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1)

捡到一只始皇帝 历史系之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众多的大国,可天下的国家不只是有秦国与赵国,秦赵两虎相争,肯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最后获得利益的也不会是这两个国家,希望您这次前往秦国,能将这些道理告诉秦王。”

  郑朱听闻,顿时大喜,说道:“马服子文武双全,是难得的贤才,如果这件事情顺利,我一定会向赵王举荐您的。”

  赵括这次却没有多说什么,如果秦国能跟赵国议和,不再打仗,这郑朱举不举荐自己倒是都无所谓了。

  两人谈论了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赵括也实在是搞不懂,郑朱这厮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这通宵都不困呢?出于对客人的尊重,赵括也是一晚上没有合眼,这一夜,郑朱都是在跟他聊着赵国与秦国的战事,从他口中,赵括也是知道了很多的事情,他原本以为,在赵王没有换上自己之前,廉颇与白起是打了个平手的。

  可他没有想到,如今秦国的将军根本就不是白起,而是一个叫王龁的,赵括前世就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人该不会是跟王翦有什么关系吧?而更让赵括吃惊的,则是廉颇竟没能打得过这个“无名小卒”,廉颇竟连连失利,不断的丢地折将,赵国已经被迫后退了数十里。

  这不对啊,廉颇将军不是很能打麽?

  赵括皱着眉头,也有了与赵王一样的想法,为什么廉颇会打不过王龁呢?

  郑朱老头火急火燎的离开了马服,走之前,他看了一眼邯郸的方向,对赵括说:“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会撞死在函谷关,到那个时候,请您做赵国的将军,带着赵国的车,讨伐秦国,请您为我挖掉函谷关上的一块瓦石,与我同葬。”

  赵括沉默了许久,直到那老头的车消失的无影无踪,方才转身进了室。

  如此赶路十几天,当郑朱来到了上党郡的时候,他从当地官吏的嘴里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秦国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甚至还后退了不少,让出了一些被攻占的赵国地区,郑朱大喜,这老头开心的手舞足蹈,失态的大笑了起来,他察觉到了秦人有议和的倾向,他也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直接赶往了被秦人攻占的屯留。

  当驭者驾驶着马车,来到了屯留城下的时候,郑朱的脸色也是有些动容,城池外,就站着不少的秦国士卒,这些士卒面色肃穆,笔直的如长矛那般,一个个看向郑朱的眼神,是炽热的,他们都在盯着自己的头颅。

  郑朱很害怕。

  他不是害怕死亡,他是害怕秦国的这些精锐,在到来的路上,他也看到了不少赵国的士卒,那些士卒拦住他,询问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大多都是一副落寞,悲伤的模样,而在对面的秦人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些,他们好像比他们的将领还要渴望战争,听闻,王龁让士卒们撤退的时候,秦人是非常不情愿的。

  郑朱看着这些士卒,更加觉得议和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觉得,就是从各国请来了援军,也未必就能击溃秦人。说不定这些秦人看到那些援军,就更加高兴了,太好了,又多了几万军功!

  秦将是一个年轻人,皮肤有些黝黑,笑起来很是温和,但是郑朱却不敢小瞧他,这个年轻人的爵位并不低,他知道,秦国的贵族都是靠军功起家的,这个看起来和善的年轻人,腰间的短剑不知取了多少人的头颅,那年轻人恭敬的说道:“蒙武拜见赵使,大王有令,要我们不能对赵使无礼,请您跟着我去城池内休息。”

  郑朱一愣,答应了他。

  蒙武带着他进了城池,城池内处处都能看到正在操练的秦人,喊杀声震耳欲聋,郑朱面色平常,视若无睹,蒙武将他带到了一处院落,说道:“我们将军身体不好,特意吩咐我来招待您,请您休息一天,然后启程去往咸阳,大王已经派了应侯来迎接您,他正在路上。”

  “老夫怎么能让应侯来亲自迎接呢?”,郑朱也终于不再像原先那样的平静。

  蒙武没有多说什么,安排好了郑朱,便离开了这里。

  郑朱在这里住了一晚,也没有什么人来为难他,当然,王龁也没有来见他,次日,就有秦人护送着他朝着咸阳出发。他却是不知,此刻,王龁正在不远处的院落内,暴跳如雷,王龁个头不高,脾气却很大,他大叫道:“应侯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是他说可以征伐赵国,如今却要我们后退,还要这样对待赵国的老匹夫!”

  “将军,应侯肯定也是有他的道理,也是为了击破赵国。”,一旁的蒙武低声劝道。

  “他为大王出谋划策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参与战事呢?击破赵国能有多难呢?让武安君来帮我,我可以在四个月内攻破邯郸!”,王龁愤怒的说着,对范雎却是无可奈何,秦王对范雎很是宠爱,武安君尚且要避开范雎的锋芒,自己又能如何呢?

  “哼,若事不成,我定要找武安君,与他一同拜见大王,让应侯不能再在战事上对我们指手画脚。”

  蒙武苦笑着,急忙说道:“将军不要说这样的话,应侯他....就是像道路上遇到了问好这样最简单的善意也不会遗忘,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他实在不是可以轻易触怒的人啊。”

第十二章 应侯妙计安天下

  秦的道路,在诸国来说,都是最平坦,最宽阔的了,但是诸国是不太同意这一观点的,尤其是三晋之国,毕竟那是来自西方的蛮夷虎狼,蛮夷之国,无礼也。他们只是靠着那野蛮与残忍来维持强大的军队而已,而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制度,秦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宽阔的道路呢?

  即便三晋捂着双眼疯狂的摇着头,大叫着: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这都是骗人哒!可郑朱的感受还是非常深刻的,没办法,靠得太近了,哪怕是捂着双眼,也总是能闻到些味。

  秦人甚至都没有拿下整个上党郡,就已经开始了在上党的建设工作。郑朱这一路走来,看到的都是秦人挥舞着工具,修建道路,他们这是要将上党融入秦的道路体系之中。郑朱最初是在抱怨秦王的残酷,又在怜悯秦人的遭遇,可是,走得越远,郑朱便越是不敢言语了。

  郑朱很害怕。

  这一路上,他看到的秦人,都好像是疯了一样。在上党郡修建道路的,都是秦最底层的民夫,可是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抱怨,他们有着黄土铸造的坚毅的脸,布满了丘壑,却无比的坚定,眼里满是自信,看向郑朱的目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