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4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开疆拓土之功,但对贞观朝的文臣武将来,开疆拓土之功太多,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当征服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别的东西才能刺激到他们。

  咕咕咕咕……

  蒲昌西征行营内,有李思摩的人在那里守着一处鸽舍。这些鸽子是从伊吾送过来的,还不认识路,需要训练几个月。

  西州成立并且高昌王城被大军包围的消息,是先由快马奔赴伊州治所伊吾城。到伊吾城之后,朝廷的驿站自然是快马奔赴瓜州,而华润号却是大不相同,这里用的是信鸽。

  华润号伊吾堂有信鸽六百,一个消息出去,一次是五十只信鸽。这是为了保证消息传达到,西北多猛禽,风沙又大,难保有信鸽被猛禽猎杀甚至因为突然生病而无法继续飞行。

  消息是由数字组成,设有密码本十套,如第一个数字是9,那么对照9号密码本开始一一对应接下来的数字。一个数代表一个字,整条消息是完整的一段话,信息量是不低的。

  当消息抵达瓜州后,在瓜州治所晋昌,同样有华润号晋昌堂,这里同样有六百只信鸽。然后把消息复制,再放五十只信鸽出去,目的地是肃州。

  以此类推,最后抵达长安。

  整个大唐,能够和华润号比拟消息传递度的,一个都没有。

  贾飞培养筛选这些信鸽,就是依托家禽养殖这个名头之下。并且张德和贾飞测试过这些信鸽,三代合用信鸽,能保证一个时辰飞行距离是两百四十里左右,也就是每时一百二十公里。

  这样的度,已经远远地把快马甩在后面。

  虽然单只信鸽准确传递消息的成功率不高,但通过提高一次投放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华润号一个分号,一次投放消息就需要五十只的原因。

  一般来,普通消息只需要五只到二十只左右,只有遇到类似西征这种大事的时候,才会一次消息投放五十只。

  这些信鸽只能在固定的线路上飞,并且不能太远,加上同时训练需要的人力物力,能够承担这种成本的,眼下也只有“忠义社”这个怪胎。

  没有几万只鸽子,没有几十个分号,没有数千精干人员,没有合适的养殖训练环境,没有持之以恒数年见不到回报的投入,根本不会有现在的信鸽传递系统。

  李思摩虽然知道张德在搞鸽子传递消息,老疯狗也的确尝试了自己做,可惜就算知道了训练方法养殖技术,最终也受困于庞大的投入,最多就是在怀远城和长安两地设立通讯点。

  然而精明的老疯狗却又并不知道,张德传递的消息,用的是密码本,而不是像李思摩那样,直接“微言大义”来塞到竹筒内,绑在鸽子腿上。

  华润号张德用人一向是来者不拒唯才是举,然而唯有此事,所有操之密码之人,皆是坦叔筛选过的江水张氏本家,甚至连张公谨的魏州老家,一个人都没有用。

  高昌灭亡之际,汉阳的张德在陪着白洁沿着河堤走了一段路之后,收到了西北的消息。

  片刻后,张德道:“七郎。”

  “郎君。”

  “去长安散布消息,就西州现了大煤矿,可使长安全民使用五百年!”

  “……”

  张松白整个人都抖了一下。

  “还有,‘兴夏号’得金沙数十壶,配合他们,在长安游街炫富一回。我回长安的时候,要听到平康坊人人得赏黄金的事情。”

  “是!”

  虽然白洁一向不问张德的事情,但此时此刻,白三娘子一边抚着隆起的腹,一边惊讶问道:“西域竟然如此富庶?”

  “你也识字,难道你以为汉朝是为了宣扬大汉天威,才去了西域吗?那里可不是除了牛羊就什么都没有。”

  张德依然搀着她的手,继续道,“西域诸国,如儿持金招摇过市,或亡于西、或亡于东,灭其社稷绝其后嗣乃是必然。高昌本为汉种,今亦亡之,皆是此理。”

  三娘子有些落寞,虽然她曾经是个心机婊,琢磨着怀上张老板的种,然后三上位走上人生巅峰,可惜很快她就知道,江南土狗绝对是史上最恶劣的铁石心肠。他操她只是为了爽,不是因为感情。

  所以三娘子此刻觉得自己和那些西域国差不多,而张德,就和大唐一样。

  “与其为西突厥所辱,不如为我大唐所用。”

  白洁有些感慨地道,一旁张德深以为然,不过他却不知道的是,三娘子心里的想法很直白:与其给别人爽,还不如给江南土狗上。

  谁上不是上?那既然如此,不如挑一个高富帅,至少生理和心理上,都要痛快许多。

  大唐……就是西域诸胡眼中的高富帅,白三娘子诚乃才女也。

  

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台

  西域大国高昌亡了,从侯君集出现在鄯善到它灭亡,只用了十天。麴文泰举族被斩,共计两千四百余人。麴氏就此从西域的历史上抹去,领兵大将在外诛杀王者,一般来都会引起中原皇帝的震怒。

  然而这一次,侯君集诛杀麴氏王族及亲族,乃是奉皇帝诏。

  中书令温彦博阻拦过,但没有用。

  这是一次近似秘密行动的斩,麴文泰在西征行营外的道旁痛哭原本是试探和缓兵之计,一般来,中原皇帝都要几次诘问才会动手。

  但是这一回不一样,非常的不一样。

  太极宫工地外,视察工地的李世民一身明黄常服,头戴青玉冠帽,脚踩苏丝软皮靴,负手而立,听着手持拂尘的内宦在那里禀报。

  “噢?麴文泰死了?张公谨北伐那年,焉耆上表要重开商路,朕准了。朕为什么准?难道不是因为朕对外民亦视为子女吗?重开商路,难道高昌就国将不国?还是麴氏要亡国灭种?”

  李董像是提问,又像是自问,一旁的卫士和内宦们都是低头不语,无人回答。

  “贞观七年,高昌人竟然跟着西突厥抢劫大唐的商队!这是什么?”

  李世民突然微微转身,冲侍卫和内宦们提高了音量,“这是以下犯上!这是作乱!这是目无君父!”

  “当诛。”

  像是生闷气一样,又突然把音调降了下来,“那些可都是运的蜀锦,蜀锦……那是皇后的,也是他麴文泰能抢的?侯君集干得好,薛万钧干得好。”

  这番话出来,像极了报复后的解气,无比的痛快。

  “陛下,伊州刺史,检校西州刺史谢叔方有奏书。”

  “拿来给朕。”

  吱吱吱吱吱……

  滑轮组正在将一根粗大的原木提到三丈高,侍卫们紧张地护卫在皇帝身前,深怕那滑轮组突然崩塌。

  然而作为大帝国的大老板,李董什么风浪没见过?没当回事一样,一边走一边看着奏书,感慨了一声:“这个宣纸,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