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的变成了反对他的急先锋。
本藩每每念及以此,心中都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如今我大明内有李张作乱,外有鞑子边患犹在,委实是经不起折腾了。”
堵胤锡听了李起的话,哪里还能不知道李起的担心。
当皇帝,那毫无疑问是要在北,京当,毕竟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几百年下来,北,京已经是成为了大明皇权的象征。
若是选在别的地方,不管是在哪里,那都是会被认为是偏安一偶,不思进取。
而且人心也不会服,因为天下人就认定了只有北,京才是正统,别的地方他们不认。
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若是李起不去北,京当皇帝,这对于李起以后的施政是不利的。
但是这里的百姓这时候又是如此这般,须知许多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竟然就是押上了身家去买房买地。
能够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的人,那都是颇为有头脑和魄力的人,一旦这些人的美梦化作泡影,他们很快也将沦为赤贫,甚至背负巨债。
这般之下,又是正好李起也将着手收拾江北四镇。
一旦这些人铤而走险,要闹腾起来,那可就要引起连锁反应了。
“难得殿下看的如此长远,这些买房置地的人,只怕许多都是豪商巨贾,手眼通天,一旦他们破罐子破摔,倒确实是一桩麻烦事。”
自古以来,对于一些难得的商机,总是有人会把握住,而且这些人背后往往都不简单,许多人都是有势力的,
要不然,一个小老百姓,成天想的都是下一顿饭在哪里,哪有心思想这个。
这些自以为看准了机会的人,不顾一切的把钱财投进去,成功了,便是自己眼光独到,魄力非凡,自此享受一生。
失败了,怎么办?
这时候他们许多人便是把责任怪到别人头上去,最好是往朝廷身上扯,把朝廷别的一点稍稍做的不好的事情无限放大,然后来激化朝廷和百姓的矛盾,最好恨不得天下大乱,他们的债也就不用还了。
当年的王莽,不就是这样完蛋的吗?
其实当年王莽推行的许多政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老百姓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看不到这些。
历史的教训言犹在耳,李起不得不防的。
李起虽然是想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一时之间也是没有想到一个很合适的解决办法。
这事情,李起还真是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措施,须知这事情在后世,那也是个老大难,不知道困恼了多少人,
什么样的解决手段李起都是听说过,但是在这治理的过程中,那房价可是一路飙涨,真真是令人感到恐怖。
“堵大人,这事情本藩也是头疼,加之如今事务繁多,实在是没有太多经历来想这事情,所以还得是麻烦大人你了。”
堵胤锡自然是不敢推辞,赶紧是应下,“殿下放心,此事便交予下官,三天内,下官必拿出章程来。”
“哦?大人你有信心?这事情牵涉的人不少,钱财也是巨大,可不好办啊。”
“呵呵呵,,,”
堵胤锡难得的呵呵笑了笑,“殿下多虑了,这天下之间,既有事,便定有解决之法,此亦所谓相生相克也!”
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起被古人洗脑
李起见堵胤锡说的这样胸有成竹,不由得也是一愣,
“堵大人,这问题可不小啊,怎么到你嘴里就跟小孩过家家一样呢,也罢,三天之后本藩就看看你的章程吧。”
李起话里也是有点打趣的意味,想要到时候看一看堵胤锡的笑话。
李起可不相信困扰后世那么多人的老大难,你老人家三天能解决?
鬼才相信。
不过让李起没有想到的是,李起这一句要看笑话的话,落在堵胤锡的耳朵里,却突然让他是灵光一闪。
只听堵胤锡道:“殿下,不需等待三天,连一天都不需等待,现在下官便可给您答复。”
“什么,你现在就想到对应对的章程了?”
李起更为惊讶,心说你这个堵胤锡,不会随便拿哄小孩的鬼话来搪塞我吧,你不管怎么说,至少在明面上你的话得说得通道理,
要不然,就算你是历史名人,名流千古,我也不答应,我照样也要说你。
“哦,既然现在你就有了章程,那你就说说看吧。”
堵胤锡最后理了理思路,道:“此等奸商小人,趁着机会投机取巧,朝廷最上等的应对方法便是置之不理。”
“什么,置之不理?”
李起更为惊讶,他还真准备了听堵胤锡的一番长篇大论,哪知道他竟然蹦出这么四个字来,
“堵胤锡,你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置之不理?那岂不是这房屋地价要被他们抄到天上去,到时候民愿沸腾,骂的还是我们朝廷。”
堵胤锡微微一笑,“殿下多虑了。请容下官问殿下三个问题,
第一,需要买房置地的人是什么人?第二,需要买房置地的人是不是必须要买房置地?第三,如果必须要买房置地的人,他买不起房,置不起地,他会活不下去吗?”
李起听了这三个问题,似乎有点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李起一边思考,那堵胤锡便是开始在一旁解释,
“殿下,首先我们说明白这第一个问题,需要买房置地的人是什么样人?
这毫无疑问,一定是家里添丁加口住不下了,所以想要买房置地,亦或是像刚才殿下所听到的,那些想趁此机会买房置地赚钱的,只有这两种人。”
李起点了点头,对此也深以为然,“不错,堵大人你这话说的不错,除了这两种人,确实也是找不到别的什么买房置地的理由了。”
堵胤锡见李起赞同自己的猜测,也是高兴,又是接着说道: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因为家里添丁加口,需要买房置地,那么他如果买不起房,置不起地,那他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
当然有,他们可以选择租住别人的房屋。若是租房也租不起,还有解决办法,便是在自己房间隔一块木板,起一堵墙,又是一间房出来了。
亦或是把家里的材房地窖改一下,也是几间房出来了。再亦或是在边上搭个棚,也是一间房出来了。
实在连这些也没有,还可以直接在地上打地铺,睡地上,家家户户十几口的,都这样,这也不是没有的事。
归根结底,百姓有百姓的智慧,如果没有钱买房置地,他们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居住问题。
所以这第二个问题,他们买不起房,置不地,他们会有办法替代,朝廷其实不必要操心。”
李起听了,一时无言反驳,明明感觉堵胤锡说的似乎是歪理,但一时也是找不到反驳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