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交给了我们;随后,我们就边走边用刀划自己的身体,还告诉自己:“这是那个人拿刀在伤害我,不是我自作自受。”过了一段时间逐渐忘记了这件事。可直到有一天,突然又看到这个人,就又拿他当时所讲的话重新伤害自己。就这样,不断回忆,重复伤害,我们又会告诉别人,抱怨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这也是一种无始以来伤害别人所累积的业力在今日成熟的果报。
这个就是产生烦恼和沮丧的模式。我们的后一念随着前一念的情绪起舞,念念相随,紧抓不放,穷追不舍。其实,一件事情无论好坏,既然已经结束了,就不值得再去追随,因为已经是一个梦。因此,要学会忘记过去的那一刹那,知道那一刹那如梦如幻,然后为未来而努力。
事情发生了,就要放下。如果放不下,就要学会不自欺欺人,要告诉自己“这是我拿着一把刀,持续在伤自己,而不是别人在害我”。对治的方法就是如此:解剖它,理解它,然后放下它,向前看,面对崭新的未来。
烦恼即菩提。如果你没有把你这些负面的念头转成正面的,烦恼永远是烦恼。这种转换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的。闻到香味,看到花朵,看到这些食物、饮料,所有人皆大欢喜,我们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丑恶的也好,正面的也好,都像看到花朵一样去欢喜,欢喜看到别人的缺点,欢喜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我们也有缺点;看到别人的优点,是因为人家有优点。
这样慢慢我们才有办法把自己心灵的黑暗面给净化掉。在藏语里面,佛陀又叫桑杰,它有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盛开美丽的花朵这样一个含义在里面。
用佛法的角度看世间,其实没有任何的圆满与不圆满,顺境和逆境,乃至好与坏的区别。我们心生出的很多烦恼,都来自我们二元分别的起心动念。再配合“我执”的作用,那就会是顺我者就是圆满和愉悦的,不顺我者就是不圆满的逆境和挫折。我们都是这么去定义的。所以,如果用佛法的观念去解决这些问题,一定是要我们从心念上下手,转烦恼为菩提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为己的私心扩展为利益他人的博爱之心。
------------
驯象师
在世间,我们的身体有病痛、心灵起烦恼,是难免的。但是,发生不顺遂的事情时要记得,只要你的起心动念是为大众着想,是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那么你的心永远会处于一种平静、快乐的状态。一个人只要心灵上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快乐,外在自然而然也会快乐;如果内在不快乐,即使住在豪华富丽的大别墅,外在的环境再好,也无法带来快乐。佛法说“心净则国土净”,如果心不净,怎么可能感受得到外在环境是那么漂亮、那么壮观?所以,这要从自己的内在去改变。
其次,很多世间的事情你很想改变,或不想让它发生,但世事无常,常常无法满你所愿。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思维来面对自己的烦恼: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有能力可以改变它时,不用烦恼,因为你可以改变它;当你没有能力去改变它时,你也不需要烦恼,因为烦恼也没用,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它。这样的思维,在我们面对很多世间的现实时会非常受用。
如果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快乐、幸福,重点还是要感恩。若是能学会感恩,很多世俗方面的嫉妒、烦恼、嗔恨都会消失。其实佛教是非常生活化的。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都跟虔诚的信仰有关,所以我们把一切(包括每日三餐)都感恩佛菩萨的加持,而每天的所作所为都尽量以佛陀所教导的角度行事。处于现代社会的人无法做到这样,但要学会随时随刻地感恩,尤其要感恩佛陀;因为佛陀的大慈大悲,我们今生才有这样的福报。其次,也要学会感恩周边所有的人。因为没有别人的付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没有员工,老板永远不可能成功;没有家人,做家长的也不可能成功;儿女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成功拥有人身。
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知道反观自己的内在:现在我所讲的话、身体所做的行为、心中所想的事情,是否跟佛陀所说的言语互相配合,是否照着善念去发展。看自己是为了自利而不惜一切代价伤害别人,还是懂得超越自我而利益他人。如果是后者,应该继续努力让它增长,这样将会为你带来很多的快乐与平安。
佛陀时代,有一次国王请驯兽师调伏一只大象。大象被调伏之后,象夫将大象送给国王。国王以黄金珍宝装饰大象,骑着它去游街。走到半路,大象突然发狂,到处冲撞乱跑,众人无法制伏,后来国王抓住了一根树枝才没有被大象摔死。国王回宫后非常生气,责怪象夫没有尽责,要把象夫杀掉。象夫申辩:“我真的已经调伏它了。”国王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象夫说:“国王,您先不要杀我,先看看我有没有调伏它的身啊!”于是,他拿了一把烧得炽热通红的铁条,丢到大象前面,要大象用鼻子卷起来。果真,大象依指示将铁条卷了起来。国王看到这个情形,觉得不可思议,又疑惑为什么当时在没有任何压迫之下它会发狂,而现在整个鼻子都快被烫坏了还是不敢将铁条放下。他问象夫:“为什么大象会有这样的情绪?”象夫答:“大王,我只能调伏大象的身体,而无法调伏它的心呀!所以当它的心生起贪念,为了寻找母象,就发狂了。现在,它的欲望满足了,所以被我调伏的肉体就可以做到这样的事。”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要真正调伏一个人的心,转换一个人的习气,必须用慈爱的方式,以真正的慈悲才有办法调伏。如果只有打骂或其他施予肉体上的惩罚,只能调伏他的身体,调伏不了他的心。
在心灵上,无论善或恶的种子,一定有它成熟的时候,所以要想获得快乐就需要先将自己心灵上不好的杂念去除。例如,当我们贪念太炽旺时,会为了自身的满足而竭尽心力想拥有一切,不知停歇;贪念无止境地扩展,会带给我们很大的伤害,因为不可能一切都圆满如愿,包括外在物质的拥有与内在心灵的需求;而外在物质的拥有,永远不如精神上的满足来得有意义。本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