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些武士来。

战胜村夫们不稀奇,但是全程悄无声息还不伤一人,这战力就不是一般的彪悍了。

琢磨着眉山城低矮的城墙,如何才能防守住这样的武士呢?

吃了两根油条,喝完了一大碗豆浆,仍然没有答案。

大家对炸油条和加糖霜的豆浆非常满意,农夫们的脸色也好看了很多。

苏油介绍道:“这些都是从羁縻州过来的客人,来我们眉州采买货物的,还帮我们修了竹屋,今天把床做好,就可以让孩子们回来了。”

“对了,前两天买到一批不错的大松木,大叔们要是感兴趣,便可以拿家里的杂木来与我们交换,这可是做寿材的好材料!”

这话不是忌讳,大宋人事死如事生,这事情上很慎重。

好棺木是一笔大开销,好些人家早早就要给家里老人准备起来。摆放在屋子里,隔几年刷一层漆,家里老人们看着也安心,论起来这还是孝道。

几位农夫喜形于色:“真的啊小少爷?哎呀这可是大恩德啊”

史大也开心:“老四别闹!可不能让小少爷太亏了,三方杂木换一方大松木,不然我这里先不依!”

苏油笑道:“回庄子统计一下吧,骡车可以用,怎么拉庄子里去自己想办法。”

这回农夫们真开心了,都感觉昨晚的罪没白受。

来到庄子,史大从库房里取出几个木匣,放到桌子上一一打开:“贵客呃,将军,请看。”

木匣里是满满的竹刨花,阿囤弥拨开刨花,一件淡青色的瓷器展示在众人面前。

这件瓷器和现今所有瓷器的花色都不太一样,淡青色的底色上,分布着一些紫色和蓝色的晶花。

晶花呈放射状晶体纹组成的圆形,只有几点点缀,有大有小,还有几条与晶花同色的曲线从底部拉上来,尖端对准晶花的圆心,但是在瓷器上分布得极具抽象的艺术感。

阿囤弥转动着瓷器:“太美了这种纹理,从来没有见过”

这其实是试验品,史家瓷坊要和老瓷坊拼镂花拼彩绘,那肯定不够看,因此只能从点缀上下功夫。

现在传统瓷器的图案,大多还集中在具象上,唯一有点抽象的,大约就是钧窑窑变形成的天然花色了。

苏油的设计,向那个方向靠拢,但是却是人为控制,现在拿出来,效果也是非常震撼的。

玉瓷做大件不行,但是小件却极尽精美,比如一套八件的莲花碗,苏油让史大烧造的时候,在碗底放了一小片琉璃,高温过程中,琉璃和底釉一起在碗底融化成薄薄一层,边缘浅绿中心深绿,还带着透明,如同一汪汪清泉。

诸多巧思,不一而足,都是后世非遗手工柴窑瓷器用老的套路。

范先生跟几个账房面面相觑,这趟差事,搞不好便要裸奔,怕是一贯钱都带不回去了。

价钱不能说不公道,可问题是再公道它也价值不菲啊!

第八十一章 珠串

第八十一章珠串

现在大宋的瓷器真不贵,普通瓷碗,也就是十几文钱一个。

就连斗茶用的普通钧窑瓷器,也不过几十文一个茶杯。

当然发生窑变之后,那就相当于中彩票了。

后世普通瓷碗,和高档手工柴窑仿古瓷碗,其价差千倍,轻轻松松。

这道理放到任何时代都合适,因此史家瓷坊的玉瓷产品,不管是琉璃底釉瓷碗,还是釉下晶花美人肩瓶,其价值最小单位,都是贯。

苏油纠结了很久,还是放弃了眉山城工业布局计划。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中的货物,以后就朝极尽精美发展,走高端奢侈品路线,这样才方便带出巴山蜀水。

至于批量化生产,等走出巴蜀大山之后再说吧。

阿囤弥放下这件,又拿起那件,满脸都是金币的闪亮光辉。

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二林部是重要控制咽喉。

恋恋不舍地将瓷器放下:“弟弟,这样的玉瓷,能给姐姐匀出多少件?”

苏油笑道:“姐姐,生意要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细水长流。否则别说两三千贯,便是万贯,十万贯,那都不够用的。”

“你们这趟主要是要买盐,其次布疋丝绸也是大宗。至于玉瓷,宝刀,织染,图书,能匀出千贯来采购,都已经了不得了。”

阿囤弥摆着手:“图书不用了,腾出资金来采购另外三种。”

苏油小心地说道:“姐姐,这可就错了,小弟恰恰认为,图书才是最重要的。”

阿囤弥问道:“哦?这是什么道理?”

苏油说到:“你们与大宋往来,多是依赖文书,与大宋交易,也多是依赖契约。现在生意只是小打小闹,因此显不出来,可等到铜器大量制出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形?”

“到时候啊,雅州榷场一时无法完全消化如此大宗的商品,你们是不是要在榷场设立店铺长期自行发卖?”

“同样,榷场也无法提供给你们大量与铜器价值相当的商品,那么,你们可不可以申请召集大量客商前来购货?或者携带交钞,会子,甚至直接携带部分铜器来眉州,去成都府,去汴京进行贸易交换?”

“大宋的对外商贸,历来都是以顺差为主,也就是说,大宋的东西,对你们来说,都是重要的商品,而你们的东西,对大宋来说,都是可有可无。”

“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一种健康的商业环境。”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你们有了大宗的,大宋急需的商品。有效的经济循环,便在二林部和大宋之间建立起来。”

“这个循环中没有输家,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榷场领货换货模式,将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必将被税关所取代。在大量商品流通往来中,朝廷会从关税里获得巨大的好处。”

“只要朝廷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好处,大于专榷得到的好处,那么打破专榷这样的经营方式,就是迟早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二林部才是真正的财源广进,姐姐你想,要做到那样的程度,对大宋的经济,文化,政策,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行吗?”

“对姐姐来说,这样做好处极多,坏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二林部对大宋的依赖性,将会越来越强,这便要看姐姐和大将军的选择了。”

“如果决定走这条路,那大宋的文字图书,就是重中之重。”

“你们要培养出精熟汉学的人才来,甚至如唐时高丽那样,中几个进士,出几个真正的高级官员,在朝堂上为你们积极代言。”

范先生立刻供手道:“主上,明润此策,乃正大光明之举,合则两利啊。”

阿囤弥手扶着脑门,觉得一时还有些消化不了,这是决定部落命运走向的大事情,她也不敢做出决定,只得道:“弟弟,这事情,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