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3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能当做赏赐之用。”

  说到这里,老张顿了顿,“这样一来,反倒是又给黄金提了价。三郎此去天竺,其实也是皇帝皇后对他的补偿。”

  程处弼长期在漠北、西域、河中作战,要说封赏,一直没有断绝过。但要说和金矿银矿那样的“细水长流”几代富贵,那是一个都没有。

  连“冠军侯”这个头衔,目前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等到程处弼回朝,封赏流程才会运转拿起来。

  因为二圣要拿此事再刷一波人气,“千古一帝”已经铁板钉钉,但现在每天加班的长孙皇后,也想琢磨一个“千古一后”出来,如果不是“千古一后”,来个“千古贤后”也是好的。

  “这事体阿郎都这般说了,我自是信的。明日我让人去一趟父亲大人那里,将此事告知于他。”

  “说实话,如今似武家这等武德老臣,想要在中国腹心重振家门,可能性不大。天竺虽说遥远,但今年国朝大政就是要经略天竺。蕃地诸部都会尽数遣丁下山,五年之内,移民是十二三万是要的。这些丁口,大多都是蕃人。”

  原本想要强行移民,难度不小,首先天竺北地人口众多,移民过去就是杯水车薪。但是好死不死地碰上大瘟疫,国朝反手又是搞了个天竺长城大工程出来,这等于就是把天竺北地青壮消耗了很大的规模。

  同时因为李淳风多年经营的缘故,似勃律国这样的地区强权,其实也早就空心。大贵族想要享受生活的最佳途径,其实就是跟着做神棍。

  整个蕃地的实权军阀又被尽数剿灭,连锁反应之下,才有了青海军有如度假的状况,连杀良冒功的土壤都不复存在。

  这种时候,李淳风以“太昊天子”令,号召蕃地及大小婆罗国下山,进入“天竺地”的两河流域,早早开辟的种植园、农场,自然就可以用“太昊天子”的福利来解释。

  大量的蕃人和北天竺人进行了主要劳动力的置换,这种状况,就不必担心“核心”人口被稀释,一应中央政策,受到地方势力反抗的剧烈程度,就会低得多。

  讲白了,未来的五年之内,唐朝在北天竺干得脏活儿,可不是星星点点孤岛式的殖民,而是大摇大摆光明正大的吞食。

  可能会有消化不良,但和“殖民”这种连消化都谈不上的技术手段相比,等于将唐朝的边疆区,直接跨越了整个雪域高原。

  而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原地方势力就会从实权军阀或者土王,向宗教化、空心化一路狂奔。

  整个高原地区的人口,即便出现一波“婴儿潮”,但也很快就会因为政策原因,这波“婴儿潮”的具体表现地,是在山下,而不是在雪域高原。

  唐朝人可能不认识“剥削”两个字,可要论剥削技术,唐朝人可不输给谁。三十年不到,想当年还是侯君集动不动就杀俘或者屠戮这种脏活,现如今,脏活干也是要干的,可真要是死几个“熟番”,唐人还真是舍不得。

  “熟番”不是钱,但也胜似钱啊。

  此时朝廷在“天竺地”有大政策,已经和唐朝无比亲善的蕃人,那就是贴心可人的“熟番”,中央大佬前往天竺,不用他们用谁?

  而贞观二十五年的蕃人数量是不少的,老张建议武顺让她两个兄弟前往天竺,绝非是坑人。武士彟只要不是太矬,让两个儿子盘一两个种植园或者农庄出来,在天竺地的利润相当丰厚。

  哪怕只是种甘蔗,光卖糖去河中,就足够攒几代人的吃喝开销。更何况现在朝廷打得注意绝非这么简单,有程处弼坐镇,凡是在军中厮混过的大小军头,根本不用愁朝廷不认账“天竺地”的人头不算军功。

  “听阿郎这么一说,这北天竺,当是旧年陇右?”

  “若‘昆仑海’是关中,那‘天竺地’……即便不是陇右,也是西域。”

  表情略微严肃的老张感慨了一声,“二圣对三郎略有提防,实属正常。但也是寄予厚望的,毕竟,三郎此去‘天竺地’,说不定就是大都护。若如此,你家两个兄弟跟着过去,岂不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听得丈夫这般说,武顺都惊住了,若是这样,她那两个兄弟,说不定真的能搭上顺风船,振兴武氏。

  

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

  安国公府,往来进出的胡人比别处要多一些,有些戴着高帽子的胡商时常从公府的侧门进出。随行的马车,也从来不遮掩车上的丰厚礼物。

  和别人不同,安国公从不介意跟胡人走得近一些。

  “执失思力请老夫过去……会是甚么意思?”

  不远处,邹国公的马车也快抵达安国公,车厢内秦琼闭目养神,这几年调养的越来越好,大概是心态转变的缘故,以往出现的躁狂、抑郁也基本消失不见。

  “老夫懒得理会,既然请我们吃喝一顿,去就是了。”

  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秦琼说罢,又道,“这厮屡次想要皇帝给他赐姓,也是魔怔了。”

  “嗯?”

  张公谨一愣,“叔宝的意思是……他想让我们出出力?”

  “也未可知啊。”

  秦叔宝忽地笑了笑,掀开车窗帘子看了看,“你莫要小瞧了这厮,敛财当真是厉害的很。不声不响的,在胡商之间很有名望。迁都那年,举凡没了靠山的胡商,都是受了他和他老婆的庇佑。”

  “九江公主?”

  “嗯。”

  和张公谨不同,秦琼这么多年基本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偶尔动一动也是恢复性训练,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走走转转,但走也走不远,横竖就是长安城的一亩三分地。

  一来二去,见得多了,也就知道点东西。

  再一个,好歹他也是军方大佬,固然因为当年一些事情被皇帝疏远,但还没有落魄到屈突通死了之后全家挨饿的地步。

  “怪不得……这厮大概是用唐朝驸马的名头,在胡商那里捡便宜。”

  “城南几十个坊,都有投献在他名下的胡商在做事,如何?”

  “呵,还真看不出来。”

  “好歹也是执失部的酋长,当年也是为数不多突厥长了脑子的。”

  “这厮不会是有所图吧?”

  “能有甚么所图?这几年刺杀皇帝的执戟士还少了?阿史那氏出了几条带种的恶狗,可见皇帝见气?不过是呵斥一二。皇帝是个甚么心思,你我还不知么?不杀比杀更狠啊。”

  这二十多年来,李世民重用了不少归降唐朝的蛮族武士为宫中宿卫,但是有几年几乎是年年都有值班卫士刺杀皇帝。这种疯狂的事情,放在历朝历代都要血流成河。偏偏李世民不,他就杀刺客,连刺客家人都没动。

  结果呢?几次之后,归降的蛮夷内部发生了分裂,两京几次大规模仇杀的大案重案,就是阿史那氏内部分裂,然后突厥老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