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表面文章,都是做给人看的。
但是此时的弘光皇帝见马士英主动上奏,祈求乞骸骨,那是连一点表面文章都懒得做,直接便是大手一挥,接纳了马士英的请求。
马士英失意无比,跪地告谢天恩后,便是离开了朝堂。
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了,为什么李起打张广延,后果竟然这么严重,堂堂一朝首辅都是被撤了?
而且这马士英还是弘光皇帝的头号心腹臣子,那么依赖他,弘光皇帝怎么就把马士英给赶走了?
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在古代封建王朝,对于一个天子来说,他的世界里面没有对错和善恶,有的只是自己的随心所欲,哪里还需要顾及那么多。
有道是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即便是皇上要将某一大臣抄家灭族,那被抄家的大臣一家上下,也得老老实实的跪谢,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就是封建王朝!
所以你会看到历史上许多的名臣,开始还被君王信任无比,但是之后因为一些小事,就失宠了,就罢官了,就家破人亡了,这样的事情笔笔皆是。
这就是封建皇朝皇帝的德行。
心情好的时候用这个臣子,说来的吧,你来给朕干活吧。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脚将这个臣子踢开,丝毫没有半点情面可讲。
若是以后这个皇帝念起了那个臣子的好,又恰巧这个臣子还被皇帝整死,那又是接着用。
当年崇祯帝用杨嗣昌不就是这样吗?
崇祯帝开始多么信任杨嗣昌的父亲杨鹤,派他去陕西剿匪,那是要什么给什么,极其的器重,真可谓是圣眷正浓。
但是后来陕西匪患没有平定,崇祯帝立马翻脸,将杨嗣昌的父亲杨鹤下狱问罪。
可怜杨鹤一把老骨头,哪里接受得住牢狱之灾,很快身体就不行了,看眼着就要死了。
但是崇祯帝一点都不心疼,丝毫不顾念当初自己是如何那般器重他的。
杨嗣昌见父亲身体不行了,提出自己代替父亲受过,崇祯帝很感动,认为杨嗣昌是一个孝子,就在心里把这杨嗣昌给记住了。
不过感动贵感动,但是杨嗣昌代父受过的事情却是没有被崇祯帝同意,后来杨鹤病死于狱中。
再后来,崇祯帝觉得杨嗣昌是一个人才,便启用杨嗣昌,对他大加任用。
好无语,人家爹的死,怎么说你崇祯也有责任好不好,没有全部,也有一半吧,
但是崇祯帝一点都不把这些看在眼里,让你杨嗣昌给我干活,你就得给我干活,就算你杨嗣昌的爹是我害死了,那也得来。
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
所以说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想要当皇帝呢,因为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一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人家就是这么牛。
马士英走了,他空出来的内阁首辅的宝座便是成为了许多人的目标。
别看伴君如伴虎,但是这在伴虎的时候,这狐假虎威的日子也是不赖的嘛。
再说了,内阁首辅本来就位高权重,威风八面,只要在仕途上稍有野心的人,又有几人不想当。
于是在马士英退出朝堂后,一众官员皆是眼神热切的看着弘光皇帝,
特别是那内阁的几位次辅再辅,那更加是眼神热切,只盼弘光皇帝可以点他们的名字。
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弘光皇帝却没有当场说出继任的内阁首辅是谁,
只是说这内阁首辅干系重大,不能轻易决定,他要好好想一想。
不过这内阁首辅之事可以稍稍延后几天再说,但是那李起命人责打张广延一事,弘光皇帝却是不得不办。
这事情可是关乎他这个皇帝的无上尊严,他不得不处理,否则,不把李起定罪,以后谁还拿他这个皇上当回事。
“诸位爱卿,定王目无君王,擅自殴打朕的宠臣,你们认为当如何定定王的罪过?”
因为李起的身份特殊,弘光皇帝纵然是对李起咬牙切齿,但是却也不敢贸然动手。
尽管这时候的李起就在南京城,身边也没有军队在,要杀了李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却也是容易的事情。
但毕竟李起的身份地位,还有那战功都摆在这里,弘光皇帝也是要和一众大臣商议一下,也好拿出一个恰当的罪行来。
一众大臣见弘光皇帝有那内阁首辅的正事不办,抛出来这么个问题,都是一愣。
不过联想到弘光皇帝和张广延的关系,他们又是释然了。
但是就像开始说的,李起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一个处置不好,就要为自己留下巨大的祸根,一般人哪里敢说话啊。
于是整个朝廷鸦雀无声,静的出奇。
见一众大臣不说话,弘光皇帝不由得是来气了,
“怎么,难道朕要处置定王,定他的罪过,你们感到有什么不妥吗?”
还是没有人站出来回答弘光皇帝的话,这让弘光皇帝很是气恼,他没有想到一个身边无兵无将的李起,竟然是让一众朝臣这般的忌惮,这要是他身边有军队,那还得了!
“史爱卿,你说,定王该当何罪?”
没办法,弘光皇帝便是点了史可法的名字,让他来说。
皇帝就是这样,若是他想要杀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忠是奸,那都不会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总是要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说,然后他来拍板决定。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万一杀错了,老百姓有怨恨,那也是怨恨那个说话的臣子,不会怨恨皇上。
这样皇上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若是最后民怨比较大,皇帝再把那个说话的臣子杀了,这不就皆大欢喜没事了吗?
所以弘光皇帝打的也是这个算盘,先让一个臣子站出来指出李起的罪行,然后他下令把李起杀了。
杀了李起后,若是老百姓反应强烈,民怨极大,到时候再把那个臣子杀了,给老百姓出气,这样老百姓也就安抚了,局势不就稳定了吗?
兵部尚书史可法见皇帝点名问自己话,颇为有点慌乱,脚下有点哆嗦的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臣,,,”
弘光皇帝见一向居高自傲的史可法,这时候竟然是说话结结巴巴,不由得是眉头一皱。
“爱卿有话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史可法听了这话,那才是心里稍稍安定一点,而后只听史可法说道:
“皇上,按,,,按我大明律,定王并无罪过。”
“什么?他殴打朕的宠臣,竟然无罪?”
弘光皇帝发怒了,他没有想到史可法竟然是蹦出了这么一句话来,他还指着史可法指出一点李起的罪行,然后弘光皇帝再将罪行夸大,最后一拍板,将李起下狱,继而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