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1 / 1)

生命的觉醒 嘎玛仁波切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得苦,而且事事无常,所以当生起无明的执着时,我们面对无常的对境,肯定是苦不堪言。

但是一味地逃避现实,又是另一种执着,所以佛法讲,要我们转烦恼为菩提,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轮回中认识苦,面对世间法来逆转苦,从心上下功夫,而不是对于世间的责任置之不理。

------------

心生欢喜自菩提

显教、密教都会劝人发菩提心,很多人也都在讲解菩提心和发菩提心的功德。密法里把发菩提心纳入不共的密法来修行。一般来说,讲解菩提心很容易,告诉大家要发出“让所有众生远离痛苦,得到短暂的人天福报之外,进而希望众生脱离轮回,得到永久究竟的快乐,乃至于成佛”的广大心态,这就是菩提心了。可怎么去真实地学会发出来,其中的道理非常深,所以密法上有句话说:“发菩提心不重要,发出菩提心才重要。”也就是说,了解菩提心、要发菩提心并不困难,要把菩提心真正发出来,是一件非常大的学问,也是非常难做的一件事。

为什么我们发不出菩提心呢?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发。

首先,如果我们相信轮回因果,就要知道:无始以来我们造的业过多,累积的罪业很重,冤亲债主也不少,这些罪业来源于哪里呢?为什么会造成现在的恶果呢?如果旁边没有任何众生,我们也没有对象造出这些业力。因为我们和其他众生有过节,所欠下来的一切就是我们现在的业力。既然我们的恶业来自于我们积欠众生的,要从业力中解脱的方法,也是要从对众生的付出做起。

既然无始以来,我们所累积的业力是以外在众生为对境而累积的,要清净业力时当然也是要靠众生来消除。如果发出一个强烈的菩提心,然后用这种方式来忏悔业力,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在忏悔时没有发出菩提心,会不会消除业力呢?只会减轻一点业力,要从根本中消除业力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在修行作忏悔的时候,就要以利益所有一切众生为发心来忏悔业力。发出菩提心是一个很大的忏悔方法。

再说,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轮回当中,在轮回中有无数无量的众生做过我们的父母亲,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哪怕是多小的细菌微生物,没有众生没有做过我们的父母亲的。当他们在做我们的父母亲时,都是用最最慈悲的心来护持我们,给我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现在我们面对这些在轮回中对我们有那么大恩德的众生时,要如何报答呢?

我们现在能够明白许多因果轮回的道理,学会了种种的慈悲与智慧,是因为有机会接触到佛法的缘故;对于曾当过我们父母亲的六道一切众生,当然不能只求自己解脱,而把他们都丢在一边不管啦!如果这样思维,那是不是更应该发出菩提心才对?

《入菩萨行》安忍品中有这样的描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如来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菩提心是需要依靠众生为对境建立后,我们自己才有可能离苦得乐。

------------

船长的故事

那么,菩提心要从哪里开始发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是以自我为主,所以常常习惯说

“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对”、

“这我没有兴趣,那我很有意愿”等等,这些都是以

“我”为主,所有的烦恼是围绕着自己在打转。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自我从这个笼套中解除出来?

当然是有的。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常常替别人设想(这种心态最好是从自己亲人开始发起,慢慢往外愈发愈广愈大愈好),就会慢慢成为我们常说的

“发菩提心”;我们在发菩提心的当下,就会解除本身的自我。要想在

“自我为主”的牢笼中解套,唯一的方法就是发出菩提心来度自己,能发出菩提心是一个大善巧的法门。

佛经故事讲:有个船长,遇到一个强盗要杀船上五百个商人。船长知道这五百个商人都是修行者,都快要成罗汉了。

他有能力杀掉这个强盗,可是他想:这是杀生啊!接着他又想到:如果让强盗杀掉这五百个快要成就的罗汉,那他会长时间在地狱中受无尽的痛苦。

不如我来下地狱好了,我杀一个人还可以比较早一点脱离地狱之苦;他杀五百个即将成就罗汉果位的人,那要等很久才会解脱。

他对强盗产生很大的慈悲心,而杀了他。佛祖后来说,这个船长需三十劫累积的资粮,在那一瞬间就累积完了。

他当时只是针对一个众生发这种菩提心,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功德,如果我们针对所有天下众生发菩提心,这个力量更是不可思议,更会让我们未来的功德往上增长啊!

有人说:我现在没有能力利益众生,这样发菩提心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

以前释迦牟尼佛对阿阇世王说:“你身为国王,忙于国事,没有很多时间修法。只要你从今以后时时刻刻心里想到为众生究竟解脱而利益众生、度尽众生,虽然没有办法实际去做,但这种福报之大,用虚空做的容器也无法容纳!”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还是要赶紧去发,要勇敢得发出来,付诸行动才好!

如果能够随时让菩提心产生,才有办法做到真正的行菩萨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菩萨了。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提到:“菩提心就像最殊胜的冶金材料一样,污浊的凡夫垢体一旦加进它来冶炼,一定会逐渐转成无价之宝的清净佛身;所以应该善为引进并坚持菩提心。”从这些语言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的分类只是方便度化众生的引导,进入佛法的修学之后,如果我们真的想脱离轮回之苦,就一定要凭靠对众生发起无伪的菩提心才可以,我们的精进努力如果还是停留在我执的基础上,那么追求的也只是不断轮回的世间法而已。

------------

人生修行法则

佛法课程与世间的普通课程不同,包含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