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 章(1 / 1)

穿越明朝当暴君 枫渡清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遇刺,很明显是反对自己的人在自己改革朝政后所做出的反应,想借李汝华的死恐吓其他支持自己这个皇帝的大臣。

“孙承宗落水的事,以及这次的事,都说明这些用心歹毒表里不一的人爱在背后使绊子,在暗中搞事情,你东厂不能松懈,必须让这些敢在暗中搞阴谋暗算的人畏惧你们东厂!不然,你们东厂就对不起朕投巨资让你们东厂开连锁商号获利的恩典!这次李汝华遇刺案必须拿出东厂的决心来,明示天下,悬赏一万乃至十万银元,设立东厂重案组,调拨最老道的东厂旗校负责这种重案,不设时间,一直查,直到查出来为止,不惜一切代价的查。”

朱由校接着又吩咐了几句。

无论是对外清剿鞑虏,还是对内调查反动者,要想做的好,其本质上都是需要砸足够的钱才行。

而朱由校现在不差钱,所以,他可以要求东厂不惜一切代价的查。

“奴婢谨记皇爷谕示!”

魏忠贤回了一句,也道:“请皇爷放心,这些人既然敢玩这样的恐吓手段,那就是与东厂为敌,与皇爷为敌,奴婢一定要揪出他!”

朱由校点首:“朕等着你的消息,别让朕失望!”

“老爷,行刺失败了,姓李的没有被杀掉,只是受了伤,而且还由京师新设的巡防营送回了京,如今那暴君已下旨让御医为其疗伤,不过好在我们的人也没落到他们手里,这次还是东厂坏了我们的事,有李府家丁提前装死,然后突然袭击了我们的人,很明显只有东厂专业的细作才有这样的精明。”

一伸手不见五指的密室内,一穿夜行衣的人对一着蟒袍的老人说了起来。

这老人背对着这夜行人,且听后直接骂道:“没用的东西!杀个致仕的李汝华都不行,将来还怎么放心让你们潜入内廷,除掉那个暴君!李汝华回了京城,那就不好动手了,那里现在到处都是东厂和锦衣卫的眼线!”

“老爷息怒!小的们活没做干净,甘愿领罚。”

这夜行人回了一句。

而这老人突然转过身来,阴森森地笑了起来:“没事!”

接着,这夜行人就忽然感到后背一阵剧痛,不由得回头一看,却发现是一事先埋伏好的人正持短刀捅了自己一下,而自己竟然没发现这人。

这着蟒袍的老人则在这夜行人被杀后才冷冷地吩咐道:“告知家里人,接下来都不得在外惹是生非!”

“好的,父亲!”

第两百四十五章 暴君的威胁若有事全凌迟

“卑鄙!”

方从哲得知李汝华遇刺的事后,当即放下了正在学习领会的皇明圣训,而说了一句。

“他们这是在威胁我们忠于陛下的人,也是威胁陛下!”

方世鸿也跟着说了一句。

“所以为父才说他们卑鄙,竟想刺杀朝廷致仕的一品大臣,依旧上不得高台盘,只能使出这些下三滥的伎俩!

难怪陛下不把他们当回事,他们就没有值得让人瞧得上的地方!幸而我们站在了陛下这边,不然真要站在他们这边,社稷迟早都要坏在这些人手里,不讲道义,有违士者本分!李公就算得罪了他们,但李公所行之考成法乃利国利民之事!他们怎么如此不顾公义!”

方从哲说着就冷笑了起来:“想靠这个威胁我们,威胁陛下,也未免想得太容易,从他们没敢直接反叛开始的那一刻,他们就输了!”

“父亲说的是,别说当今圣上意志坚定,就算是万年之后,朝廷换了新天子,已食海贸之利者也断不会再愿意把海利让回给他们!他们这样做只会逼得陛下更加不会放过他们!”

方世鸿点头附和道。

“老夫也不会放过他们!任何人都不能有颠覆我大明社稷的心思!也不能有威胁天子的心思!天下只能是陛下说了算!这是目前大明最应该恪守的治国之道!”

方从哲语气森冷地回了一句。

方世鸿很惊愕,心道:“自己父亲何时这样忠诚到这个地步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父亲方从哲已经选择了绝对君主专制。

“朕不会放过这些敢在背后谋害李爱卿的人!这些人是在漠视朕的纲纪国法!所以,爱卿请放心,朕已让东厂严查,如果东厂查不出来,朕就直接换个东厂厂督!”

李汝华伤势痊愈后,朱由校召见了他,并对他如此说了起来。

而朱由校这么说后,一旁的魏忠贤不禁一哆嗦,心道:“今晚还是不睡了!得再亲自去一趟厂里训话!”

李汝华听后铭感于肺腑,不禁哽咽起来:“臣谢陛下!”

“不过,李爱卿啊,你想必也明白了,有些人是不想让你回乡好好养老的;

所以,以朕的意思,你还是别回去了,在哪里养老不是养,不如就留在京城,京城更安全,另外,朕这里的御医肯定比你家里的好,到时候你有个头疼脑热也好直接向朕请求派御医治疗,还有就是,朕已经让人在西郊建一新城,准备挖出几个大湖,修一些园子,然后挨着朕的新建大别苑一起,而你到时候也可以买一处住,那样朕将来要是召见你,你也不容易太麻烦,你虽然致仕,自然是不宜再案牍劳形,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替朝廷培养一些后进,教习他们真正的为官学问;

大明有教士子的国子监,还没有教官员的学校,以至于许多官员不知道该如何理政,所以,朕的意思,准备设立一大明政事学堂,专司培养一些官员为政之能;

而这个学堂,别的人担任,朕还不放心,朕决定让你这个老天官任祭酒,还有,朕已下旨设一御书房,到时候你担任朕的御书房总师傅,没有朝政职权,只是在朕到御书房的时候,和朕说说话,谋划一番,也防止老的太快。”

这次李汝华遇刺的事让朱由校意识到自己可以让这些还算公忠体国的致仕老臣留在京城担任自己的顾问,同时也承担一些教育内政型官员的任务。

毕竟,大明的许多官员到现在还没有所谓的职业培训。

可将来,大明即将进入各类技术大爆发、生产力大爆发、各种新的社会关系会大量出现的时代,对官员的职业水准要求会越来越高。

所以,朱由校觉得自己必须抓紧对官员的职业培训,而不是让一个读书人刚考中进士,从书斋里出来就去负责一个县,甚至是去负责像松江上海这种有工人阶级出现的县。

“陛下深谋远虑,臣不敢推辞,臣遵旨!”

李汝华颇为失落,他没想到他想回乡养老的计划会泡汤,不但他得罪的人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