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功,看来让他们有点心急眼热了,眼下自己又被调过来协助,很显然让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了。

算了,这里又没有什么值得争抢的功劳,无所谓的,为了些许功劳伤了同僚之情,自己会落得一个争强好胜不体恤同僚的名声,这不值得。

“原来如此,话说回来,末将也觉得连日奔波较为劳累,麾下士卒长期作战,也的确需要休整,多谢皇甫中郎和朱中郎体恤。”

微笑抱拳谢过,郭鹏离开了帐篷回营去休息了。

皇甫嵩和朱儁互相看了看,脸上满满的都是尴尬之色。

郭鹏回营之后派人快马送信给卢植,和卢植说了一下这里的事情,没过几天,九月初二的时候,皇甫嵩和朱儁得到了卢植的书信。

书信里说卢植在路上遇到了好几股黄巾流寇,卢植正在指挥剿灭流寇维护地方安宁,抵达的时间可能会延后,希望皇甫嵩和朱儁原谅。

我们原谅个啥哟!

这张老脸哟!

朱儁和皇甫嵩看的老脸一红,拔剑上阵就加快了进攻频率,开始轮班没日没夜的攻城,给了黄巾军极大的压力。

郭鹏既然不参加攻城了,成天练兵也实在是有些无聊,一次去军营里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伤兵营内的惨状,便想起了自己带长水骑兵队在广宗大营做过的事情。

于是郭鹏决定重操旧业,客串一把战地医护救援队。

提高受伤士兵的生存率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郭鹏秉持的观念是力救老兵,不练新兵。

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和一个新兵蛋子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与其耗费大量钱财训练一个新兵蛋子,还不如花点药材钱救活一个老兵。

更何况大部分受伤的人都是刀剑创伤和箭伤,及时救援就能活,不需要太多的功夫,比起训练新兵,当然更容易。

但是这个时代,这一点实在是没有多少上层人物能真正愿意去做。

他们宁愿招募新兵,也要把手上的老兵抛弃掉,任由他伤口发炎而死,能得到救治的实在是少数。

郭鹏把原先五百名懂得技术的长水骑兵派出去给军医官打下手,又找来了几个军医官传授相关的技术给其他士兵,叫麾下的兵马学习战地紧急救援常识,对于包扎一些简单的刀剑伤和箭伤进行突击训练。

之后,郭鹏就带着麾下兵马轮番操练和救护伤兵。

一半人操练,一半人随郭鹏去伤兵营救治伤兵,清理包扎伤口等等,皇甫嵩和朱儁得知,都很疑惑。

不过也就是惊奇,短期内情况并不凸显,但是十天半个月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伤兵伤愈归队,军队死亡率有了切实可见的下降之后,皇甫嵩和朱儁都无法忽视了。

他们还听闻军中流传着对郭鹏及其麾下军队的感激之情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皇甫嵩和朱儁一合计,还以为是郭鹏因为自己不能上战场而有了怨气,所以才这样做。

于是他们叫曹操去探探郭鹏的口风,看看郭鹏是不是真的有了怨气。

他们也的确有点不好意思。

九十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乎?

曹操听闻这件事情,也觉得惊奇,便来到了伤兵营,正好看见郭鹏正在亲自给伤兵包扎伤口,手法娴熟。

曹操看了一会儿,深感不解。

“子凤,你这是真的”

“真的什么?”

郭鹏洗了洗手,笑着看着曹操。

“你”

曹操把郭鹏拉到一边,低声道:“你若是想上战场,说一声便是,你这样做,不是在让皇甫中郎和朱中郎难堪吗?你一个战功卓著的将领却在这里救治伤兵,做这种事情,说出去不好听吧?”

“啊?”

郭鹏一脸奇怪:“没有啊,我在广宗的时候就这样做的,那个时候我在带骑兵,轮不到我攻城,我又不愿意闲着不做事,所以就带兵学了战场的急救包扎法,救治伤兵。”

“真的?”

曹操一脸奇怪。

“真的,大兄,你看。”

郭鹏带着曹操来到了另外一名肩膀上有箭伤的士兵身边,指给曹操看:“这种箭伤,要是及时处理的话,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用药就能医治好,但是军中军医太少,一千名士卒都摊不上一名军医官。

很多士卒都是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于小小的创口炎症,些许草药就能救一条人命,何乐而不为?一名见过血的老兵伤愈归队,总比重新招募一个新兵要来的好吧?”

曹操仔细想了想,觉得的确是这个理儿,找不到可以反驳的地方。

“其实行军征战,除了粮草重要,医药也很重要,粮草保命,医药救命,我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能救活的伤兵的,他们跟着我上战场,为我赚取功业拼命,我至少要带着他们活着下战场,否则,我于心不安。”

郭鹏拿起了一些药材给那名伤兵涂抹:“我发现这个药材实在是很匮乏,每次打仗之前药材准备的都很不充分,有些时候甚至都没有药材,还要临时去采摘,这不,之前我叫我麾下士兵跟着军医官进山采药去了。”

郭鹏还埋怨起了军营里缺少药材的事情,曹操听的一愣一愣的,回去将此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皇甫嵩和朱儁,两人互相看了看,觉得十分惊奇。

郭鹏当真不在乎这件事情,只是一心为了让士卒活下来?

这心肠有点好?

他们从来不曾关注此事,过去不曾,现在不曾,以后也未必会,一直以来大家的惯例都是如此,你突然做出了改变,可不是要云里雾里吗?

不过最近几日攻城大有进展,皇甫嵩和朱儁的全部精力都在城池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干预此事,也就听之任之了。

任由郭鹏率兵救人。

过了几日,城池攻防战已经进入到了汉军登城肉搏的状态之中,两军的厮杀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汉军的伤亡率陡然增长。

大量受伤的汉兵被送到伤兵营里等待处置,痛呼惨嚎的声音从早到晚就不停歇,军医官根本忙不过来,郭鹏就喊了更多士兵来帮忙。

郭鹏带着手下士卒没日没夜的在伤兵营帮忙,尽最大的努力让能活下来的人活下来,那些受伤太严重,流血流得太多的,郭鹏实在是无可奈何。

能做到的事情郭鹏一定会做,做不到的,超出眼下的客观事实的事情,他无能为力。

遇到这种事情,别说士卒,军官也不会怪罪他,只会感谢他。

比如孙坚就很感谢郭鹏,他所部在攻城战冲锋在前,损失很严重,下来之后,他就带着一大批受伤的子弟兵到伤兵营寻求救治,当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