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他们都是战五渣 :王者的道路 不听就不听
长孙烈阳当时刚告辞了两位大佬退出房间, 越回想那擦身而过的男人长相越眼熟, 这才想起是谁。
不就是守边关的林家里那个贼眉鼠眼的幕僚吗?因为他长得比较伤眼, 长孙烈阳基本不爱搭理他, 却也依稀记得这人的长相。
之前也没听说自己家和这人有过什麽联系, 莫不是有要紧事求到了长孙家头上来了?
他见多了这样的小人, 不由嗤笑了一声, 突然就有些好奇,便没有离开,打发了两边的侍卫趴在门边偷听, 准备等他出来了以後好好嘲笑一番,不料却听到了後面那些让人心惊的信息。
他初时十分生气,甚至想冲进去质问父亲为何会包庇这群人, 却又不敢说出口, 尤其是想到坐在里面的长孙易德,瞬间抽走他所有的力气, 等到他再往下听, 原本还燃着些火光的心就像是浇了冰水, 凉得他牙关都在打颤。
“你傻站在这里做什麽?”李芝瑶出来的时候, 迎面就看到了这个最近很不对劲的家夥傻傻地站在原地发呆, 碍於同僚的身份, 她再次客套地问候了两句,才又继续问道,“怎麽了?看你这几天心事重重的样子。”
长孙烈阳抬起头, 咬着嘴唇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等到看到公主营帐的布帘被撩起,走出正整理衣襟的玄离,立时就脸色一变,转头狼狈跑开了。
“怎麽回事这家夥,思春了?”李芝瑶往後靠去,稳稳落进一个宽广的怀抱。
玄离嘴角轻轻勾了一勾,将原本装模作样整理衣襟的手放到了她的腰上松松圈住,“我知道。”
“你知道???”
“嗯,”他俯身靠近李芝瑶的耳边,“去吃饭,吃完我跟你说。”
“好。
***
【一个月後】
二皇子办事不力,丢了军粮,损了一半护粮兵士,还被敌军俘虏成了阶下囚。
整个皇城都听到了这个大笑话。
“愚不可及!”长孙易德刚回营帐,刚把闲杂人等打发出去,就一掌拍到了书案上,书案上的信纸被他拍得原地一跳,又被另一只手按住了。
“主将息怒。”他的幕僚,一位留着山羊须的老者眯眼将纸张放回了原地,“此时还是先考虑一下缺了的军粮如何处置。”
“还能怎麽办,写信回皇朝罢!区区千人的山匪窝,居然把一万大军玩弄得团团转,丢了军粮还丢了二皇子,我此生从未遇到如此离谱的事!”
当然他们的人数其实是这麽算的,说是一万人,其实就是四千士兵六千民夫,因为後面所需要的粮食需要从各地粮仓借调,所以长孙将军让二皇子做了先头部队,把边关现在需要的那些军粮先送过去,自己则等攒齐了东西和人带着大部队随後跟上。
本来这并没有什麽问题,虽然有下一下对方面子的意思,但押送粮草也不是什麽太累的活,保护的人数也差不多足够,料想不会出什麽幺蛾子。
谁能想到二皇子任性惯了,看着旁边吱嘎吱嘎的车马锱铢不耐烦,又嫌弃看来看去都是灰头土脸的糙汉子,仗着人多出不了问题,总要领先一步去前面的城镇吃酒等着,或者去旁边的山林打猎弄些肉吃呢?
随着他一起的官员根本就压不住他,只能苦着脸任由这位祖宗施行,就当他不存在,自己则每天小心翼翼地守着军粮,按照原计划的路线往前赶。
队伍一路你追我赶,倒是也靠近了边关。
眼看着就要成功到达目的地,谁料想这时候就出了岔子。
边境苦寒,本来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这里又是三不管地带,积年累月,旁边的深山老林里就攒了不少流寇。
那天,二皇子没有歌女给他吃饭伴奏心情不好,鲜衣怒马地上山打猎去了,那通身的气派,优雅的举止,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公子。
那种满身都写着:我有钱,我爸有钱,我妈也有钱;是凯子,还脾气臭,还特别欠揍...的公子。
然後就成功吸引了流寇的注意力。
流寇们立刻兴奋了起来,好大一只肥羊,今天晚上可以下火锅改善一下生活了,於是就冲了上来准备撸羊毛。
二皇子会这麽简单就被他们干倒?笑话!
