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1 / 1)

葬元 武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人还算礼貌客气。五哥长五弟短,一副兄友弟恭、兄妹和睦的样子。

这也算双方的刚合作后的“蜜月期”了吧。

金光献兄妹待了两天就回去了。金光若甚至在离开时,专门找李洛说了几句话。

“李洛,明年就要征日。你可要做好准备了。”

“金娘子此话何意?”

“不是说男子汉大丈夫,功名马上取吗?李洛哥哥就不想为国出力,随军出征?”

“哦,金娘子认为在下想随军征日?”

“不是李洛哥哥想不想。而是你可能不去也不成。”

“在下实在不知道金娘子的意思。”

“那我现在告诉你,我祖父就是明年征日的高丽主帅。现在你明白了么?”

“在下明白了。金娘子想让在下去倭国打仗。好吧,是在下对不起金娘子在先,倘若在下愿意送金娘子很多宝石,金娘子可愿意原谅在下?”

“不行。太晚了。李洛,本娘子发誓,会让你后悔那天对我的不恭。这才刚刚开始,及时享乐吧,明年你就要呵呵。好自为之吧李洛哥哥。”

看着金光若说完狠话后姗姗离去的背影,李洛忍不住笑了。

“金光若,你或许还不知道,很多人视征日为畏途甚至死路,可我偏偏哭着喊着想去啊!”

李洛自言自语说道。

虽然金光若这个威胁基本对李洛没用,可李洛不得不开始重视金光若。

光看她甜美宜人的容貌,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女人。

而且她是金氏嫡女,破坏力并不小。

李洛突然真的有点后悔,那天贸然得罪金光若,的确有欠考虑。他想不到金光若记恨到这一步。

李洛想想历史记载,第二次的征日联军,高丽军方面的统帅,叫金方庆。

难道金方庆就是金光若的爷爷?

为了确认这一点,李洛问了李知易。

“二兄,这金家姐夫的祖父,姓甚名谁,现居何职务?”

李知易回答:“金氏家主就是金方庆,任佥议中赞,爵封上洛公。如今,又被元廷任命为高丽征日都元帅,筹备征日事宜。”

李洛故意皱眉道:“金方庆是上洛公,伯父是庆源郡公。他是佥议中赞正相,伯父是佥议参理副相。如今他又是元廷亲封的高丽征日军都元帅,无论爵位还是官职,倒是金氏更加显赫了。”

李知易笑道:“五弟有所不知。祖父李藏用在世时,何尝不是首相、国公?”

“金方庆年近七十,垂垂老矣。而父君不过五十,就已经做到副相和郡公。不出五年,这首相之位必为父君所有。”

李洛点头附和,满脸与有荣焉的神色。看的李知易暗暗鄙夷。

六月十八下午,李洛来的第九天,李若愚亲自来到李洛居住的兰池溪苑。

“五弟,你的升迁令已下,官职任江华郡正七品团练使,武勋授从六品秉节校尉。”李若愚淡然笑道,“父君说了,你再委屈几个月,就升从六品。”

李洛听了心中一松,官职到手,可以回去了。

第一一八章 八百战士

兰池溪苑住的非常舒服,古典贵族生活也极有情调。

钟鸣鼎食,花团锦簇,风流华丽,安逸闲适,如此富贵乡,真乃英雄冢。

这日常的衣食住行,起居坐卧,都充满华美的仪式感,如诗如画,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或质感厚重、或清逸出尘、或慵懒闲适的人生。

但是李洛,不出十天就腻了。

数百年簪缨世族的华贵生活,的确惬意潇洒。可李洛是野路子,他有强烈的紧迫感,有很多想做的事,有很多害怕的事。

还有最在乎的人崔秀宁。

所以,他不能留在这个古老的、巨大的贵族城堡乐不思蜀,与一群虚伪的“兄弟姐妹”虚与委蛇。

现在官位到手,合作达成,谈判成功,身份已有,不走何为?留这过年吗?

就算他是李氏的孝子贤孙,也不应该是仁州李氏的,而应该是陇西李氏的。

“五郎明日就回江华?不在这避完酷暑,过完中秋再走?”李若愚想不到李洛明天就走。

李洛道:“郡守如今盯着乡勇,公务繁忙,不好久留,只好下次再回来相聚了。”

李若愚点头笑道:“区区乡勇,值当多大公事?不过,五弟既然想走,为兄自然放行。”

由于这段时间李洛处事低调,有意收敛锋芒,所以在“兄弟姐妹”眼中显得很是平庸。再所以,他们就没人瞧得起李洛了。

只有最早认识的李蕙质,才认为李洛没那么简单,内心比较认同这个堂兄,对李洛多少有了一些兄妹之情。

其他人,如李若愚等人,完全就是内冷外热,心中对李洛排斥不已。只是因为李洛很得家主李签之心,这才表面客气。

李若愚其实巴不得这突然冒出的堂弟哪来回哪去,不要再待在家城碍眼了。反正瓷方已经到手。

李洛心里暗道“虚伪”,口中却道:“谢大兄体谅。明日大早拜别伯父伯母,小弟既行上路,就不给大兄大嫂辞行了。”

李若愚道:“无妨,明早兄弟姐妹们自然会送你。”

听到李洛要回江华,甄尚院甚是不舍。这段时间她也住在兰池溪苑,算是和李洛朝夕相处,她知道小郎君没那么简单。

他在藏拙。

他很聪明。

“小郎君酿的葡萄酒还没有好,怎么就要离开了?”

甄尚院很想李洛留在兰池溪苑。

“越久越香,尤其是这老藤葡萄。”李洛道,“下次再来喝吧。”

甄尚院有些忧伤,“不知道小郎君什么时候再回来。”

李洛笑道:“甄姑放心,自会再来的。”

李洛有点感慨。甄尚院聪明,重感情,对自己很是诚挚,有朝一日,不能让她没有好下场。

第二天,李洛一大早辞别李签夫妇,然后在“兄弟姐妹”虚情假意的送行下,带着留在家城外院的亲卫,离开了李氏山城。

李洛离开仁州,没有直接回江华,而是去了汉阳府,找到山海商社的大掌柜甄东信。

甄东信看见李洛上门,高兴的差点被门槛绊倒。

“哎呀呀,原来是李郎君上门啊思密达!”甄东信夸张的说道,一头油汗,“这大热天,甄某可是盼凉风一样的盼着李郎君呢!”

四月份,李洛卖给他一批玉瓷,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果然非常走俏。

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在打听玉瓷,和玉瓷的主人,甚至有的人还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虽然玉瓷底部有“仁州李氏”的字样,可没人听说李氏有制瓷产业啊。谁敢肯定这不是玉瓷主人为了自保,假冒李氏名头?

但没过多久,李氏就主动承认,这种玉瓷出自李氏家城。

这才没人敢轻举妄动。

其实,如果李洛不将骨瓷之方交给李氏,很快就有势力找上他。

玉瓷之方乃是一棵大大的摇钱树,谁不眼红?

可是李氏虽然承认是玉瓷的主人,却说暂时没货了。这让甄东信很是焦虑。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