭和徽宗都连连点头。

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道家思想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

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后天太极图》、《八卦图》、《河图》以及《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

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加以解释。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从此,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

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黄金分割律的发现,几乎等同于阴阳鱼太极图的绘制。

雍熙元年,宋太宗多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端拱二年,陈抟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徽宗一向尊奉黄老之学,对易经极为痴迷,所以才出了“易数”这么一个考题。

李若水说得没有错,这名举子与发明太极图的陈抟老祖,一定有着某种关联。

提出了黄金分割律,这是自陈抟发明太极图以来,研究《易》的又以一个重大成果。

有了这个成果,这名学子的文章,用词用典还重要吗?卷面字体还重要吗?

更难得的是,这个卷子偏偏文辞很是耐读,不华丽,但优美。

这个卷子偏偏没有一点墨迹,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

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形神俱佳的文章,殊为不易。

没有丝毫争议了,徽宗首先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一,这名举子就是当之无愧的状元。

再看另外两篇文章,好像味道一下子淡了下来,没有刚看时那种惊才艳艳的感觉了。

敢情就是状元的文章给对比的,状元文章的确耐读。

这两篇文章再一读,就感到辞藻堆得太多了,铺陈用得太过了。

徽宗也不忙定榜眼和探花,调来前十的文章看。

这一对比,发现这两篇文章还不错。

最后,徽宗又把这两篇定为第二、第三。

徽宗定下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就可以解“封弥”,看一看前三甲的举子到底是谁。

第三名、第二名的名字、籍贯先后显示出来,两名举子均来自江南望族。

目前,前十名有九个都来自南方。

看来这状元,又被南方的学子夺走了。

近些年,北方的举子水平逐年下降,来自南方的举子越来越猛。

李若水家在洺州曲周县,在黄河以北,对北方举子的不举感到不安和羞愧。

如果再这样下去,朝堂之中,恐怕来自南方的官员,势力会越来越大。

状元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

陈过庭拆开一看,两只眼睛瞪得溜圆。

新科状元,居然是:

苏…易!

当啷一声响,徽宗手中的瓷碗掉到了地上。

李若水拿过卷子,仔细看了一下,没错,就是苏易。

这次考试,名叫苏易,字不难的,仅此一人,就是宗舒刚刚收的百工学员。

苏易算是汴梁的举子,这下子,成了状元,这也是北方学子的荣誉。

一个状元,能顶好多进士。

这下子,北方的学子终于是挽回了颓势,扳回了一局。

陈过庭是南方人,算是南方举子的代表,看到这个结果,却愣了,状元,居然不是南方的!

再一想,蛋疼了,苏易成了状元,那七千余名没有中第的举子,岂不是从此都要退出考试了?

这下子,这七千人何去何从?他们念书,不就是为了中进士、求功名吗?

如果他们从此不再参加会试,他们甘心吗?

如果他们参加下一次的会试,岂不是自食其言、唾面自干?

陈过庭替落榜的举子们担心起来。

徽宗此时,嘴张得老大,头伸得老长,探询一般地看着陈过庭,这……这是真的?

苏易,就是那个不习圣人之书、专门摆弄器械、甘与军匠为伍的那个人?

苏易,就是宗舒扬言指导一个月就能让他中状元的那个人?

徽宗不得不承认,宗舒很有才,但都只是限于道术和百工方面,能制作新奇的物什。

宗舒还能作得一手好词,但这都是雕虫小技。

对于作文章,宗舒根本就是一踏糊涂。

宗舒讲话,常常是白话连篇,典型的文盲恶少,听说他写的字,好多是错字、白字。

一个是百工弟子,一个是白字先生,两个人凑到一起一个月,就能合作出一个状元来?

徽宗越想越觉得荒诞。

见徽宗犹疑不定,高俅小心翼翼地说:“官家,小的以为,这篇文章可送往御史台。”

陈过庭恼怒地看了一眼高俅,这人把御史台的言官员看成什么了?专门用来挑刺找茬的吗?

高俅是想让御史台找出这篇文章的毛病,顺理成章地拿下这名举子的状元即可。

李若水见状,打断了高俅:“万万不可,高指挥使如果看到内容,就知道了。再说,陛下,绝不会因私废公。”

徽宗在屋里走了好几圈,抬起头道:“朕还不至同文盲一般见识,不至如此小器。放榜吧。”

???

207 你们都是屎壳郎

放榜日到了,等在门口的人是过去的好几倍。

在放榜这一天,朝廷放假半天,大小官员也都赶到现场看放榜。

等在这里的有几千名举子,举子的亲朋好友,以及很多希望通过与进士联姻、提升家族地位的商贾。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前来看榜的,还有大批赌客。

大门开了,两名公人拿着一张榜出来了。

来了,来了,人群一阵骚动,争着往前挤。

这一张共五十名进士,是二百五十一名到三百名。

榜贴出来了,两名公人转身进门。

有人大哭道:“中了,中了,中了!”

有的人将手中的书本抛上半空,疯一般地跑了,边跑边喊:“中了,中了”。

宗舒看得摇了摇头,这人恐怕真疯了。

古人的出路真的是很窄,除了读书,就是从军。

读书人中举的比例实在是小的可怜。

宗舒带着苏易、林灵素和百工弟子、宗义也都来到了放榜现场。

宗义提前和禁军打了招呼,大宋科学院和宗家仍然这里摆设了摊位。

宗义是卖味精和十五香的,又摆上了不少瓷器。

林灵素带的道士研究员以及十四名百工学员也准备好了资料。

宗舒说,今天恐怕大部分举子要落榜,如果有想到大宋科学院就业的,也可以挑选一些。

有一个举子也中了,高兴之余,站在原地给大家大声地念起了榜单。

这样一来,后面挤不进去的,个子低的举子,也能够听到。

蔡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