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多深、习气有多重且多么的固执。许多人明知道自己有这些缺点和毛病,却不愿意净化,总给自己找理由。
在佛经里有个故事:沙漠里一个口渴的人在前面跑,一口井在后面追,井求口渴的人:“你喝了我吧!”而口渴的人在前面跑,不愿意喝水。这就是说,我们现在浊世的众生都已经非常需要佛法,就像沙漠里口渴的人一样,但当井出现在我们的前面、佛法出现在我们前面时,我们不懂得珍惜,还是不愿意用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自己找不到良药、良医,医生主动把良药送来,他还不愿意吃,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地反省自己。
我们都要有普及供养的心境,贪得无厌是人无始以来累积下来形成的、已经习惯的一种习气。什么叫贪恋?就是对一件事或物无止境地需求,不惜任何代价地去追求。不管过程方式方法,一味地去贪求,这就是贪婪,毫无满足的可能。你看周边房子我们会不会贪?会呀,一处两处,甚至十处二十处房子,都不够我们住。名利更是,名声好听不好听,实际上都是非常虚无的,而且是根本看不见的;但就因为别人怎么说,说我们对或说我们错,我们就会很在乎。对于利的态度也是如此。
为了世间所有的,我们所看到的,只要我们没有,我们就想拥有,那么要靠我们凡人的想法,马上放下就能放下吗?不容易。大家明明知道,太多的贪求对自己是一种伤害,但谁都放不下,一边放了,另一边放不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用普及供养的方式,破除我们的贪得无厌。那么怎么供养呢?作为凡夫俗子,我们赞叹那么多佛陀的伟大、佛陀的功德,对于我们所敬佩的佛菩萨做功德,我们就心甘情愿了。
上供诸佛菩萨比较容易:我们说要盖庙,大家会踊跃捐款,我们说要造佛像,大家也很乐意,印经也是如此,大家很乐意地去做。这是第一个步骤,因为我们觉得这样是神圣的、伟大的,作为佛教徒应该去做。佛陀也讲说,因财物而得的所有功德里,盖精舍、盖佛寺、供养僧人衣服食物,照顾饥荒者,照顾长久的病人,照顾远来的客人,给他饮食等等,这些功德都是很大的。既然佛陀有说因财而得的七大功德都是如此,我们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寺院让我们在佛堂里面供佛,供灯、供花、供水果,用这样的方式来给我们累积福报,非常好。
除了上供,还要下施。下施有几种方式,我们之前所讲的菩提心是最好的一种布施,毕竟我们的财力有限、能力有限,能够做的我们前面都已经讲到了,剩下的很多都是不能做的。为什么不能做?我们身上有一万块,分给一万个人,每个人可以拿一块钱;但是,如果有第一万零一个人来拿钱,我们就没能力了。这个时候怎么办?用意,就是用心去做布施。所以,最大的布施方法,用菩提心,用对所有众生生起强烈的慈悲,把我们所做的——虽然一万块没办法分给一万零一个人,但我们可以把功德分给不止一万人,可分给一亿或几十亿的人,乃至无量的天下众生——都可以分享功德,我们用心去做。这是意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布施。对我们来讲,功德是用善巧的方法在短时间里面来做大功德。这是普及供养。
当我们学会用谦卑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时,说明我们的心量在被拓宽。通过佛法的学习,本来就是让我们把尘埃障碍的善心,用佛法的智慧教导,善巧地用在自己的心行上,并以此拂去习气和业力的心尘,从而让良善和慈悲的一面能真正显露。如果说,修学佛法之前,我们是蛮横不讲理或是飞扬跋扈的性格,那么通过修学和反思自心之后,应该变得更为大度、更为低调、更为谦卑。如果当我们发现修学之后,慈悲心未曾见长、烦恼还不断增加,那么这时我们就要思考,自己是否在这条解脱之道上,树立了慈悲众生并能利益众生的正知见,而不是追寻继续贪图己利的世间法。
------------
苦海无边,请出离
轮回之中没有永恒的存在,世上没有永恒的人事物,也没有什么可让我们来眷恋。
官位、财富等等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性的,终究会消失的。在学佛的当下,不要执着这些,放下你的执着,进入佛法之门,如果对于世间不执着,就会产生出离心,有了出离心,才能走上究竟解脱的道路!
讲到出离心,许多佛教徒以为,既然对世间不要执着,那么就抛家弃子,什么工作都不做,一个人去吃斋念佛、闭关学法!
于是,许多家庭闻
“佛”色变,生怕自己的先生或妻子、儿女一学佛就离家出走,六亲不认了。
这是因为对出离心没有深入了解导致的状况。其实,出离心是
“心出离世间”啊!在人世间有人世间的因缘和责任,要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尽责任。
出离心只是教你的心不要执着世间,你仍然要在人世间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做好自己的本分。
出离心有多么重要呢?如果一个学佛的人,精通经律论三藏,懂得很多佛法,学习了慈悲和智慧,又可以很清净地守住戒律,纵使日日夜夜身口意很精进地修法,可如果对人世间还有执着,心不厌离世间八法,心没有完全出离,终究还是在生死轮回之中。
虽然,他所修行的一切对这一生有很大的功德福报,但还是得不到后世究竟解脱之道!
当我们守了戒律,具足了菩提心,身口意常常很努力地学佛,但心没有出离世间,有没有福报呢?
当然有很多福报。因为你有真正的菩提心,又守三昧耶,这些无漏的福报会成熟在有漏的因缘上面;但因为你没有想要出离这个世间,那么你整个的心就执着在世间,你的福报会让你再来人世,所有的这一切只会颠倒成熟在世间法上,比如名利、钱财、财物等,所修的这一切也会被世间污染。
不论是初学佛的人,还是学佛很久的人,在家众也好,出家法师也好,在修行的过程中,出离心是非常重要的。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我们很多的烦恼习气都是因为内心中对于世间名闻利养等等生起了无法割舍的贪着,轮回的现实又有很多的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