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4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鞑子。

反而是高起潜,大家最开始都以为他是无辜的,是遭了卢象升的暗算才被鞑子打败。现在得知他手里的兵居然比卢象升这个正牌的督师还要多,而且是战斗力最强的关宁军,获得的战果却是寥寥无几,这就让那些被蒙蔽的官员们怒火冲天了。

更可气的是作为最高指挥的高起潜遇到鞑子袭击居然不敢做丝毫的抵抗,直接就临阵脱逃了,造成了关宁军崩溃,大量人员被杀、被俘,损失惨重。

无能到这个地步还有脸回来告刁状,实在是厚颜无耻到了极点,完全继承了太监们的一贯作风,自然受到了朝廷上下所有正义之士的唾弃。

关宁军也是心中有气,摊上了这么一个无能的主帅,简直丢尽了大明第一强军的脸。不管是出于怨恨也好,为关宁军将领脱罪也罢,关宁军趁着这个风潮也狠狠的踩了高起潜一把,算是把高起潜的罪行坐实了。

这个时候,鲁若麟为黄济和孙什他们请功的折子也到了朝廷。

鲁若麟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不管你们怎么折腾卢象升,我底下儿郎的功劳不能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没有了,这可是有实打实的鞑子脑袋做证据的。

承认黄济和孙什的功劳,那么作为他们上级的卢象升有没有功劳?肯定是有的。既然卢象升也有功劳,那么就不能随随便便的处置了。

想要让卢象升一个人背锅看来是不行了,朝廷必须再找几个够分量的人来一起扛,否则这次的惨败就交代不过去。

首先是内阁出现了人事变动,首辅刘宇亮辞官回家了。

作为帝国的首辅,遭受了这样惨重的损失,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战败与首辅的关系不大,但是作为百官之首的首辅依然需要为此请罪,要不然的话总不能让皇帝下罪己诏吧。

不过好歹是首辅,崇祯还是给刘宇亮留了一点体面,虽然没有什么三请三辞的把戏给足面子,但是好歹让他全身而退,并没有承担什么罪责。

薛国观顺势成为了新的首辅,杨嗣昌在内阁里的地位也有大大上升。

如果按照崇祯的本意,他是希望杨嗣昌能够当首辅的。可惜大明的朝堂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就是皇帝也改变不了。按照资历,杨嗣昌依然不够当首辅。

除了内阁的变化,被逮捕下狱和处死的官员就非常多了。

因为应对鞑子战事不力,蓟镇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等三十多名朝廷高官被崇祯下令处死,这还没有算更多官职低微的。

就连高起潜,崇祯也顶不住朝堂上下的压力,将他发配到了凤阳守陵,留了一条命。

倒是原本应该承担主要黑锅的卢象升,最后被革职返乡,贬为庶民,好歹在这场残酷的清洗中活下来了。

这样的结果对卢象升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他确实是有实打实的功劳在身,又有高起潜承担了大部分责任,按照崇祯翻脸不认人的性格,多半性命不保。

所以卢千奇在京师里的一番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至少保住了卢象升的性命。

本来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也在崇祯的必杀名单之上。但是因为关宁军战败的责任被推到高起潜的身上,加上吴襄从鲁若麟那里弄到了一批鞑子首级,将军功算到了祖宽和李重镇身上,让他们侥幸逃过了一劫,只是被免去了官职,保住了性命。

虽然祖宽不过是祖大寿家的一个家仆,但是好歹也算半个祖家人,所以他才能得到吴襄的鼎力相助,帮其脱了罪,李重镇也因为属于辽东军事集团的一份子而跟着沾了光。

因为这个事情,吴襄和祖大寿是欠了鲁若麟一个大大的人情的。

崇祯大开杀戒,让整个京城都风声鹤唳,唯恐屠刀落到了自己的脖子上。

谁也没有想到崇祯的怒气会如此大,任何一个感觉自己会被牵连的官员都开始想办法自救,这个时候鞑子的脑袋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大家全都开始疯狂的抢购。

大家都知道鲁若麟的手里有鞑子首级,所以每天前往天津的快马络绎不绝。可惜这些人注定要白跑一趟,因为早就没有可能买到首级了。

鲁若麟手头上除了给自己上报的战功,其他的鞑子首级全部销售一空,换回了大批的钱财和工匠,还有数不清的人情。

在京师一片腥风血雨之际,奉命进京的鲁若麟终于抵达了京师。

第260章 鲁若麟进京

望着远处的京师,鲁若麟心中充满了好奇。

如今的京师被高大的城墙所包围,如同一头巨兽盘踞在大地上。

后世繁华的首都已经将自己的都市圈扩展到了七环,成为了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如今的京师除了城墙里面的部分,外面都是农田和荒野。

曾经京师城外也有一些小镇和村庄,不过自从鞑子开始频繁入关之后,京师城外的这些聚居区被破坏殆尽,也没有人敢再待在城外了。

鲁若麟大致估算了一些脚下的位置,这里应该是在三环附近吧,要是在后世一平米起码要大几万,现在则是一片荒废的农田。

看来再好的地段,没有足够的武力保证安全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实力震慑敌人,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强盗眼中的肥肉而已。

进京之前,山西范家的管事跑到天津找到鲁若麟,想要与鲁若麟合作做生意,被鲁若麟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了。其实是鲁若麟看不上这些卖国商人,只是暂时不想撕破脸打草惊蛇罢了。

那个管事还在那里大肆吹嘘鲁若麟被言官弹劾,处境艰难,范家可以助一臂之力的时候,朝廷下诏让鲁若麟进京受封的圣旨正好到了天津,让这个范家的管家颜面全无的落荒而逃了。

范家不会知道,只要鲁若麟手里握有金州军这支强军,又不造反,朝廷是绝对不会把鲁若麟怎么样的,这就是实力的保障。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没有实力,都只会被外人欺负,没有人会怜悯你的。

鲁若麟此次奉命进京是带着近卫师一起来的,随行的还有德王一家以及经过筛选的清军俘虏们。

对于进京是否安全的问题,鲁若麟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