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堵胤锡见李起无法反驳自己,更显得意,又道:“第三个问题,如果必须要买房置地的人,他们偏偏买不起房,置不起地,他们会不会活不下去?
当然不会。
自古以来,只听说买不起粮食饿死的,买不起衣裳冻死的,掉在河里溺死的,没有了水渴死的,治不起病拖死的,
死法千奇百怪,但偏偏没有听说过买不起房,置不起地,死了的。这若是死了,该叫怎么死?”
“该叫怎么死?”
李起也不知道该叫怎么死,看向堵胤锡,期待他的自问自答。
堵胤锡道:“之所以没有一个名称,是因为他不是威胁百姓生存的致命根,没有屋舍,地当床来天当被,只要能躺下,在哪里不是睡?”
”不不不,,,“
李起这时候想到理由打断堵胤锡了,“堵大人,你这话就差了理了,有道是吃穿住行,最是民生之本,怎么到了你这里,却是居住变得不重要了?
这不合道理。”
堵胤锡欣慰的笑了笑,“殿下有此仁心,这是好事,下官亦是感到欣慰,但是请殿下记住,任何话语,都是要对应其天下大势。
如今我大明乱了数十载,活着,这是最根本的,为了活着,多少人背井离乡,离开家园,成为了流民乞丐。
这一点,便可印证当百姓的生存受到威胁,屋舍不是最重要的,是可以抛弃的,这一点,殿下赞同吗?”
“这这这,,,这自然赞同。”
“所以下官说了这么多,便是想要告诉殿下一句话,当屋舍田地背离了百姓的生活初衷,他便是会被百姓无情的抛弃。
反之,试想当屋舍田地变得高不可攀了,变得普通百姓已经是对其触不可及了,殿下认为那时候屋舍田地对百姓而言,还重要吗?”
李起想了很久,最后道:“不重要。”
“为什么?”堵胤锡反问道。
李起无奈道:“因为价钱太高,想了也是白想,而反正离开了屋舍田地也不会死,也不会活不下去,自然那时候也就不重要了。”
“是极。”
堵胤锡忍不住赞道:“是的,而到了那时候,也就到了屋舍田地价值的最高,一旦过了这一时期,屋舍田地就将开始变得极不值钱,这便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堵胤锡一席话说完,便是看着李起,似乎是在问李起有没有听懂他的话。
李起不敢说绝顶聪明,但至少不笨,听到这里,自然也就明白堵胤锡为何让自己对那些奸商,置之不理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发疯的女人
“堵大人的意思是说,现在老百姓的第一生存需求是活着,只要能够活着,老百姓对房屋田地的需求就不是很迫切。
甚至可以说不在乎,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房屋田地的价格被炒到天上去,这也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不过是富人和奸商之间的一场游戏而已。
是这样吗?本藩可以这样理解吗?”
“是的,殿下蕙质兰心,下官钦佩。”
“呵呵呵,,,”
李起无奈的呵呵笑了几声,“堵大人你就不要来取笑我了,我这还蕙质兰心?在你面前我都感觉自己愚不可及了。”
似乎也是真的有要考教李起的心思,这时堵胤锡便是对李起问道:
“那么依殿下所见,若是房屋田地的价格与老百姓没有关系,那么此事到最后又将演变如何?”
李起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思路,而后郑重回道:“如果刚才先生说的话全部正确,那么本藩不在南京当皇帝,这南京即便房屋田地被炒到天上去,也不会有老百姓参与其中。
自然而然,那些奸商小人也就不可能挑拨起老百姓的仇恨之火。
所以最后即使他们要闹,也只是他们自己的单独行为而已,不会演变成像李张那般的烽火燎原之势。”
“不错,殿下所言,正是下官所想,李自成张献忠之所以成势,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多么能耐,
而是因为他们运势而生,偏偏生在了大明最天灾人祸的这二十年,
因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被他们蛊惑,被他们裹挟,若是老百姓有吃有穿,十个张献忠李自成又能如何?
所以殿下完全不需要担心房屋子田地被这些奸商小人利用,因为他们哄抬到最后,只是他们这些人自己在你买我卖而已。
只要挑不起百姓的火源,他们即便要闹又能成什么气候?
即便他们勾结江北四镇也无妨,殿下连江北四镇连手都不怕,难道还怕江北四镇和他们这些虫虾连手?
即便连之,反手即灭尔。”
李起听了堵胤锡这一番话,顿时只感到豁然开朗。
郑重对堵胤锡拱手,李起道:“听大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藩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之前本藩还对此事耿耿于怀,现在则不再担心了。”
确实,在听堵胤锡讲这翻话之前,李起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担心的。
因为李起来自于后世,在那个年头因为买不起房子,许多老百姓都是比较有怨言,
所以自然而然,李起也是对这一方面极其重视,感到事态不好把握。
也许这就是当局者迷吧,所以这时候李起竟然还没有堵胤锡这个古人看得清楚。
现在经过堵胤锡的一番教诲,李起自然也是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现在这年头的老百姓,还远远没有脱离温饱,几乎全都在生死贫困线上挣扎。
所以这时候的他们对于生存的需要是最迫切的,对吃穿是最迫切的。
至于生活水平,生活舒适感,这些完全都可以忽略不计。
若是拿一座房屋和一石粮食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去选择,而房屋又不能立即变现的话,
他们情愿要一石粮食,也不会去选择一座房屋,因为粮食可以维持他们的生命,而房屋则不可以。
所以这年头的人为了生存,纷纷背井离乡,连自己老家的宅院田地都可以不要,又怎么会去稀罕房屋呢。
到时候即便房屋被炒到天上去,然后因为李起没有在南京当皇帝,
那些奸商血本无归,去刻意挑拨百姓,也不可能得逞,因为老百姓都不关心这个。
那么烽火燎原的起义之事,自然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既然如此,又何必需要担心呢?
经过和堵胤锡的这一番对话,李起对堵胤锡更加是心生敬重,对他的才学见识也更加钦佩,同时也是不再敢小看古人了。
之后,李起和堵胤锡又是在南京这繁华街道上走了一阵。
一路无事,正想要回去,却是不想刚一回头,迎面遇到了两人。
这一下,瞬间便跟捅的蚂蜂窝一般,现场气氛一下就紧张了。
此二人正是陈圆圆和寇白门。
原来这寇白门自从被朱国弼无情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