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章(1 / 1)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老白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使各府州轻易被攻客,朝廷让各地练兵,又来了一个练饷。

各种名目的税,朝廷每加征一分银钱,中间兜兜转转,摊派到老百姓身上,可能就要翻个十倍二十倍不止!

这让老百姓怎能挨得住,不造反才有鬼!

如果朝廷尽到了责任,让老百姓有所依赖,不至沦为流民,不至于在饥饿和寒苦中死去,

如果真的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不说好日子,哪怕是让老百姓苟延残喘,

那么李自成打来了,根本不用朝廷动员,老百姓自己就会起来反抗。这是毫无疑问的。

再说京城沦为鞑子之手,最主要的责任是不是李自成,这个其实也存在疑问。

京城毕竟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保卫京城的防卫能力,那绝对是强大至极的。

保卫京城的关隘屏障不少,其中便以山海关为最。

至始至终,山海关都从来没有被敌人从正面战场上攻克过,即便是鞑子,打了几十年,也没做到过。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山海关的重要性,他是保卫京城的重要屏障,决定着京城的存亡。

由此可见,京城的丢失,和山海关的丢失,他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当时带领大军屯驻在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他却是先投降了李自成,又反叛了,给鞑子做了狗。

这一番巨大改变,不论他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些不谈,就看结果,

是吴三桂的叛顺,直接导致了山海关的异主,并且最终也直接导致了京城沦陷鞑子之手,这是一环扣一环,铁一般的事实,无可争论。

所以说京城的丢失,李自成固然有责任,但李自成不是决定性的,因为李自成决定不了山海关的归属。

决定性的责任是吴三桂,因为山海关在吴三桂手里啊,他绝对掌握着山海关的大权,这一点毋庸置疑。

由此可见,以上两点,史可法的言论都得不到有力依据,这也就不怪李起会对史可法失望了。

不过转念一想,李起又是释然了。

史可法一直就是这个立场,弘光朝“联虏平寇”的方针,也就是在马士英史可法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才得以实行的。

由此可见,史可法的态度是一贯的,并且非常鲜明。

明知道史可法是这样的一个态度,李起还跑过去询问,这不是自找难堪吗?

李起对史可法的回答非常失望,因为这都是情不自禁表露出来的情绪,所以李起不由得便是表露在脸上。

这很快便是被史可法看到,毕竟史可法对李起的态度很看重,也是在密切关注着李起的神情变化,

史可法希望得到李起的一次夸赞,然后他就可以将肚子里一大堆的洋洋洒洒之言倒出。

但是见李起竟然是露出失望的神情,史可法不由得是一阵惊愕,急忙问道:

“殿下,难道并不赞成下官的主张吗?殿下须知这李自成罪大恶极,多少我大明无辜百姓被他残害致死,而且先帝也是被他直接逼迫,最终在煤山自缢的!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史可法之惊

李自成罪行累累,乃是我大明朝最大的国仇家恨。这样的人难道还不是我大明朝最大的敌人吗?

难道还有比他更重要的敌人吗?”

李起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史可法,道:“有,当然有,鞑子便是,难道史大人不认为鞑子才是我大明天下最重大的敌人吗?

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即便最后成事,对汉家天下来说,也不过是换了一个人,换了一个姓当皇帝。

这天下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不过是再重演一次王朝的兴衰交替而已。

但是鞑子则不然,大人你看他们才刚刚入关,连脚跟都没有站稳,就迫不及待的下了“剃发令”,把我汉人传承祖先的头发都要剃掉。

不但如此,他还下了“易服令”,让我们连自己的衣裳都不能穿。

他这是要干什么?

如果真的让鞑子最后坐了天下,这难道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吗?”

史可法被李起这一问,问得当场回答不上来。

不得不说,李起的话很出乎史可法的预料,毕竟李起作为定王的身份,是崇祯帝的三皇子,

按理来说,李起应该比他更恨李自成才对,但是这时候李起却是不然。

不但否认了他的言论,认为李自成并不是最大的敌人,反而认为是关外的鞑子,

而这关外的鞑子却是此时史可法极力主张联合的对象,这一正一反之间的差距,确实是极大的出乎了史可法的预料。

见史可法回答不上来,李起便是又自问自答,道:“史大人,若是鞑子真的坐了天下,剃发令,易服令得以实行,那么我汉家的文化传承还能继续下去吗?

我们剃掉的不是一缕头发,而是我们心中的信仰!我们改变的穿着不是一件衣裳,而是我们几千年来的精神寄托。

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若非管仲之能,我华夏早已披发左衽。

即便只是衣服从右衽改为主衽,就已经被视为华夏从文明变成沦为野蛮,不是人类。

那么我们将自己整个衣裳扒掉,头发也不要,那这又沦为了什么呢?

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言语去表达这样的恶果呢?”

李起的话在后世之人看来,自然是一篇废话,

不过是剃个头发而已,谁会去当真,不过是换一个款式的衣裳而已,又有谁会去计较那么多?

又会有谁傻到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和衣服,不惜献上自己和家族的性命去抗争?

这样的人,不是傻子,又是什么。

但这不是后世,这里是明朝,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讲,这却无疑是惊天之语,见始之高深,令人惊叹。

是啊,李起刚才的那一翻长篇大论,说简单一点,也就是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鞑子入关,此非亡国,乃亡天下!

史可法被李起的话震惊得久久是回不过神来,眼睛里面满是对李起的不可思议。

“殿下,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须知李自成可是逼死先帝的罪魁祸首!

若不是李自成攻破神都,先帝又怎会煤山自缢?我神都又怎会沦陷已鞑子之手,这些都是李自成一手挑起来的。

这般的国仇家恨,殿下不去找李自成报仇雪恨,反而是在这里长篇大论的讨论鞑子的罪恶,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殿下须知,关外鞑虏纵然强盛一时,但却不过是皮屑之痒,不足为患。

只待我大明王朝稍稍恢复元气,便可将他们轻而易举的横扫一空,这一点,难道殿下身为我大明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