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6 章(1 / 1)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接受封赏。”杨嗣昌从身边侍者端着的托盘上拿起一杯酒,递向了鲁若麟。

老规矩,战绩扩大、损失缩小,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宣传需要。

鲁若麟连忙单膝跪下,双手接过酒杯,“谢吾皇圣恩。”然后一饮而尽。

“请鲁总兵入城。”杨嗣昌做了个请的手势,鲁若麟连忙说道:“还请阁老先行。”

杨嗣昌也没有推辞,点点头坐上了轿子。

这大明朝可没有阁老为武将牵马坠凳的传统,文贵武贱是深入骨髓的,能够得到阁老郊迎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鲁若麟的近卫师肯定不可能都进城,只有一个营的警卫兵马随同鲁若麟一起进入京城。

近卫师里的士兵已经是金州军里装备最好、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的了,警卫营又是近卫师里的翘楚。个个都是彪形大汉,全是从各个部队挑选出来的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警卫营人人都装备有铠甲、手弩、短铳、战刀,并且全都有配备上好的战马。警卫营是加强营编制,全营有近500人,是护卫鲁若麟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都是对鲁若麟忠心耿耿的人,绝对可以为鲁若麟而牺牲自己的。

近卫师其他的士兵自然有兵部的官员负责安置,俘虏也暂时留在了城外,等候献俘时再一起进城。

因为到京的俘虏数量与鲁若麟上报的不一样,兵部的人还提出了质疑。不过俘虏的数量在开平的时候就已经核对过了的,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所以鲁若麟曾经俘虏三千多鞑子是没有疑问的。

鲁若麟借口鞑子太多带到京师不安全,其他的都送到辽南去了,让兵部的官员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在鲁若麟带到京师的俘虏也有近一千,足够办一场热热闹闹的献俘仪式了,所以兵部的官员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鲁若麟将周永胜和王德川留在了城外掌军,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周永胜将警卫营营长邢广才拉到身边,严肃的说道:“广才,一定要保证大人的安全,哪怕是你们全都死光了,大人也不能有一点闪失。”

“师长放心,想要动大人,除非我们都死光了。”邢广才连忙点头应是。

“要是大人有什么万一,你们即便死光了又有什么用?保持警惕,一旦情况不对立即通知我,我马上派兵接应。”周永胜严厉的批评道。

“是!末将明白!一旦情况不对立即护送大人出城!”邢广才说道。

周永胜这才轻轻的点了点头。

周永胜和邢广才都配备了对讲机,而且带足了备用电池,以保障在突发情况下维持城里城外的联络畅通。

杨嗣昌挑开轿子的帘子,看了看后面随鲁若麟一起入城的警卫营,心中大为羡慕。

这绝对是一支劲旅,不但装备精良,而且行动之间极有章法,将鲁若麟死死的护在中间,警惕的观察着周边的动静。

这支队伍除了战马偶尔的嘶鸣,几乎鸦雀无声,无形之中都透露着一股杀气。能够有这样的强军,难怪可以视鞑子如无物。

五百人虽然不少,但是相比十几万人驻扎的京师又算不得什么了,杨嗣昌一点也不担心鲁若麟的警卫营进了京会对朝廷有什么影响。

不过对于鲁若麟如此谨慎杨嗣昌也很理解,毕竟进了京城就等于将主动权交到了朝廷的手上,不能不小心一点。

好在朝廷并没有出手对付鲁若麟的想法,至少这个时候不会有,所以对于鲁若麟带500精锐进京杨嗣昌也没有怎么在意。

鲁若麟和警卫营被安排在了驿馆,单独给他们配备了一个大大的院落。在这里鲁若麟他们将休整两天,养足精神,在三天后参加献俘仪式。

朝廷对这个仪式非常重视,毕竟这是朝廷难得的遮羞布了,所以专门派了礼部的官员前来沟通指导,保证仪式举行得浩大顺利。

鲁若麟在京师里没有几个熟人,又是刚到,所以也没有人前来拜访,安安静静的休息了一天,但是收到的拜帖却有好几张,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成国公折叠朱纯臣的请帖了。

第261章 两个选择

金州军的到来很是吸引了京师里众人的注意。不光是朝堂上的官员们,京城里的勋贵也在一旁默默的观察。

勋贵们都是手眼通天的人,已经知道鲁若麟将会被封爵,正式成为勋贵中的一员。

但是此勋贵非彼勋贵,鲁若麟从本质上与大明的勋贵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大明的勋贵们依靠大明而生存,离开了大明他们什么都不是。

鲁若麟则不同,他几乎如同一个独立的军阀,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与朝廷更多的是像合作,而不是从属。这就决定了勋贵们不会和鲁若麟走得太近,因为大家不是一路人。

不过能够生存一两百年的勋贵们也不傻,他们知道只要鲁若麟不造反,以后对朝廷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仰其鼻息,所以适当的交好还是很有必要的。

何况经过这么多年的安逸生活,当初靠军功起家的勋贵们早就丢掉了赖以起家的本领,蜕变成了一个个大地主、大商人,与金州军有很多可以合作赚钱的地方的。

作为勋贵代表的成国公邀请鲁若麟上门,也是勋贵阶层对鲁若麟的试探,看鲁若麟是否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对于如何处理与这些勋贵的关系,鲁若麟要好好思考一下,反正成国公邀请的时间在献俘仪式之后,还有的是时间,不着急。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登门来拜访鲁若麟,事前连帖子都没有递一张。不过鲁若麟丝毫没有生气,因为前来的人是卢象升。

鲁若麟连忙前往大门亲自迎接,将卢象升请进了大堂。

被革职贬为庶民的卢象升神情有些萧索,好在精神尚好,没有怨天尤人。

虽然卢象升一身布衣,但是鲁若麟依然恭恭敬敬的,没有一丝轻慢。

在大堂坐定,鲁若麟开口道:“应该是我前去拜访大人才对,是在下失礼了。”

“我已经不是什么大人了,不过是一介草民,哪里有你来拜访我的道理。我即将归乡,想到要不是你只怕我这次一定会在劫难逃,特来感谢。”说完卢象升起身给鲁若麟躬身一礼。

鲁若麟连忙将卢象升扶起,“大人使不得。您本无罪,不过是被朝廷拉出来平息民愤的,我又怎能看您蒙冤而死。”

卢象升摇摇头说道:“没有什么蒙冤,我确实是无能,没有能够击败鞑子,辜负了朝廷和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