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5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经和参谋司仔细的分析过,得出的结论是只要鲁若麟不自己作死,朝廷是不敢把鲁若麟怎么样的。

鲁若麟不比其他的招安势力,手底下有钱、有兵、有地盘,从京师到江南,这两个朝廷绝对的要害之地都在金州军的攻击范围之内,除非朝廷想鱼死网破,否则绝对不敢杀害或者扣留鲁若麟。

要是金州军一怒之下和满清勾结在一起,大明朝廷覆灭都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朝廷也不是曾经的朝廷了,当年朝廷敢杀招安的汪直,是因为朝廷还有强大的武力和财力做后盾。如今的朝廷风雨飘摇,已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

朝廷虚弱到连农民起义军都要招安,那怕他们挖了崇祯在凤阳的祖坟,崇祯都要忍下来,实力更强、更可怕的金州军朝廷是万万不敢逼反的。

何况鲁若麟这次进京如果全身而退,对于朝廷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至少证明朝廷是真心想要接纳招降势力,并保证他们安全的。

所以鲁若麟进京看似冒险,其实安全得很。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鲁若麟还是带了近卫师和部分骑兵师官兵一起进京。

金州军一万人左右的兵马,既不会太过于刺激朝廷,又能够带来足够的震慑,正好合适。

金州军俘虏的三千多清军俘虏经过了严格的甄别和筛选,有近两千人加入了火凤营,正在接受洗脑、惩罚性劳动以及严格的训练。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鲁若麟手中的利剑。

至于剩下的清军俘虏,鲁若麟全部带到了京城准备交到朝廷手中,是死是活就看朝廷的意思了。

以朝廷的脾气和秉性,这些俘虏的下场可以预料不会太好,何况崇祯现在正在气头上。

不过这些俘虏也是罪有应得,他们基本都是在入关时犯下了严重的罪行,都有肆意杀害百姓的行为。

其实清军几乎人人都有杀害过大明百姓,只是这些被送给朝廷的俘虏格外恶劣一些,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以杀害百姓为乐。这样的人鲁若麟是绝对不会留下来的,正好送给朝廷出气,也算是废物利用。

德王一家则是因为朝廷最近烦心事太多,一时顾不上他们,以至于滞留天津多日,前几天才有宫里的太监前来迎接他们进京面圣。

作为第一个曾经失陷落入外敌手中的大明亲王,要不是卢象升和黄济将他换回来,只怕性命都要保不住。作为苦主,朝廷肯定是要给他一个说法的,至少要安抚补偿一下,否则天下的宗亲都不会干的。

既然朝廷裁撤了各地王府的护卫亲军,那么朝廷就要承担起保护各地王府安全的责任,否则这些王爷们肯定要闹起来自己招兵买马的。

只是这样的行为朝廷肯定不会允许,一旦这些有钱有势的王爷们招兵,那就是天下大乱的前奏。朝廷好不容易将这些王爷们的爪牙都剁掉了,绝对不可能允许他们再长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抚和补偿德王也是做给天下的宗亲们看的,让他们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人,这京师城真是壮观啊。”并骑在鲁若麟身边的周永生望着京师城感叹道,眼中带着一探究竟的兴奋。

“帝国中枢、朝堂所在、皇帝居所,能不大吗?”鲁若麟淡淡的说道。

见识过了后世的繁华,这个时代再大的城池也不可能引起鲁若麟多大的波澜,最多是觉得有些新奇罢了。

对于鲁若麟的进京,朝廷还是非常重视的,前来迎接的官员乌泱泱的一大片。

打头的就是阁老杨嗣昌,虽然不是薛国观,但是作为最受崇祯宠信的阁老,分量依然很足,也算是给足了鲁若麟面子。

跟在杨嗣昌后面的有兵部、礼部、宗人府的官员,鲁若麟的兵马不可能全部进京,朝廷也不会允许,只能听兵部的安排在城外驻扎。

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前来接收战利品和俘虏,因为崇祯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来提振军民士气,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宗人府的官员则是来迎接德王一家的,明朝的亲王很少有能够进京的,宗人府不得不重视起来。何况人家德王是来京师找皇帝诉苦的,更加不能怠慢了。

杨嗣昌先去拜见了德王,毕竟德王地位最尊贵。

在抚慰完德王,走完过场之后,杨嗣昌等来了鲁若麟。

鲁若麟带着一帮亲卫来见杨嗣昌,行至近前翻身下马,龙行虎步的快步走到杨嗣昌身前,抱拳屈身道:“末将金州总兵鲁若麟拜见杨阁老。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免礼,鲁总兵一路辛苦了。”杨嗣昌话音刚落,鲁若麟回复一声“谢阁老”之后马上站直了身躯。

这时杨嗣昌仔细打量了下鲁若麟,虽然鲁若麟的名字在他耳朵里都快起茧了,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鲁若麟。

鲁若麟身材高大,皮肤有点偏黑,非常健壮。身上全副武装,是标准的武将打扮,但是打理得非常干净。行礼过后身躯站得笔直,面带微笑的看着杨嗣昌,神情淡然,全然没有其他武将的那种畏惧和献媚。

自信、昂扬,沉稳、内敛,完全不似一个粗鄙武夫。想到陈新甲所说的鲁若麟虽然不通诗文,但是其他方面的学识非常渊博,连陈新甲都自愧不如,杨嗣昌心中也就释然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才能、白手起家创下偌大基业的人怎么可能会自卑呢?

杨嗣昌虽然鄙视武将,但是对于有才能的人还是非常宽容的,所以见到鲁若麟的第一眼就满是欣赏,并没有因为鲁若麟未给他行跪礼而生气。

不是特别佩服的人,鲁若麟是不会下跪的。他可以给卢象升行跪礼,那是因为卢象升的所作所为值得鲁若麟那么做。但是在鲁若麟心中,杨嗣昌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算起来鲁若麟还是杨嗣昌这条线上的人,是他和陈新甲的盟友,这样一个割据一方的实权武将,绝对是杨嗣昌和陈新甲在朝中的最大奥援。

只不过杨阁老认为鲁若麟还不是很听话,需要一点挫折和磨砺,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制造点麻烦,使得鲁若麟更依赖自己。

“兴汉不远千里进京勤王,一路追击鞑奴至关外,斩杀鞑奴上万,解救数万被俘百姓,大展我皇明威风,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皇上得知鲁总兵来京,不甚欣喜,特命本官为尔等接风洗尘,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