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几欲稀烂流汁淌水,至于是大战三百回合还是五百回合,都不算重要,重要的是妖精一定娇喘连连不断告饶,李真人又收了一只女妖精,大胜而去。
编排李道长那是不要本钱的,也不是没有李道长的粉丝跑来砸场子,但愿意听李道长降妖除魔的粉丝……那是比李道长的粉丝多得多。
再说了,勾栏妓寨也说了,人李道长自己都不介意,你们急个鸟?
李道长听了想打人,你说他一个远在天竺的道长,怎么去介意万里之外的事情呢?
和李道长比起来,玄奘法师其实要幸福得多。至少他不用到处降妖除魔,只是这也让偷渡出国的玄奘法师很受伤,现如今他最大的成就,毫无疑问不是什么佛学……
要知道,武汉也好,苏杭也罢,凡是跟某条土狗有牵扯的地方土豪,操办的私塾、官学,基本都有地理课。
没错,玄奘法师最大成就,就是提供了一门《地理》教材。
某条土狗也不顾兴福寺一群老法师们的抗议,直接杜撰说玄奘法师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走你!
江阴老乡徐霞客穿越时空给某条土狗就是一通老拳。
也有厚脸皮的光头跑出去口嗨,说是玄奘法师说了:如是我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揍你!
是“忠义社”的流氓动的手。
京城纷纷扰扰极其热闹,娱乐场所比大多数时候都要火爆,第三产业迎来了新年以来的新得一波高潮。
直到失了智的退休老太监史大忠死在了京洛板轨上。
终于,没人再去听勾栏里如何编排李真人、陈法师,都是等着盯着候着看着,指望着女圣陛下再来个什么招儿。
“这……”
“居然就这么去了?”
“离开长安的时候其实还好,偏偏路上下了一场雨,太医署的人说了,是陡然降温,年老体衰吃不住。”
“他是秦王府老人,这么些年,也着实为内廷表率,五都宦官多以其为榜样,便是康大监,也要尊称他一声‘老师傅’。”
“宫中也传出了消息,李县主已经去了长安……”
消息就是消息,但对很多人来说,消息本身就能透露很多东西出来。
派出去的是李婉顺而不是康德,这说明操办此事的是皇后而不是皇帝。
弘文阁中的大佬们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紧张刺激大冒险,上上下下的,让人顿时恢复了不少精神,这官做起来,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嘛。
消息传到老张那里的时候,他还是有点惊讶的。传史大忠死讯不是一回两回,几乎每年都传说他不行了,但退休之后的史大忠也就是得了个老年痴呆,身体还是没有大问题的,伺候皇帝那么多年,身体不好是不行的。
但是这一回,是真的去了。死在了京洛板轨上,颇有点戏剧性。
当年这条路修起来,没有史大忠帮忙,还真不一定能成功。
至于当年一头雾水在某些宫墙下面挖坑开道埋东西……死了的史大忠总算是幸运的,比康德这个还活着的倒霉蛋强。
“没想到,史公居然真的去了。”
在江边吃着炭炉火锅的张德很是感慨,回想当年在宫中被一群公主调戏,这老太监硬着头皮帮忙的画面,仿佛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鞍前马后给李氏皇族忙了一辈子,最终这么一下折腾,终究还是死了。
老张的感慨也很复杂,他素来对帝王将相无感,但陡然知道一个快死的老太监,最终还要死在帝王将相的游戏中,他泛起些微的忿怒,最终忿怒又化作了无奈,徒增烦扰,只剩感慨。
“史公诶——”
冲着长江一声长喝,张德抄起酒杯,往前洒了一杯酒,“学好了投胎技术,再来一遭哈!”
言罢,倒满了酒杯,一饮而尽。
第五十九章 有迹可循
? 返转武汉之后,老张吃了一顿粽子,就去视察了“双龙桥”工程。随之而来的,还有武汉公共交通局衙门的落成。江南江北,分别建设了汉阳局和江夏局,江北有五条路线,江南有两条路线。
公共交通主要是畜力轨道,双马牵引车厢,单次就能运送二十人以上,满载可以达到四十人。对于人口越来越多的汉阳、江夏来说,通勤压力显然需要得到释放。
武汉毕竟不是洛阳长安这样的超级城市,权贵太少,不管是制度还是财力,都不足以支撑普通工薪阶层去拥有一辆豪华马车。
哪怕不豪华的马车,保养起来也是相当的麻烦。
在城市中养一头大牲口的成本极高,尤其是武汉对内还有额外的杂项税费。比如因为卫生管理条例,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想要饲养大牲口和宠物,为了防止疫病,牲口、宠物的饲养要求是相当苛刻的。
至于牲口棚更是有严格的规范,马粪、牛粪的处理费用虽然单次不多,但一年下来也让大多数市民阶层吃不消。
几年来武汉不断培养物流运输行业,加上相应的政策引导,其规划化、正规化的成本并不高。
可以说只要做了两年以上物流行当的大车行、物流行,收归官营可以迅速适应,因为本身在此之前的大部分业务,也跟工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
江南江北的公共交通线路,本身也是主要从居民区前往工业区,至于就有的老城区,消费阶层天差地别,架设畜力轨道的意义不大。
而即便线路总数不过七条,江汉观察使府所辖武汉公共交通局还是通过各种融资,才把这七条线路建成运行。
武汉公共交通局有一部分资金,就是通过发放长中短三期债券。还有一部分资金,则是来此长安、洛阳、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的中央和地方巨头。
有江汉观察使府背书,还有张德这个黄金打造的财神坐镇,有眼光有实力跟张德还有交情的权贵巨头,都是相当的看好公共交通这个事业。
哪怕暂时看来,也只有武汉公共交通可以在未来实现盈利,大部分城市,包括长安和洛阳,都是很难推行到全域的公共交通。
实际上看好武汉公共交通的帝国精英并不在少数,那些实力不够,无法和张德直接对话的政商团体,在武汉公共交通局成立之后,立刻转向和衙门对接。
手中挥舞着票子的政商团体白手套们就一个态度,只要拿一条线路出来抵押……钱不是问题!
因为这些白手套的出现,市场游资也很焦急,想要找到稳定且高效的投资渠道,于是他们也去找上了武汉公共交通局,打的主意不是眼下的七条线路,而是还没有规划的未来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