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取消,但是一来这是几千年根深蒂固的结果,要想一朝废除,谈何容易。
二来虽然这跪拜之礼很是封建落后,但是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至少这样的礼节可以最大限度的凸显身份地位,有利于调度和指挥,抗击鞑奴。
这一点李起还真是感受到了许多的好处和便利,就说这一次自己带着二十多万义军百姓赶路,这路上不可能没有事情发生。
许多的百姓因为这个事那个事的发生了争执,甚至还出现了械斗,但是只要李起一出面,连话都不用说,闹事的百姓全部都立马老实了,直接跪在地上任打任罚。
甚至还有的百姓以可以受到李起的处罚为荣,以至于当李起宣布对他们进行惩处时,他们还一个个的欢呼雀跃,好像得了什么奖励,走了什么好运一样。
这一切,还不都是因为李起身份地位的原因吗?
所以一路上李起也是尽最大的限度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去纠正百姓的不当言行,废除私斗,这就是其中的一项。
见一众百姓对自己跪地高呼,李起不由得是不住的扬手,道:“都起来吧,都起来吧,这些年难为你们了,,,”
李起的话亲近易懂,又发自肺腑,百姓们听的都是感动,许多的人甚至都情不自禁的开始哭泣起来。
看着这些对自己感动无比,但是身上却又是破破烂烂打满了补丁,脸上也是一脸菜色,形荣枯瘦的百姓,李起心里也是不好受。
明末天灾人祸持续动荡了几十年,百姓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不但要忍受贼寇的袭扰,还要忍受官府的盘剥和压榨,现在就连那关外的鞑子也来了,
生活在这样的岁月里,可以想象百姓是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
这样的现状,说到底都是官府的不作为,而官府的不作为,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人就是崇祯帝!
哪怕是木匠皇帝天启帝,那都比崇祯帝做得好,在天启帝在位的七年时间里面,那也不是没天灾,陕西河南那边当时已经是年景不行了,但是也没见陕西河南有多闹腾。
而且天启帝在位的时候也不是没外患,那鞑子奴酋努尔哈赤那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比皇太极还要狠,几次对大明发动大战,但是都在辽东不得寸进。
所以说天启帝面对的局面和崇祯帝比起来其实也差不多,可是天启帝那时候的局面却一直都在朝廷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但是天启帝一死,崇祯帝继位,继位的当年,局面就开始失去控制,等到崇祯帝死的时候,局面甚至可以说是已经糜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般的结果,纵然崇祯帝不好女色,纵然崇祯帝勤政待旦,纵然崇祯帝以身殉国,但是作为帝国的皇帝,最有权势的人,他又不是傀儡,那责任就算是想推也推脱不掉。
所以这时候的李起,作为身体本尊朱慈炯的继承人,不免也是对崇祯帝不能造福万民感到很惭愧,对老百姓苦难生活的愧疚之情就更加是深了。
“吁”,
李起勒住了缰绳,而后翻身下马,走到了街道边一众百姓的面前。
一众百姓见李起突然下马,向自己走来,都是不知道李起这是为何,难道是自己言语举动失仪,惹恼了定王殿下?
想到这里,那些百姓吓得浑身一个激灵,慌不跌的就是齐刷刷的再次跪倒一大片。
李起见他们一个个的吓得魂不附体一般,先是一愣,而后便是感觉加快脚步,将面前几人给扶了起来,同时也大声让其他人起来。
待到百姓们都是知道自己误会李起,心绪稳定了后,李起才是对他们大声说道:
“乡亲们,这些年天灾人祸,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这都是朝廷的罪过啊!”
百姓们见李起这样说,一个个的都是惊骇莫名,他们都是没想到李起竟然会说这样的话,而且还是当着大家的面公开说。
“朝廷的罪过,那追根溯源就是我父皇的错,是他不能使国家繁荣,是他不能使百姓安乐,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父皇没有当好一个君主!
在这里,我朱慈炯代表父皇,向你们说一声“对不起”,同时,也对天下万民说一声“对不起”。”
说完,李起郑重的对百姓真诚的拱手,而后躬身下拜,行了一个庄重的躬身大礼。
静,死一般的静,世界仿佛在一刻被定格,所有人都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李起,久久的都是回不过神来。
第两百四十八章 罪己诏
谁能想到李起竟然会公开检讨先帝的过错,并且毫不推脱,将天下一切的苦难都是归咎到了先帝崇祯帝的身上,并且真诚的代崇祯帝对天下万民认错!
这一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便是打死他们,他们也是不会相信一个字的!
“先帝万岁!殿下千岁!”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一脸的热泪滚滚,高喊一声后,便是一个“扑通”的跪在了地上,这时候的他,已经是老泪纵横。
老人的声音也是唤醒了众人,百姓们都是一个个的泪流满面,再次跪在地上,大声喊道:“先帝万岁,殿下千岁,”“先帝万岁,殿下千岁。”,,,
数万百姓齐声高喊的声音在空中久久回荡,经久不息,好似这一刻天地间就只有这一种声音。
其实百姓们这样感动,这样的不能自己,这并不意外,要知道刚才李起的那番话,那话里的内容可以说就跟一份罪己诏一样,那效果之大,不是一般诏书和言语可比的。
罪己诏,顾名思义,那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下诏检讨和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诏书在整个封建王朝几千年的历史里,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可见其之少见和珍贵。
因为在封建王朝里面,皇上是不会错的,永远都不会错,因为他是天子,是上天委派来统治人间的神,他怎么可能会错呢?
就算是有错,搞得民不聊生,家国破碎,那也是被奸臣小人蒙蔽,和圣明的皇上没有任何关系,只要把奸臣除了,皇上还是天下最圣明的皇上,天下也很快就将在圣明皇上的领导下繁荣昌盛。
正是因为有这个思想在,所以罪己诏就显得那样的少见和珍贵。
正是因为珍贵,所以这罪己诏也就成为了皇帝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重要政治手段。
当天灾人祸来临的时候,有的百姓不甘就此死去,总是会有人揭竿而起,然后烽烟遍地,战火纷飞,
最后严重的影响到了皇权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