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儿没死……我儿没死……”

突然又将李拴住松开,推开一点端详,然后又猛然抱住“活得好好的,珍娘你看到了吗?我们儿子活得好好的啊……”

说完不由得嚎啕起来。

“拴住在哪儿呢?”李老汉也从大棚里奔了出来“我的天神爷啊……”

李拴住被苏油提点过,要在弟弟妹妹们面前做榜样,一向沉稳,什么都咬着牙扛,如今终于变回成了一个小孩一般大哭“爹,阿爷,我好想你们啊……你们三年前为什么要丢下我啊……”

李老汉手抚着李拴住的头顶,老泪纵横“拴住别怪阿爷和爹娘,当年是真没活路了,丢你在眉山,是不想让你和我们一起死啊……”

李拴住突然想起一个问题“爹,我娘呢?”

李大栓一脸的眼泪鼻涕“你娘,你娘没熬过上个冬天……”

李拴住身子一下就软了,任由李大栓将他抱住,对天惨呼“娘啊——”

程文应,史洞修都不由得抹泪,苏油见小组其它几个小子有些吓着了,招呼他们过来“他们是拴住哥的爹爹和阿爷,他们这是重逢,高兴的,别怕。”

一个孩子看着这一幕“小少爷,我们能遇到自己的爹娘吗?”

这个问题苏油实在是难以回答,只好抹了泪说道“不管能不能遇到,我们都要好好活,活好了,才有重逢的机会。他们将你们安置在眉山,就跟拴住哥的爹娘和阿爷一样,是希望你们能有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你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活得精彩,这才是他们的愿望。”

几番遭难,终于重逢,这一家的际遇,在艰难的世道中,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三人抱着哭成一团,各自叙述别来的经历,众人在周围静静地听着,越发心酸。

程文应心情非常郁结“简直是作孽哟……没有天灾,却出现流民,这就是人祸!”

史洞修叹气道“老程,慎言啊,夔州路官户流散,怕也是苛逼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要招收人手,能救一家,算是一家吧……”

李老汉拉着李大栓和李拴住,来到苏油身前噗通跪下“老汉和犬子,有眼不识恩人当面,拴住今后便为少爷执鞭随镫,报答厚恩。”

苏油赶紧将几人扶起来“李老丈不能如此,拴住哥沉稳耐心,踏实任事,土地庙众多哥哥姐姐,一向得他照顾。”

“我敬他的性子,一直以兄长相称,今后你们便是我们的长辈,当不得此礼的。”

说完自己抹了一把脸“今日重逢大喜,可惜无酒,不过有道好菜,我们好好吃一顿!小组的人跟我来,做饭!”

这个娃子们是熟手了,将碗筷放入锅中煮起来消毒,烧锅做饭,然后从自家车上搬下来大铁锅,烧了一大锅白菜煎蛋汤,苏油又丢了一大包榨菜丝进去,然后叫娃子们开始炒菜,很快便做好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犹胜猛虎

第一百三十二章苛政酷毒,犹胜猛虎

苏油做的吃食,江卿众人是一万个放心的,这娃比自己讲究太多了,他都能吃,自己就没问题。

不过井监有些信不过苏油的人品,找个借口先溜了。

一人一大碗米饭,上边两块红烧肉,几块红烧萝卜,每桌一盆小泡菜,一盆白菜汤,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盘香肠炒青蒜。

李老汉夹着香肠往李拴住碗里放“娃子吃,这个香。”

李拴住说道“阿爷你自己吃,这个叫香肠,小少爷带着我们自己做的,我们常吃。”

井监不在,大家就可以敞开了说话。苏油说道“拴住哥,接下来让弟弟们先改竹料,木材,按二林部给我们造竹屋的法子,将房子修起来,山谷里边还有几十户人家呢。”

然后对李老汉道“老丈,很快我们会运来木料,拴住哥会看图纸,让他给你讲解如何搭建打井机械,我们争取先将两处深井打出来。”

“李大叔,你带人改造陵井盐灶,我们这就将雪盐制造之术传与你们。”

“姻伯,世伯,这里的后勤,就多麻烦你们了。”

众人竟然对一个小孩子指派工作毫无异议,理所当然地答应“知道了。”

苏油这才对程文应说道“姻伯,现在两口井,四五十人的工作,还算好办。如果以后还要开井,招收流散之人的话,一定要身家清白。如李老丈这种,一定要通过州府登记造册,有欠负课税的,先替他们清偿,再转移户籍,相信他州得了利,还减轻了负担,也消了缉捕的辛劳,是能够谈得拢的。”

程文应琢磨道“就怕他州人口减少,州府会担心影响考绩。”

史洞修骂道“他们还要考绩?你以为我们补交的课税他们会上交朝廷?想多了老程!”

苏油说道“我们不管他们拿到钱财如何使用,我们只要自己干净清白,朝廷抓不到把柄。这些欠课,世家也不要大包大揽,可以由招来的人手分期慢慢偿还,不过不收利息而已。”

李老汉立即说道“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我们愿意!只要在小公子手下,我们愿意慢慢清偿各位善人代缴的欠课。”

程文应还有些疑问“小油,老李,你们对这深井就如此有把握?”

苏油和李老汉对视一眼,李老汉说道“老汉就班门弄斧了,淯井自汉时就已经开采,时过千年才告枯竭。我们用深井之法,每开出一口,就类似得到一口新井。且水势就下,井越深,得到的盐泉存量越丰。”

苏油说道“以前没有这项技术,是因为深井的沿途会打到淡水层,一旦淡水封堵不住,流入卤泉,这眼井就废了,对了老丈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老汉对苏油一点不隐瞒“我想的是用卓筒,就是长竹筒打通,两端开出接槽,筒筒相扣接入井中,隔绝周围淡水。待得到达卤层,再用小锉在竹筒中凿得小井,如此卤水和淡水便隔绝开了。”

苏油问道“那这竹筒间的缝隙如何密封呢?”

李老汉说道“只需要细麻缠实接口,麻遇水膨胀,会更加紧密,加上周围泥浆,便可起到密封之效。”

这与历史上即将诞生的卓筒井完全一致,苏油点头“老丈当真是深思熟虑了。”

李老汉问道“未敢请教,小少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苏油笑道“拴住哥,告诉你阿爷。”

李拴住说道“少爷发明了水玻璃,水玻璃用矾盐调和,转瞬即可硬若金石,我们的卓筒,先用矾浆粘连,外边用麻线扎紧加固,对了阿爷,我们绳子的麻料浸泡过水玻璃溶液的,还是三股编成,扎实得很,一会我带你去看。”

李老汉眼里又泛起了泪花,伸手抚摸着李拴住的头顶“我们家拴住,跟着小少爷,算是大长进了啊……”

苏油说道“那也是拴住哥好学肯干,进步快,他的本事可不止这点,明日你便知晓。”

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