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1 / 1)

生命的觉醒 嘎玛仁波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躯体,今生的开始是过去世的延续,而今生的终了是下一世生命的起点,因而对未来的死亡不必也不会恐惧。

要往生西方净土,得到圆满的人天福报,必须自己的心完全清净,或是一心不乱,这就必须通过修行;没有修行,无法获得清净的心。活着的时候若没有这方面的训练,缺乏善良的心,对轮回也没有很深的理解,当真实的境界来临时,我们现在虽说不怕,但到时候一定会恐惧的,而其他时刻的恐惧都无法与那时候的恐惧相提并论。要避免这种恐惧,从容面对死亡,必须在活着的时候有真实的慈悲、善良的心灵,对死亡也有充分的准备,而且必须从关心别人开始才能做得到。

我们最容易也最愿意付出关怀的对象,当然是周边的亲戚朋友。当他们活着的时候,就要真心对待他们;当他们临终时,才会信任并接受你的关怀。否则,就像许多婆媳关系不好、儿子不孝顺父母等等情形,平时没有接触,在亲人临终时,自己的关怀就得不到信任,也就产生不了实质的作用,徒具形式。

我认识一个人,他和母亲的住家只相隔两条街,听说已有十几年没见过面;但当他母亲快要往生时,他却是第一个在母亲眼前出现的人,目的是希望在母亲临终前交代后事时能够分到一点家产。旁人如果不知道他以前的作为,在当下会以为他是个孝子,因为他那种付出的方式——细心地擦拭母亲的手,在旁边不停地流泪,还有后悔不及的表现——会让人以为他真的非常孝顺。

这种关怀应该在亲友还活着的时候提早去付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死;也许他们会活得比你久,但也许他们明天生病就往生了,而今天就是临终的前夕。不要等到已经接近临终了才去关怀,那就为时已晚,就算你有心关怀,他们也不会认为你是诚意的付出。这必须是长时间的延续,才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心。

一个正确且充满慈悲的信仰,是会直白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的。它不会肆意渲染生的多彩,也不会遮掩死亡的自然。就如佛法告诫我们的一样,轮回中处处都是无常之苦。它同时也劝导我们“生固欣然,死亦无惧”。

------------

放下万缘,上路

关怀的方式很多,重点是在心灵层面上。一个人,特别是在年纪大时,在家居士、大修行者都一样,随着整个“四大”的衰弱,心灵上会比较倾向小朋友。就像对待小朋友需要哄一样,老年人也很需要别人哄。前提是关怀者必须有颗善良的心,常常用心地以语言的方式,让他明白你对他的关心,而不只是物质上的给予。和父母常常有心灵上的沟通,讲几句好听顺耳的话语对我们不会有什么大损失,或是用心选购一些贴心的小礼物也很能表达关怀之意。可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以老年人的状况来说,物质上的温饱不需要太多的花费,而心灵上的照顾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时常塞一些钱给父母,却让他们孤苦伶仃地生活,到最后面临病痛时也都没人照顾,这不是真正的关心。他对你的所作所为虽没有明说,却会对你怀有怨恨地离开这个世间。

所以,临终关怀应该延长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因为自己现在对长辈的所作所为将会变成子孙们的榜样。如果自己现在做得不好,未来孩子们也会学着自己的作为来对待自己,到时候就不能埋怨孩子不孝顺,因为他看到你就是如此对待长辈——没有一个好的表率让他学习,怎么能怪他们呢?亲友活着的时候,就要对他们多多付出关怀,特别是当他们在病中即将进入此生最后的过程时,不要有刺激他们的心态或行为出现。很多人认为,在病人罹患不治之症时,早一点告诉他事实可能对病情会有帮助。很多医生也有这种观念。可是,从我与病人接触的经验发觉:很多人对自己能活下去抱有很强烈的希望,如果我们提早告诉他病痛将会带走他的生命,虽然没有什么不好,但会打击他强烈想活下去的愿望。所以这需要很多的善巧。

最重要的是,让别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与爱护,能让他们从内在认同我们的慈悲,并不是侃侃而谈的道理。当他们产生信仰之后,为了让他们明白如何取舍,才是讲道理的时候。

特别是一个已接近死亡的人,真的很无助,因为他知道今生一切的财产他无法带走,也知道这一切对他没有意义,可是又放不下这种执着。当他对亲戚朋友,包括在前面的你,都会有执着时,就一定要安抚他,告诉他家人的关心:一方面希望他能够恢复健康,另一方面让他放心家里的一切。当眼睛看物比较模糊、耳朵开始有幻听或者听不清楚你的声音的情形发生时,他就会相信他真的要往生了;那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事实,要他放下家里的一切,因为对家人、亲戚朋友、现实世界的执着,现在对他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唯一有意义的是他精神上的信仰。如果信仰佛教,那就要他忆念佛陀。如果有其他助念者,希望能够以他的善念跟助念者的加持力结合在一起。这时候,要不断地开导他,可以让他放下执着。

很多时候,临终者虽然知道自己要往生,可放不下家里的一切财物,放不下孩子。我见过一个全身瘫痪的母亲,躺在床上,还执着地挂念儿子还没结婚。这种执着对他们并没有意义,可就是放不下,我们要尽力让他们放下。在其过程中,他在精神上会有强烈的失望、甚至绝望的失落感存在;他的眼睛已无法看到你真实的面目,前面站一排排的人也没有用;耳朵的听觉消失了,你用语言在旁边安慰,他也无法听得清楚……这时候,家人或亲戚朋友在他的旁边,要用手去触摸他的身体,摸摸他的手,或者摸摸他的额头,让他感觉你就在他的旁边,来帮助他度过这最孤独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程序。

我们不要以很烦躁的心态面对亡者。很多人看到亲人要往生了,就号啕大哭,或是大喊大叫、抓住往生者等等。这都是要避免的举动。

为什么?因为往生者对自己未来的一切有种不确定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