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1 / 1)

丝路大亨 克里斯韦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头,看到野口孙七郎熟悉的面容,惊喜道:“殿下您也没事,那太好了,国崩是什么?”

“与铁炮一般,也是一种火器,只是威力要大得多,便是大名的居城,也能将其摧毁!”野口孙七郎的脸色铁青,与漂浮在海上的尸体看上去差不多,他接下来的话语就好像自言自语一般:“糟糕了,这次我们野口家踢到铁板上了!”

面对海盗的夜袭,霰弹的扫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夜空里便传来了号角声,剩余的敌人也在夜色的掩护下撤走了,螃蟹号也幸免于难。不过由于天黑,海况不明的缘故,周可成也不敢下令追击,只能等到天明之后才清点损失,捕捉俘虏。经过半天的辛苦,看着损失的清单,周可成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什么,死了二十七人?伤十九人?怎么会死伤这么多?”

“禀告掌柜的!”莫娜低下头:“螃蟹号首当其冲,除了九指带着十几人在船首楼里坚守外,其他人几乎全灭,所以——”

“好了,不要说了!”周可成摆了摆手,他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胸中的怒气:“这主要是我的错,到了陌生的海域,我应该——”说到这里,他也说不下去了,按说自己事先也有提防,在这陌生的海域,面对这等凶险的对手,实在是防不胜防。

“周贤弟,你莫要生气了!”许梓接口道:“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昨天夜里来袭的应该是倭国当地大名水军,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已是全军覆没了!”

“安宅水军?”周可成想起昨夜晚上他有听到许梓提到过一次,只是当时战场上铳声四起,血肉横飞,自己没顾上细问,赶忙啊追问道:“我记得你昨天晚上说什么三好,安宅的,也没有记住,到底是哪一家呢?”

“这话可就长了!”许梓笑了笑:“贤弟,你对倭国的事情知道多少?”

“倭国的事情”周可成在脑子里回忆了一下前世里电脑光荣游戏留下的一点记忆,好像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他们要么现在还没登上历史的舞台,还是说话小心些为上:“我所知不多,只听说这倭国列国各自为政,相互攻杀,便如同我国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候一般。”

“贤弟说的不错!这倭国自应仁之乱以来君弱而臣强,虽名为一国,实不过徒留名号而已,其国分为六十六,强者具有三四国,弱者与邻分国而居,自相攻杀,无日不战,像这样已经近百年了。而这三好家本不过是四国岛上阿波国三好郡的一介土豪,但恰逢时运,已经一跃成为倭国数一数二的大名,距离称霸天下也不过只有一步之遥了。”

“哦?那安宅家又与三好家有何关系呢?”

“这就要从三好家的上一代家主三好元长说起了,此人乃是幕府之管领代细川高国的重臣,一生历经坎坷,最后却以被迫自尽而终。但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一时名将,分别继承了三好家、十河家、安宅家的基业。”

第六章风云

“原来如此,那这么说来安宅家与三好家虽然名号不同,但实乃一家人?”

“不错,安宅一族的家督安宅冬康乃是三好的家督三好长庆的同胞兄弟。”

听到这里,周可成点了点头,脸色也越发变得难看起来,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趟来堺港居然会遇到这等事情,虽然说日本那时的一国算起来也不过算得上明国一县罢了,但三好一族既然能成为数一数二的大名,怎么看手头上也有四五个县的人口和土地,实力远非才现在的周可成可以比拟的。

“先把俘虏关到底舱去,我们先过了海峡,前往堺港吧!”周可成思忖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为上。

“殿下,那几条怪船离开了!”彦次郎从岩缝回过头来,向半躺在地上的野口孙七郎禀告道,这个体格粗壮的汉子的右臂用白布包裹着,这是昨天夜里霰弹给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他们往哪里走的?”

“往东北方向,纪淡海峡那边去了!”

“这就是说是去摄津国或者和泉国那边啦!”野口孙七郎挪动了一下身体,彦次郎赶忙伸手将其扶住,听到对方低声自言自语:“装备这么强大的火器,肯定是有所目的,是与堺镇、还是石山本院寺、还是六角家?正在本家经略近畿的紧要关头,决不能让这个变数参合进去!彦次郎!”

听到野口孙七郎叫到自己的名字,彦次郎赶忙跪在地上应道:“哈!”

“我记得你想要成为武士,是吗?”

听到野口孙七郎问道这个问题,彦次郎一愣,在他看来自己这次是闯了大祸,丢了近百条人命,十余条船,可却连根毛都没抢到,换了自己是野口孙七郎,非一刀砍了自己不可,若不是自己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满家老小都在村子里,早就跳海跑路了。可听野口孙七郎这口气,不像是要杀自己的样子。他不假思索,跪在地上磕头:“小人知道罪过深重,不过想成为武士的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好!”野口孙七郎咬紧牙关,右臂上传来的痛楚就好像一根烧红的钢针在不断挑刺他的神经:“你现在立刻跟住那条快船,查清楚船上人的来历,然后回来禀告我。只要这个你查清楚了,不但前面的事情一笔勾销,而且我立刻提升你做我们野口家的足轻头,听清楚了吗?”

“哈!”

穿过纪淡海峡之后,许梓的脸色明显变得轻松起来,用他的话说这已经进入了堺众的控制范围了,与日本的其他地方不一样,统治堺镇的并非凶狠贪婪的武士,也不是几乎同样贪婪的僧侣,而是商人们。由于这里北面是摄津国,南方通过和泉山脉与河内国和纪伊国接壤。大坂湾通过明石海峡连接到濑户内海,又处于纪淡海峡的要冲位置。早在古老的藤原时代这里就有存在专门贸易的港口了,而到了室町时代更是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港口,这个城市由三十六名大商人组织成了“堺三十六人会合众”的合议制,使该地变成了一种自治化的都市。当畿内各地区被卷入室町幕府中后期的混乱内战之时,堺镇却能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维持内部的稳定,许多京都的公卿和僧侣都移居此地,使得这里不但成为经济中心,文化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以商业起家的堺镇没有像其他大名那样随意攻击经过的商船,恰恰相反,在商人们开来每一条来自远方的海船都一条流淌的金河,因此他们用公共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