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何止巨大!
李少言想了想,忽然跳了起来,兴奋地喊道:“宗舒,我知道了,你带上火油,要做火把!”
做火把?夜行军?
宗舒给了李少言一拳:“长点脑子好吧?夜里行军,打火把,生怕别人不知道我们来了?”
“隐蔽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宗舒说道:“我们是特种作战,不要什么光明正大,就得玩阴的。”
既然不是做火把,那么宗舒带上火油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对敌人进行火攻!最大程度地杀伤敌军。
牛皋随即警告刚才和“粪桶”一起的军士,千万不要弄翻了。
十桶火油需要五匹马,牛皋让大家半天一轮,以确保马力充沛。
李少言这才知道这一趟不是白走的。
昨日宗舒在图上给他指定了这个位置,他还在纳闷,这里明显是大宋地盘,并不在前线。
为何要到这个地方拐一下?
敢情,这里有火油这种宝贝。
咦,宗舒是怎么知道这个村子有火油的?是谁告诉他的?
不可能有人告诉他!因为村子的火油,连村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么外面的人更不可能知道。
“少爷,你是怎么知道这里有火油的?”没等李少言问,牛皋已经憋不住了。
“密县石炭,是怎么找到的?”宗舒也不想细说,因为林灵素不在这里。
在这里给牛皋、李少言等人讲地质构造,有些浪费口舌。
毕竟术业有专攻,牛皋、李少言是军事天才,不能把精力放到其他地方。
“是啊,少爷会堪舆之术,国师都比不上。当时,少爷就往黄花寺东边一站,一指脚下:开挖,石炭就出来了。”
曹宗申十分傲娇地提起了少爷的牛批往事。
一说密县石炭,大家都不再怀疑了。
宗舒连密县石炭都能找得到,现在找到火油,也就不足为奇了。
牛皋看到宗舒对北地也如此熟悉,再加上李少言这个活地图,忽然对完成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
因为带上了火油,三十二人走的不快,这里没有敌人,所以大家的心情很放松。
宗舒扯开了嗓子唱起了歌,这种歌与平时大家听到的大不一样,但听得长了,又觉得回味悠长。
牛皋的副手,天生力气大,在禁军时就被大家叫秦大力。一直看不起宗舒这种小白脸。
通过前几天的比试,又亲眼见到了宗舒神奇地找到火油,秦大力现在是彻底服气了。
现在看宗舒带着大家就像郊游一样,没有点新兵蛋子上战场之前的紧张感,秦大力更是感慨不已。
再看看这帮人,居然还叫“牛家军”,和宗舒相比,甚至连李少言和曹宗申都不如,有什么可牛的?
“宗少爷,对外我们就不要称‘牛家军’了吧,我们称为‘宗家军’如何?”
秦大力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宗舒连忙摆手道:“不妥,不妥,牛家军,是太子殿下赐的名,改成宗家军,不好。”
李少言说道:“妥得很,妥得很,太子殿下也得喊你一声‘宗师’,宗家军,很好啊。”
牛皋说道:“少爷,您和少言、宗申并不在‘牛家军’,因此,我们这三十二人,称为‘宗家军’更合适。”
“是啊,是啊,以后,我们也称少爷您为‘宗师’。”秦大力马上拍起了马屁。
在宗舒听来是马屁,在其他人听来却是另一个味道。
能和太子殿下喊同一个人为“宗师”,这是在为自己脸上贴金呢。
勉为其难地接受建议,宗舒道:“这次我们统一番号为‘宗家军’,以后伯远单独领军,还称‘牛家军’。”
李少言提议歇一歇,吃一点干粮再走。
在走前,宗舒给大家都配了干粮,其实就是风干的猪肉。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吃干粮。在我大宋境内,哪里找不到吃的?”宗舒说道:“忍一忍,今天住在大名府。”
大名府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
春秋时代属卫国,大名府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
宋仁宗时期,将大名府作为陪都“北京”,东京汴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
大名府作为是宋朝的陪都,人口一度达到百余万,几乎与汴梁城相当了。
人口多,自然就热闹非凡。听宗舒说,晚上住在大名府,大家不由得兴奋起来。
139 头牌这么随便
天刚擦黑,“宗师”三十二人就到达大名府。
大名府治所与东京汴梁几乎一样,都是处在冲积平原上。
这里有漳河、卫河,还有永济渠在城中通过,可以说是北方水城。
由于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大名府也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有永济渠沟通黄河与海河,大名府运输极为方便,所以就成了大宋的陪都之一“北京”。
这里离前线只有三百多公里,如果是草原骑兵,几个时辰就可以杀到这里。
一般说来,一匹马可以连续跑30公里,草原骑兵往往是一人带好几匹马,几乎可以不停歇地冲锋。
在这个时代,草原骑兵玩的就是长途奔袭战。没办法,人家就是不缺马。
城门口站着几个军汉,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看着进进出出的人,发现有穿得体面的,就立马拦住。
直到对方掏出几文钱或者留下一点东西,才放其进出。
宗舒带着三十多人走过来,排成了一队。
城门的军汉正想拦,却被同伴拉住了。
这群人虽说穿得像叫花子,但叫花子有这样排成队、骑着马进城的吗?
看看那些个人,一个个的都是拿过刀枪的,说不定就是从前线回来休整的。
大战在即,城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也看不出一点战争到来的迹象。
曹宗申成了“宗师”的后勤部长,找到城内一家相对僻静的客邸,经过讨价还价,整个包了下来。
宗舒等人穿的迷彩服,在京城很是另类,但在这里却不显得扎眼。
这里的人群更复杂,不少辽人、金人、渤海人聚在这里,各种装束打扮,城里居民见得多了。
客邸掌柜看这群人军不军、民不民、商不商的,很是奇怪,但也没多问。
因为没有别的客人,三十几匹马也都牵了进来,早有伙计帮助卸下东西,喂起了草料。
军士们小心翼翼地把十个桶抬到了院子中央。
客邸掌柜安排了饭,大家吃了个肚儿圆。
在宗舒的要求之下,统统不得喝酒。
吃饭时,宗舒与牛皋、李少言和曹宗申一个饭桌。
宗舒要求牛皋晚上要照例排班站岗,看住马匹和火油。
城里的人鱼龙混杂,自己这一群人进来,说不定就会被人盯上。
客邸掌柜趁着端菜的时候,对宗舒道:“少爷,您是初到大名府吧,敢问是什么生意呢?说不得,小老儿还能帮上忙。”
“我们是贩盐的。”宗舒随口敷衍了一句。
掌柜的脸色一变,贩盐?私人贩盐,那可是要吃牢饭的!这少爷,难不成是开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