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1 / 1)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睢关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皋等人在后面跟着,心想,宗少爷才多大年纪?除了密县,他还没出过汴梁呢。

李少言与宗舒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太了解宗舒的过去了,他怎么可能来过这里?

走着走着,大家闻到一股很像油烟的怪味,连里正都掩起了口鼻。

“小官人,不能再往前走了。”里正拉住了宗舒。

里正说,前面是有一个大坑,冒着黑乎乎的东西。有几年不冒,有几年冒得狠,都溢出来了。

村子里有两个孩子因为好奇,到坑边观察,不小心掉进去,再也没出来。

还有不少牛、猪等牲口不小心掉进去,也被闷死到里面。

所以,村里人只要闻到气味,都不敢凑近,因为大坑是要吃人的。

宗舒哈哈一笑,只顾往前走。李少言、曹宗申、牛皋等人也紧紧跟上。

里正和村民们吓坏了,这帮人,真的是,不要命了。

“好大的粪坑!”李少言惊叹道。

粪坑?宗舒哭笑不得,这么好的东西,你居然说是粪坑!

李少言也无语了,不是说好了,要去救种家军吗?怎么不去白沟河?反而跑到这里来?

费了半天劲,就是为了找到这个粪坑?

李少言觉得自己的能力变得毫无价值,就像是拿着吹针射蚂蚁。

“哈哈,少言,伯远,我们发财了!”宗舒得意地说道。

粪坑,这么难闻的东西,还是好东西?难道和石炭一样,能换来银子?

只有宗舒清楚:“粪坑”里黑黢黢、稠乎乎的东西,就是石油!

这个地方是后世著名的濮阳油田的中心地带,位于濮阳县户部寨乡濮州村,地质构造属于豫、鲁交界处的渤海沉降带东濮凹陷带。

濮州村的这个大坑,就是凹陷带中的凹陷带。

当年这个地方打出了第一口井时,井口开始溢出棕黄色原油。

紧接着泥浆、流砂携带大量原油从井口喷发而出。油柱喷高5-20米。

现在,这里完全是自流状态。

因为从这里流出的石油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上形成了一层黑壳。

所以这个大坑,是真的坑!容易让人和动物上当,掉进去就出不来了。

石炭,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没有石炭和石油,想发展工业,无疑于痴人说梦。

现在谈石油的开发还为时尚早,大宋的工业体系根本还达不到要求。

现在的用途只能是,军事!

古代战争用的火油,前期基本都是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后期基本用的都是石油,当时被称为猛火油。

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用“石脂水”烧毁了敌人的攻城工具,此火“得水愈明,酒泉赖以获济”。

史载越南占城曾在南宋时期多次朝贡给皇帝猛火油。

看来李少言和边将接触多了,知道的东西倒也不少。

在北宋,发现有石油的地方极少,且长途运输不便,没有得到大量的运用,特别是在军事上运用不多。

濮州村的油田属于自流状态,从地下渗出来的,如果钻口井,绝对会喷发。

因为死了不少人和牲口,村民们自觉远离这个“粪坑”。

宗舒给里正了一些银子,让他安排大家分散到各家借宿,同时吩咐找一些木桶来。

这里,还是大宋的地盘,虽然如此,牛皋还是按照宗舒的规定,安排人员在村子轮流站岗。

辽人和金人大概率不会来,但保不齐有什么土匪、刀客之类的来村子打秋风。

如果被这些人打了个冷不防,那就没脸见人了。

一夜无事。

第二天起来,里正带着人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果然,他们找来了十对木桶。曹宗申付完了钱,宗舒又让军士们把石油装满。

宗舒让军士把装满石油的木桶挂到马匹两边。

所有人都不理解,连村民也都暗暗笑话,还是太子殿下的人呢,跑这么远,敢情是拉粪来了!

拉着粪行军,这能走得快吗?

三十一人都不知道宗舒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138 行军如同郊游

???

这里有石油,宗舒目前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守卫。

宗舒从这里拿走石油的事情,如果被人知道了,未免会引起周边的注意。

说不定,金人会意识到这里有火油。毕竟火油在其他地方已经发现。

如果让金人知道,对于大宋或者辽国来讲,真的是一场灾难。

那时候的金人,真的就更难对付了。

宗舒把里正和几个管事的村民叫来,严肃地说:“这个大坑里的东西,实为不祥。我们拉一点回去,让人化验一下,里面到底有什么毒物。”

“我们来的事情,你们不要外传,以免引起恐慌。这个大坑,除了太子殿下和我们,万万不可放他人进来。”

里正显然有些害怕:“少爷如果化验出结果,不妨来给我们说一声。我们会组织人员,日夜轮流看守,不让外人接近。”

宗舒很是满意里正的安排:“很好。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宗舒掏出了五十两银子,递给了里正:“这是太子殿下给的看护费,你们务必看好。”

里正和村民们高兴起来,五十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财!

告别里正和村民,三十二人拨马便走。

由于带了十桶“粪便”,有五匹马走的速度不快,整个队伍也慢了下来。

牛皋和他的“牛家军”也实在想不出来,这些粪便对于这次任务有何作用。

影响大家的行军速度不说,还影响大家的食欲和心情。

李少言实在忍不住了,行军还带着粪便,这也太不方便了吧?

“宗兄,你带着这些粪便,是为辽人准备的呢,还是准备泼到金国小王子脸上呢?”

宗舒这才想起来,没有向大家介绍这粪便就是石油。

出于保密的原因,在村子里,宗舒并没有透露这东西的功能。

四处看了看,只有麦田,没有劳作的农人,远处看不到村子。

该是向大家说明的时候了。否则这些家伙“一不小心”搞洒了,就坏菜了。

“牛家军”可是在京城禁军这个大染缸里泡过的,什么偷懒的歪招儿都能想得出来。

宗舒一挥手,让大家停下。

走到路边,宗舒弯腰拾起了一束麦秸杆,朝“粪桶”里蘸了蘸,扔到地上。

从迷彩服的口袋里掏出火镰,打着凑近了麦秸杆。

轰的一声,麦秸杆瞬间烧起来了。

这东西能引火!

麦秸杆烧成灰之后,地上还在烧!那是刚才滴下的“粪便”!

“李少言,听说过火油吗?”宗舒此时也是放下心来,燃烧了,那就是石油,没跑了。

李少言兴奋起来,马上凑近木桶,揭开盖子看了看,“原来,这就是火油,我听我爹说过。”

牛皋和军士们马上来了精神,作为军人,对于能燃烧的东西,有着天生的敏感。

在冷兵器时代,火攻、水淹是两种常用的战法。

这种火油,一点就着,用之于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