他虽然没什麽实战经验,但是他氪金啊,不但刀尖马壮,出门出路还带许多召唤兽小弟,一时之间倒也战了个旗鼓相当。
虽然他和他身边那群从小在宫里长大的侍卫是笼子里的金丝雀,但毕竟受过良好的技巧教育,和外面野生的战斗鸡真的没法比,打着打着,对面人数本来就不多的流寇就渐渐落了下风。
流寇都是穷山恶水里出来的狠角色,能屈能伸玩得比谁都好,见势不妙,立马脚底抹油转身跑路。
古人曾经曰过:穷寇莫追,兵法家也曾经曰过,穷寇谁追谁傻缺。
但谁能料到,这位二皇子却是个上课会打盹的主呢。
知识改变命运,要是他那天上课没打盹,也许他也就不至於落得後来的下场了。
想着把对面一行人拿来当自己的第一个军功章,二皇子十分理直气壮的要求侍卫们跟着自己一起去逮人。
身後的侍卫实在无奈,却也只能听着他的去前面追击那一小队流寇。
然後七弯八绕,就被前面零落的几个流寇一路引到了大本营里。
面对乌泱泱一大群人投过来的视线,二皇子终於感受到了什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不到两炷香,周围的精兵几乎死了个一干二净,他还差点被抓下来当金票,最後费尽千辛万苦才逃了出来。
换做任何一个有点智商情商的人,这种时候都应该学乖一点,知道先忍耐以大局为重,先把军粮送到了再说,结果二皇子偏偏不走寻常路。
哼,这麽不给他脸面的东西,怎麽能活过第二天!
蛰伏?对不起,被一群夫子宠溺式吹捧教育长大的小王子没学会过。
受了这麽大的屈辱,又失损人手,面子里子都丢光了,他回先头部队的头一件事情就是强硬的使用自己的身份问运粮官借调人手。
运粮官时是崩溃的,我说小祖宗,咱这粮草本来就招眼,这麽多人我还怕护不住,你这要是把人手都抽调走了,我这路上可怎麽办?
二皇子:我不听我不听,我就是小王子。
不出这口气,他都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做人了,运粮官还能说什麽。
江山都是二皇子家的,运粮官家一家人的小命也都是二皇子家的,二皇子不开心了,恐怕天都要塌下来。
要是运粮官不给人,以这家夥小心眼的程度,给自己穿小鞋都是小事,没准自己这一趟就没有回头路了,甚至在皇城的家人也会遇到危险,但是要是听他的借了人,就算出了什麽问题,天塌下来不是还有二皇子这个傻大个顶着呢。
运粮官索性破罐子破摔,合计了一下,就拨出了一半的战斗力给这位小祖宗,自己只留下了另外一半和那群运粮的民夫,让他带着那两千士卒去平叛。
是的,这一转头二皇子就给那群流寇安上了叛乱的标签,帽子扣得大大的,这样打起来还能美名其曰为国平叛,刷声望的速度杠杠的。
然後就一去不回了。
要不怎麽说这二皇子脑子有坑,给了他两千人就直接上天,自信满满地带着人直冲向人家土匪窝,然後就迷路了。
开玩笑,当时跑的那麽仓皇,怎麽可能把路完全记清楚。
於是身上只带了两天干粮的一群人就在这英明神武的领导指挥下迷路迷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意识到这位二皇子的不靠谱,就有人开始旁敲侧击劝着他赶紧往回走了。
二皇子:我不!找不到那群土匪都是因为你们无能!
周围的小兵们都是憋了一肚子气,只想呼他熊脸,甚至有人还在琢磨,要不然直接把他打晕了拖回去免得耽误事?
幸好在众人的忍耐到达极限之前,真被他误打误撞遇到了另一波打猎的流寇。
流寇一看,我勒个去这麽多人,人家打不过的呀。
为首的人立刻放信号弹报信,派出跑得快的回营地,剩下的直接开嘲讽,拉仇恨拉得妥妥的,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把二皇子一行人引到了山谷里某个一线天下边。
就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
二皇子的人想过来?
没事,一个个来,我一个个砍。
这群流寇业务十分熟练,毕竟被围剿次数不要太多,虽然眼前这一波开了个大的,但看着为首之人的智商,他们还是觉得,拚一拚的话,未来没准不是梦,於是就在一线天前面弄了个大火堆。
弄完火他们就磨刀霍霍蹲守到了一边,谁冒头就砍谁,绝不给一条活路。
两撮人在一线天这边僵持,二皇子正琢磨着让人爬山上去给对方一个空降突袭还是让人用自己做人肉灭火垫,敌人的援军就来了。
是的,他又被包抄了。
咦?为什麽他要说又。
他瞅瞅在远处山林里提着各种武器站着的将近一千人,又看看自己身边这精兵悍马的两千人,二皇子觉得,两千人干一千人没问题,现成的军功,美滋滋。
然而他却不知道兵法书上曾经有古人曰过:天时,地利,人和。
按照现在的情况翻译过来就是——蹲在人家的老窝里被包抄还被占据地理优势,想赢?哪有这麽容易。
於是被山上的落石远处的箭矢追得像狗一样的二皇子表示: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兵法书:我特麽不早就告诉你了。
二皇子:什麽时候?
兵法书一想,哦,也对,自从自己到了这小子手里根本就没被翻过几页,前段时间为了讨好美姬,还把自己给烧了做烧烤了。
活该。
不尊重知识的人,蠢死又能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