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1 / 1)

大宋好官人 飘依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家,没人给他解惑。只是今日见到张正书对他神秘一笑,他才觉得很不对劲了。

  然而,这范六郎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也是武人一个,斗大的字不认一箩筐,哪里知道这两个词的典故出处啊?好在,这时候曾家的管家在一旁听了,皱眉说道:“都是骂人的话,‘腰粗带紧’是骂人又矮又胖,‘射天笞地’是骂人狂妄无边……”

  “嗯?!”

  这陈二郎气得紧握双拳,拳面上青筋暴露了。然而,这时候的张正书已经不理他了,跟着曾员外来到了前堂。分宾主坐下后,曾员外立即开门见山地说道:“令郎今年刚刚束发?”

  “没错,我儿年方十五。”张根富笑道,一肚子的赘肉好似要把那椅子压垮一样。

  “不错,长得一表人材……”其实,曾文俨早就听说了张正书的名声。不过他年轻时也没少上青楼,只是他懂得逢场作戏的道理,不会太出风头。至于张正书的治学,他也是知道了的,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上了这么多年的县学,连州学都不能升上去,差点没在额头上贴着“差生”两个字。这相对于他女儿来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冰雪聪明,一个不学无术。要不是之前随口应下了婚约,曾文俨还真的不太想让张正书来相亲的。

  张正书也感觉到了曾文俨话语里的敷衍之意,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对于这种事已经习惯了。没办法,谁让他摊上了这么一具身体呢?

  “曾兄,不知道你家小娘子,今日可在家中?”张根富也开门见山地说道,“不若让他们见个面吧!”

  曾文俨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声,然后对身旁的管家说道:“去把姝儿唤来吧!”

  然后,曾文俨笑道:“来来来,张兄,吃茶,吃茶!”

  这时候,就是张正书展现功力的时候了。论起斗茶,他是行家啊!一碗茶,他能玩出诸多花样来。只是现在不能煮茶,只能品茶。然而,这也难不倒张正书,他也能品出这茶的好坏来。先是一嗅茶香,然后再看茶汤,笑道:“这茶汤色泽纯白,想必茶质鲜嫩,是上品好茶!”

  说罢,张正书轻轻啜了一口茶汤,然后闭上了眼睛,过了好一会才说道:“曾员外,这是‘顾渚紫笋’吧?”这“顾渚紫笋”是宋朝的名茶之一,产于湖州,因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顾渚紫笋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还是唐朝时的贡茶。到了宋朝,也是很金贵的茶叶,非富贵人家喝不起。

  “令郎好生厉害!”

  曾文俨对张正书有点改观了,心道这二世祖好像也并非是无可救药的嘛,起码在斗茶一道上有点天赋。

  其实他不知道,这并非是张正书的本事,而是那个倒霉蛋的本事,张正书不过是拿来就用罢了。而且这“顾渚紫笋”太好认了,也是那倒霉蛋最熟悉的茶叶之一,所以张正书才能成功装了一把,让曾文俨不敢太小看他。确实,哪怕是二世祖都好,总有几项旁人都比不得的本事的。哪怕是最纨绔的二世祖,也总归是有拿得出手的本事。或是斗鸡走狗,或是论酒品琴……反正,寻常人接触不到的东西,二世祖们却早已习以为常了。日积月累之下,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这时候,前堂的光线一暗,显然是有人进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女儿拜见爹爹,拜见张员外,见过张世兄……”

  张正书一愣,这声音果然很耳熟啊!

第九十六章:着妆

  抬头一看,不仅张正书愣住了,就连曾员外都哑口无言。

  张正书心中偷笑,原来这曾家小娘子好似使了性子,竟然叫她的贴身侍女出来假扮自己。然而,张正书的心却放下了泰半,这贴身侍女张正书见过的,正是曾家小娘子的贴身侍女。这岂不是明摆着,这曾家小娘子就是张正书先前遇到的那个?

  张正书也不揭穿,只是微笑地看着这个侍女,看她如何扮下去。

  这侍女见到张正书的时候,也是微微一愣,差点没失声叫了起来。然而,曾员外却是看不下去了,黑着脸,说道:“胡闹些甚么!同我出来,莫要丢人现眼了!”

  曾员外也是明白女儿的心思,无非是不想相亲罢了。然而,这种招数,要是被人揭穿了,却是颜面扫地的。曾员外极为恼怒,当即告罪一声,然后出了前堂,往屋里走去。这侍女便是彩袖了,可惜穿上名贵的绫罗绸缎,也无法装得像。特别是那气质,和曾家小娘子相去甚远。被曾员外这么一斥责,她也红了脸,低着头,跟着出去了。

  张根富不明所以,只是愣愣地说了声:“这……是怎么回事?”

  张正书却笑了,却不接话。

  “吾儿觉得这小娘子怎么样?”

  张根富见到张正书笑了,还以为张正书对那彩袖有意思了,连忙这般问道。

  张正书自然不便明说,而是微微一笑,说道:“嗯……”

  张根富还以为张正书中意了彩袖,他却皱起了眉头。“吾儿若是中意,为父自会与曾兄商议。只是我瞧这小娘子有些慌乱,不似甚么大家闺秀。想来也是言过其实,乃是曾兄自夸了。”张根富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可谓风流,上青楼,见行首,那是家常便饭。什么女子没见过啊,彩袖这种女子,他一眼就看穿了虚实。大家闺秀和寻常女子,差别真的是太大了。就好像后世一些看似女文青的女子,和真正饱读诗书的女子相比那样,少了内在的淡雅清越,从外表一看就能对比出来。

  张正书笑道:“我中意就是了。”

  张根富幽幽一叹,也不再说话了。这婚约是他定下的,既然儿子都喜欢,他还能说什么?只是期待太高,现在发现“货不对板”,有种强烈的失落感罢了。宋人对娶妻很重视,社会风气认为,娶到一个好女子,那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兴旺,福延三代。要是娶到不称心不如意的,那别说福延三代了,甚至家里鸡犬不宁。这一方面,也是大家闺秀受欢迎的缘故。因为大家闺秀出得厅堂,仪态气度都经过严格的教育,懂得分寸,琴棋书画,女工都样样精通。单单是这几点,就是寻常人家无法做到的。

  然而,曾文俨夸得上天入地,举世无双的千金闺女,却是这么一个模样,也难怪张根富这么失落了。

  张正书却好整以暇地吃着茶,很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形象。无他,就因为张正书心中有底了啊!

  ……

  这时候,曾小娘子的闺房里,曾文俨则在外面埋怨道:“姝儿,你这是作甚?这还没定亲呢,你就这般做?那可是为父的挚交老友,今后说不得会经常来探访的。你这么做,让为父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