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8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些去金州军的朝鲜子弟都是用的化名,并不是谁都有勇气像崔永建一样将家族整个搬到济州岛的。

朝鲜人现在是金州军内除了汉人之外的第二大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崔永建。

不过鲁若麟对朝鲜人接纳归接纳,但是同时实行了严格的汉化政策,讲汉话、写汉字成为融入金州军的必须要求。

这个要求对朝鲜的那些贵族子弟并没有什么难度,毕竟他们从小就是受到汉文化教育的,只要花一段时间练习就可以顺利的融入到金州军来。

对于那些朝鲜贫民就稍微困难一些了,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汉话和简单的汉字。不过他们的后代就容易得多了,这些朝鲜人从小就接受了汉话和汉字教育,长大之后基本和汉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了。

汉人在面对朝鲜人时都会有一些优越感,那是属于宗主国对附庸国的心理优势。卢象升原本就是朝廷大员,这种心理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卢象升对崔永健更多的是新奇。

自从大唐覆灭之后,已经很少有外族能够在汉人政权里身居高位了,即使有少部分,也是在武将序列里,极少有文官。哪怕是号称小中华的朝鲜,也极少能够有文人能够得到大明士人的认可,这属于大国在文化上的强势心理。

崔永建对卢象升则是带着一丝崇拜。

要知道卢象升虽然因为战事的原因被贬为庶人,但是他毕竟是做过兵部尚书的人,这份履历足够让绝大多数明朝士人仰望,更不用说一向视明朝为老大的朝鲜人了。

何况鲁若麟对卢象升非常尊重,不管是基于哪一点,卢象升都值得崔永建慎重对待。

崔永建盛情邀请卢象升坐自己的马车一起入城,卢象升也非常给面子,欣然应允。

作为辽南职位最高的官员,崔永建还有一队随身护卫时刻守护在身边,一看就知道是精锐士兵。在这些护卫的中间,是一辆宽大奢华的马车。

崔永建的马车是与大明截然不同的四轮马车,而且与当初接待陈新甲时又有了一些变化。

依然是玻璃车窗、弹簧减震、滚珠轴承,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橡胶轮胎。加上平整的水泥马路,马车跑得飞快,却不怎么颠簸。

饶是卢象升见多识广,对这个新式马车也是好奇得很。“崔大人,这马车是如何制作的,竟然如此平稳?”

几乎每个第一次见到四轮马车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疑问,解释的次数多了,崔永建哪怕不是技术出身,也讲得头头是道。

对于崔永建讲的转向、减震、橡胶,卢象升不是很懂,但是也装出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此车载重如何?”卢象升毕竟是实用型的官员,首先关注的就是它的运输能力。

“两轮马车用一马拉的话,最多只能拉三五百斤,而且走不远。这种四轮马车一马就可以拉两千斤,而且更加省力,走得更远。”崔永建指了指窗外,正好有一辆拉煤的马车经过。“常州公请看,这车煤起码有两千多斤,但是速度并不慢。”

卢象升从窗户往外看去,只见那辆四轮煤车上面煤炭堆得满满的,虽然拉车的马看起来有点吃力,但是跑起来的速度并不慢,至少看起来比两轮马车拉个三五百斤要轻松不少。

想到大明境内糟糕的道路情况,转运物资之艰难,损耗之大,卢象升开口问道:“此马车可在大明推广?”

崔永建摇了摇头,“四轮马车虽好,但是对道路的要求也非常高。起码要求道路平整,否则极易损坏。最好是像这样的水泥路面,才能真正发挥四轮马车的作用。”

听到要配水泥路才行,卢象升对四轮马车的兴趣顿时下降了不少。大明连目前的道路整修都没钱,怎么可能有钱修建耗资巨大的水泥路。

从港区到旅顺城,沿宽敞的水泥路修建了大量的营房,那些来到旅顺的移民都在这里修整并等待分配。

春天就要到了,辽南这块大地也将重新焕发生机。这些移民将会被分配到辽南各地,抢在春耕之前开荒种地。

原本辽南也有许多的良田,但是自从被鞑子占领之后,大多已经荒废,只有少量还有人耕种。这些移民的首要工作就是将那些荒地重新开垦出来,再种上粮食。

如何将这些移民合理的安排到各个地方是一项巨大而繁琐的工作,不仅仅是把人送到地头就完事了。还要安置他们居住、划分田地,组织他们开挖沟渠,组建基层的管理机构,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

所以辽南的官员们是真的很忙,崔永建能够抽空出来见卢象升是真的不容易。

“崔大人,这些百姓你们准备如何安置?”这一直是卢象升心中的疑惑。

要知道这可不是几百几千人,是涉及到几十万人的安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可持续的规划,仅仅是吃饭就可以把金州军吃垮了。

“主要是两个办法,一个是种地。辽南地广人稀,有大量的田地可以利用起来安置百姓。只要熬过了最开始的几个月,等到田地有了产出,即使来再多的百姓也不怕了。”崔永建的话中规中矩,也是这个时代的常态做法,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另外一个就是做工了。这做工分为两种,一个是搞建设,一个是进作坊里进行生产,也可以消耗大量的人力。”这个办法倒是与大明有些不一样。

“用得到这么多的人做工吗?”卢象升的家乡常州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脱离耕种专心做工的人有很多。但是那些工人都是在小作坊里做事,没有辽南这么大的规模。

“要的。南关工地还没有完全完工,等到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大地解冻,就要重新开始施工了。目标就是将南关修建得固若金汤,不给鞑子留一点缝隙,那里就需要大量的工人。”

“还有计划里要修建的一些工厂,也要开工了。像水泥厂、钢铁厂、纺织厂、成衣厂、船厂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人。说实话,我还怕到时候人手不足,影响修建进度。”

从崔永建的只言片语中,卢象升看到了金州军的庞大计划。只是一下子上马这么多的大项目,金州军撑得住吗?还是说鲁若麟的家底已经丰厚到这种程度了?

“一下子将摊子铺得这么大,金州军能应付的多来吗?”卢象升好奇的问道。

“光靠金州军一己之力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这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