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小事,赵括自然也不会拒绝,拿起了家书,便为他们两人读了起来。
他们家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如今都在丹河。赵括与这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也算是好友,他们两人并没有出事,家书里也只是吩咐两位老人照顾好身体,又表达出了对他们的思念,赵括也是松了一口气。两位老人认真的听着,平公笑得很开心,而奕媪却不断的擦拭着眼泪。
赵括读完,平公这才小心翼翼的收起了竹简,再三感谢之后,这才要离去。平公伸出手,拉着失明的妻,两人说说笑笑的朝着自己院落走去,赵括目送他们离去,不知为何,心里竟有些羡慕。就是一旁的狄,竟也是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他看着赵括说道:“少君,我也想成家了。”
你就是想成家,那也得有人先看得上你啊?
.......
“寡人听说赵人想要议和,想要派郑朱入秦,范叔认为这是怎么样的事情呢?”,秦王则,大抵是如今所有国君里最为年迈的一位,他已六十有六,整个人看起来却没有半点的老态,他体格魁梧,哪怕年迈之后消瘦了一些,也显得很强壮,他蓄了长须,看起来非常的威严。
应侯范雎就坐在他的面前,应侯大概是秦王最为信任的大臣,也是最受他宠爱的心腹,听到了秦王的询问,范雎笑着说道:“臣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范叔曾教寡人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如今正是击溃赵国,获取大量土地的时候,怎么能接受赵国的议和呢?”,秦王有些疑惑的问道。
范雎摇了摇头,说道:“大王说的不对,如今不是击溃赵国的时候,是灭亡赵国的时候。所以,臣请大王给王龁将军写信,让他停止对赵人的继续进攻,派人去迎接郑朱,一路将他护送到大王的身边,臣请大王能以对待贤才的态度来对待郑朱,下令不许有人去侮辱他,伤害他,让秦人都尊重他。”
秦王非常的惊讶,他肃穆的说道:“寡人也曾见过郑朱,他并没有范叔你所说的这种才能,也不值得这样的迎接。”,范雎抚摸着胡须,笑着说道:“大王不要这样说,大王想要击破赵国,就必须要对郑朱表现出自己的重视,还要表现出自己想要结束战争的想法才行啊。”
“赵国是一个大国,有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比比皆是,想要击破赵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击破赵国的事情,全部都要在郑朱的身上了。”,范雎说着,又站起身来,说道:“请大王按着我的计策,让王龁停止进攻,派人带着马车恭恭敬敬的将郑朱迎接到王宫里罢。”
秦王无奈的说道:“寡人可以答应范叔,但是寡人也有要求。”
“寡人会下令停止进攻赵国,也会恭敬的对待郑朱,但是这件事情,寡人不希望被他人看到,寡人害怕这样的行为会损害了将士们渴望战斗的意志,会动摇了士卒们攻破赵国的决心。”
范雎摇着头,说道:“不行,这是必须要让他人知道的事情,请大王听从我的计策。”
“如果计策不成功,请大王治我的罪。”
秦王没有再犹豫,坚决的说道:“就按范叔你的意思去办罢。”
第十一章 睚眦必报
郑朱很害怕。
他做好了死在半路上的准备。
赵国派出了五个人,由郑朱前往秦国,赵禹前往魏国,赵豹的门客平阳未前往楚国,门客车不害前往燕国,门客陈说前往齐国。楼昌劝赵王与秦议和,虞卿却是劝赵王向诸国求援,结果赵王同时采用了两个人的计策,不过,郑朱觉得,上君应该是更在乎自己这番入秦的事情。
他的处境是所有使臣里最危险的。不只是因为秦国与赵国的关系恶劣,更主要的是,他的大部分路程都是秦国与赵国正在交战的地区,经过这里,显然是会遭受到战争的波及,更何况他还以自己的性命来立誓,要完成秦赵议和的大事,所以在出门的时候,郑朱庄重的向自己的母亲告别,亲吻了蹒跚学步的孙子,叮嘱好了家中的老妻,方才坐上了马车,将生死置之度外。
马车晃悠悠的离开了邯郸,这样的速度显然是不行的,郑朱是答应了上君的,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想到这里,他又连忙让驭者加快了速度,他要不顾一切的赶路,一定要早些到达秦国,说服秦王,让他结束这场战争。
从邯郸出发,要经过马服山,过武安,过涉,到上党郡便可以了,上党郡如今就在秦人的手里,当然,这里如今也是最危险的地区。
驭者也知道郑朱那急切的心情,也就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长鞭,骏马吃痛,跑的也就越来越快,郑朱双手紧紧握着木沿,随着骏马飞奔,这马车也是愈发的摇晃起来,车轮都在不断的呻吟,郑朱始终都没有开口劝驭者减慢速度,如此一路飞奔而去,就是被甩飞了,他也没有开口。
驭者是准备休息的时候,方才发现郑朱不在马车上。驭者非常的害怕,连忙驾驶着马车往后赶,终于,在一路道路旁的草丛中,他发现了不知何时被甩出去的郑朱,郑朱正揉着自己的额头,驭者正要下车跟他请罪,郑朱却是大笑了起来,听到郑朱的笑声,驭者也忍不住的笑着。
两人用了很短的时间,便来到了马服。
郑朱本是不愿意停留的,可是那骏马实在是跑不动了,郑朱也只好在这里休歇一晚。马服乡的监门赵去死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能吏,他热情的招待了郑朱,听闻他的使命,更是敬佩的连连陈赞,郑朱非常的开心,饱餐了一顿之后,他方才想起了什么,说道:“我听闻,赵国有个年轻的贤才,就是马服君的儿子,不知道您能不能带我去拜访他呢?”
监门便领着郑朱来到了赵括的院落之外。
在这个时候,赵括是正准备要休息的,狄进来禀告之后,赵括这才无奈的开了门,亲自迎接这位来自邯郸的使臣。郑朱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眼前一亮,这年轻人高大俊美,风度翩翩,的确是有贤才的威仪,郑朱不敢无礼,两人拜见之后,方才在院落内坐了下来。
“我在邯郸的时候,就听说马服子的贤名,这次我要前往秦国议和,不知道马服子有没有什么建议呢?”,郑朱直截了当的询问道。
赵括听闻,心里也是有些奇怪,他不记得赵国与秦国议和呀?难道是自己的到来对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麽?赵括认真思索了许久,方才说道:“秦国与赵国,都是幅员辽阔,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