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自己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顺便也拉动一下内需。
所以,朱由校此时下达了要建园子的旨意。
方从哲这个首辅自然不会违背朱由校的旨意,当即答应了下来,开始拟旨。
这也算是皇帝有钱后的好处,想要改善一下居所,也不用再看官们的脸色。
但朱由校这样做自然会让许多所谓的正派臣士大夫感到不满。
“方贼等说天子暴而不昏,以老夫看,天子不但残暴而且昏聩至极,将我江南士绅之海利夺来,并不轻徭薄赋,而只顾着满足个人喜好,竟拨上百万內帑造船,这简直是靡费国帑!还把从江南搜刮来的银子用于建园子,这种大兴土木之举算什么有为明君?!”
“之前,他直接大笔一挥,给那些我士林中自干下贱,而编杂书话本以悦草芥的人厚赏上万银币,甚至赐官赐爵的事,就已经可以看出来,我们这位天子就不是一位爱干正事的主!鼓励下贱人写难登大雅之堂的书,而称其为大家,却将真正的大儒流放至辽东挖地种土豆,此等残暴昏君,亘古未有!”
对朱由校的不满的官们背地里如此议论着,但他们现在也只敢在背地里议论一下,明面上是不敢说什么的。
就如同历史上满清皇帝大肆兴建园林而他们依旧只能称颂其为明主一样。
现在的大明,明面上,这些臣士大夫依旧也还是不得不违心地称颂朱由校是千古第一圣君。
“朕就喜欢看着你们这种对朕很不满但又不能把朕怎么样的样子。”
朱由校通过东厂也得知了很多大臣在背地里不得不称颂自己的话,而他自然知道很多官肯定是不情愿的,所以,他也就因此笑了笑,腹诽了几句。
不过,也有大臣真心实意地认为朱由校是圣君的。
第两百四十六章 东厂设重案组 严查到底
“陛下真乃千古第一圣君也!”
李汝华此时就说了这么一句。
因为他从来没想到自己的世界会这么好。
于公,眼下的大明流民数量大量减少,从万历后期以来日渐加重的社会危机大减,因为辞官回乡而路过天津的李汝华亲眼看见了大量民众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于私,李汝华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清清白白的富贵还乡。
因为借钱投资官办纺织业的缘故,他现在辞官后不但带着大笔荣养银与养廉银,还有大笔官营纺织产业的分红银回乡。
大明官员以前的正规收入不算多,官员要想富贾还乡就很难做到清清白白。
而李汝华是有道德洁癖的人,所以,他为官还算清廉,也就没想过能够富贾还乡。
但现在,李汝华没有想到自己在天启朝致仕后,不但清清白白的还乡,还能够富贾还乡。
综合这些,李汝华因此打心眼里认为天启帝会当皇帝,乃难得一见的圣君。
当然,朱由校的很多做法,李汝华也不是很理解。
但因为主观上对皇帝有好感,所以,李汝华也只是觉得自己的觉悟可能还没到达陛下的层次。
为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的皇帝陛下,李汝华即便已经致仕也还是会翻看一下朱由校御选的一些书籍。
所以,李汝华在看了一会儿轿帘外的风景后,就把目光转回到轿子里,开始看着皇明圣训。
现在朝臣们为了表达对皇帝陛下的尊敬,几乎人手都有一本皇明圣训,甚至还有人将此背诵了下来。
李汝华即便已经致仕也还是如此。
当然,朝臣们还是选择性地忽视了朱由校同样很推崇的大诰。
这种教唆庶民监督士大夫、甚至准予庶民锁拿犯罪士大夫到御前告状的太祖御制书即便朱由校这次依旧将它选为了值得推荐的十本优秀书籍,也还是被朝臣们束之高阁。
李汝华看到皇明圣训里关于国富论的观点后开始连连称赞起来:“吾皇圣明也!老夫回乡后,就当组织乡民大兴土木,建桥开路,要想富先修路,真是真知灼见之言!”
李汝华因此开始设想着回乡后该如何修路的问题。
砰!
但这时候,一声巨响突然出现。
李汝华不由得往后仰了一下。
然后,李汝华就感觉到自己右边锁骨处一下子剧痛无比起来。
李汝华侧头一看,却发现自己的右边锁骨处有一个大洞,正汩汩冒着血。
“保护老爷!”
外面已经出现拔刀声,是李汝华的护卫在拔刀。
而李汝华自己也是神色大惊,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是他意料不到的,他没想到会有人要刺杀他!
在这时候,李汝华身边两贴身小厮直接钻进了轿子里来。
这两小厮直接抱住了李汝华。
但与此同时,外面依旧枪声大作,数声铳响过后,李汝华身上的两贴身小厮已被打成了筛子。
好在李汝华的轿子够坚实,抱住他替他挡子弹的两小厮还提前穿好了软甲,使得李汝华没有因此被杀死。
而没多久,李汝华的一护卫则在这时候直接掀开了轿帘,且往轿内瞅了一眼。
这人见李汝华没有被杀死,大为失望,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见没谁注意到自己,然后就将李汝华身上的小厮掀到一边,且说道:“有人托我带话给您,大冢宰您建言天子实行考成法,并支持天子夺我们海利时,便应该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吧!”
噗呲!
一根矛头突然出现在这护卫腹部前面,滴着血。
这护卫颇为惊骇地回头看了一眼。
却发现刚才躺在地上状如死尸的一李家家奴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手里还拿着一根长矛。
“你他娘的装死!”
这护卫咬牙骂了一句。
大意了!
而这李家家丁则冷笑起来:“厂公说过,朝堂上你们玩不过陛下,这种背地里杀人夺命的手段就更加不行!”
这时候,李家的其他护卫家丁也聚拢了过来。
李汝华的护卫家丁头目见李汝华还睁着眼,因而不由得大松了一口气,并立即拱手道:“老爷,刺客已经跑了!”
惊魂未定的李汝华没有说话,甚至在看见自己的家丁头目出现后就直接晕了过去。
当晚。
“皇爷!东厂刚刚得到消息,告老还乡的李大冢宰遇刺了!”
魏忠贤一得到消息就向朱由校禀告了情况。
朱由校听后神色陡然变得严峻,阴沉地看着魏忠贤:“严查幕后之人!”
魏忠贤先回道:“是!”
朱由校能够确定,李汝华遇刺之事是冲着自己来的。
毕竟这么多大臣致仕,唯独配合自己搞考成法与支持自己搞官办产业的李汝华一致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