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3 章(1 / 1)

丝路大亨 克里斯韦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眼神所替代。

“二娘,接下来与嫩娘的联络就交给你了,很多事情我出面不方便,不要担心花钱,一定要把圣上的心拴住,明白吗?”

海瑞对当朝首辅和兵部尚书的弹劾终于有了结果,张经和魏了翁在闭门思过的第七天一同送上了请求告老的折子,天子顺理成章的接受了两人的请辞,并大加赏赐,各种殊荣像不要钱一般洒了下去。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兰芳社在朝堂上最大的两个权力代表已经去职,大权重新回到了天子手中,这么明显的政治风向转变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清楚。

桃叶渡客栈。

“文山兄,当今圣上果然是英主呀!”方同拿着邸报慨叹道:“不费一兵一卒,便让周可成去职,解其兵柄,又让其爪牙张经和魏了翁去职。果然不愧是当初孤身南下,起兵讨贼的裕王千岁呀!”

“是呀!”谢文山也是满脸喜色:“原先我还以为圣上是被周可成挟持,现在看来那周可成不过是为圣上所用罢了,眼下北贼已平,周可成也就不复先前的嚣张气焰了!”

“不错!圣天子这番经略权变,颇有当初盛唐玄宗皇帝之风采呀!大明中兴有望呀!”方同也是笑容满面:“谢兄,你这等才学,正是要货与帝王家呀!”

“哪里,哪里!小弟下驷之才,如何及得上方兄!”谢文山笑道。

“我兄过谦了!谢兄世代鼎甲,江南望族,今上建都金陵,若要大兴善政,岂会错过像谢兄这等名族子弟?照我看,我兄何不毛遂自荐,上书朝廷呢?”

“照我看,我们还是先去海刚峰海大人那儿,如今京师风头之健,无过于左都御史了,管你是什么人,参一个倒一个,若是能在海公门下,至少可以名扬天下!”

“正是!”方同一拍大腿:“对了,我的书童今个儿路过都察院,看到门外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招募什么独立调查员,便是在海大人门下的,要不谢兄与我一起去看看?”

“有这等事,那决不能错过了!”谢文山站起身来:“走,立刻出发!”

谢、方二人赶忙收拾停当,出门叫了轿子,一路往都察院那边而去。可轿子距离目的地还有小半里路便前进不得了。领头的轿夫道:“二位公子,前头也不知道怎么了,站满了人把路都堵住了,轿子走不动了,还请二位步行,轿资少给些便是!”

谢文山探出头,果然前头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他叫方同出了轿子,付了轿资,找了路旁的一个卖茶老汉问道:“前头出了什么事,怎得这么多人?”

第六百五十三章 考试

卖茶老汉看了看谢文山的打扮,陪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前头是都察院在张榜纳士,听说是什么独立调查,老朽也不是很明白,前头有报名的,也有围观的,所以才挤成这个样子!”

“都察院?张榜纳士?那一定是海大人了!”后面方同听得清楚,急道:“谢兄,我们决不能错过了!”

“嗯!”谢文山点了点头,两人也一头扎进人群向前挤去。一路上人头攒动,幸好两人还年轻,挤到榜文下已经是一身臭汗。方同是个急性子,也不看上头的榜文便对旁边的书吏喊道:“我们两个要报名!”

“报名,你们两个?”那个文吏上下打量了两下谢文山和方同:“你们可知道这是要招什么吗?”

“不是独立调查员吗?”谢文山的反应却快得多,转眼间他已经把墙上的榜文浏览了一遍:“是海刚峰海大人的幕吏吧?”

“嗯,你理解的差不多!”那文吏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泛出两张纸来,指了指桌子上的笔墨:“你们两个先填一张报名表吧!须得从实填,若是有假话那可要除名的!”

谢文山接过纸张,一看却是一张表格,上头有姓名、籍贯、年龄、是否有功名等项,他眉头微皱,这手续怎么和讲谈社招募新生有些相似,他抹去心中的不快,分给方同一张,便伏案疾书了起来,片刻功夫后他填写完毕,双手递给那文吏,问道:“这样便可以了吗?”

“这是初审,三天后你来这里,如果初审通过了,就开始笔试,笔试通过后再面试,面试通过后便可以了!”那文吏的脾气不错,不厌其烦的解释道:“这张纸上是笔试的考试内容,你们两个可以先去准备一下!”

“多谢先生解疑!”谢文山拱了拱手,与方同挤出人群。方同笑道:“谢兄,我本以为这些小吏会在当中上下其手,想不到竟然这么顺利便报上了名!”

“不,刚才那个文吏应该是讲谈社出身的!”谢文山答道:“那里出身的士子是不会贪图这点小利的!”

“讲谈社?谢兄你怎么知道的?”方同不解的问道。

“我去过一次讲谈社,那边招募新生也是这样手续简明的!”谢文山的神色有些冷淡:“那里出来的人一个个精明干练,在文牍上倒都是一把好手!”

方同也不是傻子,从同伴的口气中听出了一丝不快,小心的问道:“讲谈社是周可成的班底,海大人怎么会用那里出来的人?谢兄,这里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漆桥应该不会!讲谈社的确是周可成出钱办的,但里面出来的人很多。那儿不但学费低廉,如果你有天资,就连笔墨纸砚和衣食用度都由学院出钱,对于穷苦士子来说倒是个好去处!”

“哦?那周可成倒是做了一桩好事呀?”

“呵呵!”谢文山干笑了两声,对方同的话不予置评:“不说这个了,我们先去书店把要考的书买回来准备一下吧!”

谢文山与方同去书店买了书,主要是《大明律》、明条法事类纂》等相关的法律书籍,两人在家用功了三日,便去先前报名处,得知两人都通过了初审,然后进入考场。谢文山在一张矮几前坐下,几分钟后一名文吏进来分发了试卷,他粗粗一看,纸上密密麻麻的写着近百条案例,考生必须对其作出判决并列出依据。按说难度并不大,但时间却只有半个时辰,要将这么多案例一一判决并写明依据,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谢文山只能不假思索,奋笔疾书。

铛铛铛铛!

随着几声锣响,监考书吏大声道:“时间到了。所有人放下笔,停止答题,若是还不放下笔的,成绩作废!”

谢文山赶忙放下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但考卷上还有一小半还是空白,其他的考生也纷纷怨声载道,显然他们考的也不咋地。

“好,所有人都起身,离开考场!”书吏大声道。

谢文山站起身,走出考场,他的脑海里还是盘旋着方才的那些题目。这时他突然感觉到肩膀被人猛拍了一下,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