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其实没有多少反抗余地的。“那就是说,我以后自由了?”
“自由?”王庆有点不理解这个词,好在张正书连忙补充道:“就是随意走动?”
“是这样的……”王庆献殷勤地说道,“但依咱家看来,小官人还是处于险境之中,尚且需要皇城司庇护……”
张正书一听,连忙说道:“别……你可别再用你的属下来盯着我了,很不自在,你知道吗?”
“可……”王庆脑子一转,连忙说道:“你这报社,依旧是皇城司的监察重点,即便小官人离去了,亦是要有皇城司眼线在此监视着的……”
张正书觉得有点奇怪,如果仅仅是这件事,王庆大可不必亲自前来的。
“王公事,你是不是最近又遇到什么困难了?”
王庆脸上讨好的神色一顿,然后才苦笑道:“小官人瞧出来了?”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张正书一脸警惕地看着王庆,“你要想要钱,我可以给你。但你别这样,我小心脏有点受不了。”
王庆苦笑道:“皇城司虽然拮据了些,但也不至于敢动小官人。”
“那是为何?”张正书警惕地看着王庆,他觉得自己的斤两,还不够王庆这个特务头子耍的。
王庆好像狐狸觅食一样,警惕地观察了一番周遭,确认没危险后才说道:“官家极为看重小官人,咱家不过是想给个方便小官人罢了……”
张正书明白了,王庆此举完全是属于提前投资。看来能做特务头子的都不傻,如果他现在不寻觅后路的话,怕是再过两年,他就要被人取代了。甚至赵佶再狠心一点,直接把王庆弄死也是正常的。不是心腹来掌管一支属于皇帝的暗探,所有皇帝都睡不着觉的。
“王公事为何非得找我?据我所知,像翰林学士蔡京,日后必居高位,你为何不提前去巴结蔡相公?”张正书对于政治的敏感度,还是差了很些味道。如果张正书对政治敏感一点的话,怎么会不知道,如果王庆敢胆勾结蔡京,那么他们两人明天就要被请到大理寺“喝茶”了。
“小官人真个会说笑……”王庆尴尬地笑了笑,“小官人又不是不知晓,皇城司与文武百官形同水火……”
第三百零五章:条件
张正书恍然大悟,差点忘了明朝锦衣卫和文官之间的那些破事。
即便宋朝的皇城司不像明朝的锦衣卫,但实际上也是一个性质的。由于皇城司的特殊性(好吧,就是潜窥文武百官隐私,背后打小报告),这就让所有文官不耻了。蔡京是何人?那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六贼之首啊,政治投机能力都要爆表了,这样的人会跟皇城司头头有来往,自断前程?怕是蔡京得了失心疯才会这么做,不然神志清醒的蔡京都不会这么做的。
张正书虽然知道蔡京的潜力,指点了王庆去投靠,可王庆也得敢过去才行啊?
“是我疏忽了……”
张正书倒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这件事的,反正他确实缺乏政治头脑。
“要咱家说,官家如今最看重的,便是小官人了。小官人献上的酒精、炼钢法,配重投石车,那都是于国有大益的。若是小官人圣眷再重,怕是能提携咱家一把。”王庆半拍马屁,半试探性地问道。
张正书却很有自知之明:“王公事就别在我身上打主意了,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倒是有个好介绍。但是你要想我提携你,这不是开玩笑吗?我有这个能力?”
“小官人,你是有所不知啊,咱家从未见过官家对一个人如此上心过,你还是第一人。若是你出言,官家应当会思虑一二……”王庆的如意算盘打得确实挺响。
张正书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个特务头子,简直有点不可思议:“难不成王公事舍得这皇城司?”言下之意,自然就是问王庆居然舍得离开皇城司?要知道,皇城司虽然不属三衙管辖,可到底是天子亲军,行事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要是调离了皇城司,以王庆的黑历史,还不知道要遭受什么样的排挤!
“总归是要退下来的,如今不退,过些年就退不了了……”王庆有点意兴阑珊地说道。
张正书沉默了,他没想到这个特务头子是真的想上岸了,这真是让人意外啊……
确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像王庆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城司头头,想要退下来也是情理当中的。从这一点上,张正书觉得这个王庆其实和他是一路人。思危、思退、思变,做人一头扎到底的,那是愣头青。能思忖退路的,都是得到过教训的。
张正书不知道王庆是不是看到了他的“前任”不得善终的下场,才萌生退意的。但不论怎样,王庆有这个想法,张正书觉得可以出一点力。当然,不是无偿的。
“你知道的,我是一个商贾,世间什么东西都能交易,只要价钱足够。你想我帮你,可以,在商言商,你打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或者说,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官家知道你想退下来,而又迁怒到我,我岂不是很亏?所以,你应当明白的……”
张正书这番话,带有很强的暗示,其实不外乎就一个意思,想要我帮你,可以,拿出实际利益来。
“咱家知晓西北青、白盐,知晓大同府茶叶走私的实情!如果小官人想要走私,咱家甚至能帮你找到……”
王庆还没说完,张正书就笑了:“我家的产业这么多,需要去走私吗?”
在宋朝,一旦走私被捉到,没有后台的基本就是流放、充军的结局。就算王庆充当张正书的后台,但是这个后台实在太软不可靠,所以张正书根本不会考虑这个。
“那小官人需要甚么?”
王庆也知道了,既然张正书有意思想要帮他,那么肯定有所图的。王庆知道,他现在有求于人,只能听取对方的报价了。
“其实也没啥,就是想借用一番皇城司的探子经验,我也想训练一支密探。别误会,我不是想造反,只是想得知商场上敌人的底细而已,这个你能答应吧?”张正书笑道。
但是,王庆去脸色急变,一脸惊愕的模样:“小官人,你这……真不怕被人察觉了?”
“少来,汴梁城中那么多新闻探子,又不见你们去清剿?”张正书倒也看得很准,“只要不刺探军国大事,那就没问题了。”
“可是……万一……”王庆还是有点不愿意的,这事风险太大了。
张正书也有知道,这件事风险是有的。
“其实也很好办,你把训练暗探的法子写在纸上,交给我就行了。伪造字迹你总该懂吧?这应该是暗探必备的功课了……”张正书好像一个笑面虎一样,已经准备好了一个陷阱给王庆跳了。
“咱家需要思虑一二……”
王庆这下没急着拒绝了。
“你应该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