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0 章(1 / 1)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老白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曲目,很是高兴,也是管不了别的,拉着张广延便是要走。

马士英见弘光皇帝要走,急道:“皇上,我们还要商谈定王之事啊!”

“改日再谈,改日再谈,朕要去听戏了。”

说罢,弘光皇帝便是带着张广延离开了。

见弘光皇帝如此,马士英只是摇头叹息,心道:这个皇上,也太胡闹了,为了听戏,竟是连大事都不管了,他日若是定王举兵造反,如何能抵御!

第二日,丑时许。

这时候李起早早的便是被刘桃树给叫了起来,说是该准备参加朝会了。

李起真是有一种想要叫天的感觉,这也就是早上三点左右的样子,这么早的时间去上朝,有病啊!

不过叫天归叫天,还是得起来,因为这参加朝会是昨天弘光皇帝交代了的,今天必须要去。

更要命的是不光是今天要去,以后只要李起在京城,就每一天都要去!

罢了罢了,只当是起早锻炼身体了。

在刘桃树魏千章等人的护送下,李起便是坐着轿子前去皇宫门外等候。

顾炎武则是没有同行,而是留在馆驿继续睡觉,他倒是好命。

等到李起的轿子到了午门外,这时候已经是有许多的大臣在等候了。

他们各自跟着自己相熟的官员凑在一起,相谈甚欢的模样,全然没有李起的哈欠连天。

“定王殿下来了,早,早。”“殿下早,殿下早,下官有礼了。”,,,

一众大臣见李起的轿子来了,都是齐齐对李起拱手问好,倒是没有跪拜。

明朝的官员倒是没有后来那般没有地位,别管官大官小,成天跪到晚。

在明朝,若非是正式场合,即便是见到了皇上,那一般也不需要下跪,更不要说见到李起这个亲王了。

李起努力的不使自己打哈欠,对着一众官员也是拱手还礼,嘴里也是说着一些客气的话。

待得和李起见礼客套后,众人又是很快恢复了刚才的模样,又是闲聊起来。

李起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朝会,记忆里身体本尊朱慈炯亦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不免有些好奇。

于是李起偷偷的竖起耳朵听,倒要看看这些个官员在说些什么。

这边两个官员在谈着李自成的事情,对李自成很是成见,张口闭口都是杀才,该死的之类的,甚至还说若是早知他会成事,在他当驿卒的时候就该将他千刀万剐。

李起听了两句,多是一些废话,也就没什么兴趣,又见那边两个官员神情猥琐,细声说着话,时不时的眼冒精光,一阵火热的感觉。

李起来了兴趣,装作漫不经心的向他们移动了几步,这才是听清了他们的谈话。

“张大人,你那小妾真的那么厉害,是不是真的啊?你可不要诓骗于我,”

“我骗你作甚,我那小妾以前是楼船上的头牌,那房,中,术是没的说,今晚我就在她肚皮上来了三回,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却又是乐此不疲,实在是乐趣无穷啊。”

“张大人真是好福气,不知你家小妾可有相熟姐妹,我听的也想要讨一个进门。”

“哈哈哈,,,等下值了,我给你问问。”

“拜托拜托。”

“无妨无妨。”

李起听的一阵无语,这他娘的拿这事也好出来说,你他娘的还要不要脸,也不怕被人听了去。

就在李起心里鄙视不已,正要接着听他们的混账话,也好批判他们的无耻的时候,李起却是看见了昨天那个为自己说话的人。

这时候的李起,那还不知道这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

上去一道谢,一问,才是知道了他的大名。

对于这个人,李起那是知道的,这可是在历史上地位极高的一个人,那地位直追宋朝文天祥。

这么算,给他们来个“宋文明史”,这倒还真是贴切。

不过史可法和文天祥也稍有不同,那就是文天祥没什么争议,大家都是承认文天祥的历史地位和功绩,对文天祥很认可。

但史可法却是褒贬不一。

为什么呢?

那就是史可法在一些比较重大的时刻婆婆妈妈,犯了错误。

就比如说他出任督师,督军江北四镇的时候,面对着江北四镇的威胁,他也没有拿出一个很好的章程来,使得江北四镇一天比一天尾大不掉。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求教史可法

特别是在高杰和守扬州的事情上,史可法的争议极大。

高杰的事情说来也简单,那就是高杰本为江北四镇之一,本事那也是不俗,但是不想被河南总兵许定国设计诱杀,身死。

高杰死后,高杰的妻子刑氏见高杰之子年幼,无力掌控高杰手下的一众大将,于是想借助史可法的官威来压服众人。

于是刑氏便提出让高杰的儿子认史可法为义父,希望史可法答应。

但是不想史可法却是拒绝了,据说是因为史可法看不起高杰的出身,认为高杰是闯贼出身,他的儿子自然就更不为史可法看重了。

反正不管怎样,史可法不但是没有答应,反而更加气人的是,史可法竟然是在拒绝后,提议让高杰的儿子认提督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这一下就不是好事变坏事,而是好事便恶事了!

你不答应就不答应,还让人家认一个太监做义父,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摆着是看不起人啊?

于是史可法这一手便是直接得罪了整个高杰的部将,使得他们是对史可法怀恨在心,这些部将里面就有那后来为鞑子立下巨大战功的李成栋!

还有就是史可法守扬州。

争议的焦点就是为什么堂堂一个偌大的扬州,如此繁荣富庶,又人口众多,竟然是在多铎于弘光元年四月一十八日兵临扬州城下,四月二十四日发起攻击,当日便破城,这是为哪般?

许多人还拿江阴八十一日为参考,认为一个小小的江阴尚可坚持八十一天,

为何天下闻名的大城扬州,却是连真正的一天都没有坚持下来?

许多人认为史可法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统帅好大军的征伐。

都说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但是这评说最是难评,因为时过境迁,许多的资料都是不可考,即便是有,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再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认知,人的思想是会发生变化的,要评论,就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评论。

这一点,又有几人敢说自己是完全的站在了古人的时代格局里?

所以按下这些就不谈,就单说既然史可法有这么大的争议,为何在历史上地位却是那么高呢?

估计大家对他这么的尊敬,给他这么高的历史地位,不是来自于他有多大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