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是他爸爸。”
“所以孔子才引用这个故事,来证明圣人之德莫大于孝,以之回答曾子的问题。”
“孔子并没有说,凡有天下者,必须以其父配天,然后才算孝道。”
“近世祀明堂者,皆以其父配上帝,这是胡乱孝经的意思,而违背了先王之礼!”
“太祖为帝者之祖,比周之后稷;”
“太宗、真宗为帝者之宗,比周之、武;”
“真宗去世后,于明堂以配上帝,也不失古礼之义。”
“仁宗虽然丰功美德洽于四海,但是不当在二祧之位。”
“那些建议舍真宗而配仁宗的,恐于祭法不合啊。不说理论只讲人情,这是黜祖而进父啊!孝道何存?”
“要是这样干,不光违背礼典,只怕仁宗也不愿意吧?所以我们坚持宜遵旧礼,还是以真宗配五帝于明堂。就这样别动了好不好”
观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孙拚说道:“等下,刚刚那谁,御史中丞说什么来着?”
“易称先王作乐崇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这就是说,爷爷爸爸都可以配天啊!”
“那还有什么好吵的呢?祖、考皆可配郊与明堂,两者错开一些位置,不就可以了吗?”
“现在离周代都过了几千年,到底那句话,是严父、严祖还是一起严,我们都不敢说自己的理解必然正确。”
“虽然周代的确没有废配而移于武,废武配而移于成,但是易之配考说,孝经之严父说,历代循守,人家也不一定就没有人家的道理不是?”
“仁宗继体保成,致天下于大安长达四十二年,功德可谓极大。今祔庙之始,就遂抑而不得配,怕是有伤新皇严父大孝之义。”
“所以我觉得,还是按照最早的方案,真宗仁宗一起配明堂吧”
最后大家愉快地决定了,一通吵吵之后,维持原来的方案。
吵了这么大一圈白吵。
苏油看了邸报,冷冷笑道:“吵吧,这还只是热身而已,以后有的是热闹!”
丢开无聊的邸报,取过夔州的报表,秋收的统计数字汇集上来,无疑是喜人的。
苏油实现了对夔州汉夷的承诺家家有存粮,户户有鸡鸭。
人们在梯田里辛勤收割,孩童们在田埂上奔跑嬉戏,嘴里唱着夔州最新流行起来的儿歌:“要吃粑,找探花!要得粮,找贤良!杀肥猪,灌香肠!吃饱下山晒太阳!”
然后就被田边打稻子的父辈一把捞过来挂在拌桶上,屁股上一通巴掌揍得哇哇乱叫:“小狗日的不学好,明明是吃饱下山进学堂!老子们累死累活,探花郎召你们下山,是叫你不长学问的?是叫你天天晒太阳摸鱼的?!”
不管是痛还是快乐,总之小苏太守的声望,在这个秋天的夔州城,达到了顶点。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报
第三百二十五章
除了平蛮那次,苏油还是第一次动笔给朝廷写奏报。
夔州市全体劳动人民,在官家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正确领导下,经过两年的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终于在今年秋天,走完了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的阶段性伟大征程。
感谢陛下,感谢中枢,感谢路府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有了夔州三年免税的优惠政策,才有了夔州的春天。
这些减免的税收,全部用在了夔州城的建设上。
除了之前一直上缴朝廷的矿藏,两年花掉的赋税,高达四十万贯。
这些钱,除了清偿开发商投资,用于梯田建设,水利建设,市政建设之外,几乎没有盈余。
作为夔州第一领导,我向组织检讨。
但是钱没有白花,从明年开始,夔州城便能够反哺大宋了。
除了梯田继续开发,各项工程明年会大体完成,预计到明年秋后,将出现三十万贯左右的地方结存。
另外还有一笔。
今年的秋粮,因为熟蛮得力,气候适宜,方法正确。粮食产量相比去年,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如今家家皆有余粮,鸡鸭,猪鱼,形势喜人。
农税的比例,向来是大宋诸州的重头,夔州特殊一点,那也是五五开。
今年的秋季粮食结存,高达二十万贯,明年,估计还会更多。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请问朝廷,明年的免税期过后,这一笔钱粮,州府是应该收,还是不应该收?
如果要收的话,会存在一个法律障碍熟蛮们所在的那些地方,是羁縻州,羁縻州历来都是不用缴纳赋税的!
一开始,我只是为了帮助子民过好日子,才帮助夷人改造梯田,替他们向四通商号背书,申请青苗贷款,秋后用收税的方式收回贷款和利息,以便统一偿还四通商号。
现在他们已经脱贫,不再需要青苗贷款了,那么,今后每年的三十多万贯,我们要收吗?
要收的话,就需要解决羁縻州熟蛮的归化问题。
这就需要给予人家编户齐民的待遇,要丈量地亩,统计人丁,编造户籍,确定税额,将之纳入夔州的管理体系中来。
不收的话,同样也会造成一个问题本来编户齐民的汉人,他们大概率会弃宋入夷!
因为夷人不交赋税不服役,所以在同等生活条件下,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嘛!
因此上报中枢,请朝廷慎重决断。
富弼接到夔州奏报都傻了,拿着奏报来到韩琦的身边:“韩公,这事情怎么处理!”
韩琦翻开奏报:“那明年这钱粮能收上来六十万贯?夔州?!两年变成这样?你信?!”
富弼复相后,和韩琦的关系其实有点小紧张,因为韩琦如今比较独,不是过去那个韩琦了。
富弼不动声色:“嘉佑六年之前,如果谁告诉我有人十四岁就能中探花,我也是不信的。”
韩琦这才反应过来:“苏明润啊这样,叫人去三司,问问今年夔州傕务。”
没一会儿书办回来了:“禀相公,今年夔州免税,不过大宁监傕课,金五百两,银一千三百二十斤,盐盐比去年多出多出”
韩琦急道:“多出多少?”
书办禀告:“多出三十万斤!”
“什么?”富弼觉得不可思议。
书办看了看卷:“大宁监的解释是,夔州奉节巫山两县,和周边羁縻州用盐,不再仰赖大宁监,由夔州自行解决。因此今年的盐傕,便多出了这么多来。”
富弼立刻拿手指点桌面:“大宁监打埋伏了。如果苏明润真的不再仰赖大宁监,那大宁监省出的盐绝对不止这个数目。大宁监为了自己明年继续拿上等考绩,今年瞒报了增量。”
韩琦摆摆手:“水至清则无鱼,底下人办事儿,都是这样,现在的重点是夔州。”
富弼问书办:“最近关于夔州的奏报,都有哪些?”
书办说道:“夔州的奏报,一般比较清简,小苏太守亲自发来的除了上次平叛,就这一封”
韩琦怒道:“有没有把中枢放在眼里?!在那边放羊吗?”
书办脸色都吓得都结巴了:“夔夔州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