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2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选者,被郭鹏称之为『进士』的入选者成群结队,穿着统一的魏国属吏服装,一排队进入了魏公府。

他们会一起前往魏公府,然后做准备,在魏公府门口的大广场街上进行一场名为『夸官』的行动。

据说这是郭鹏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法子,为了表彰从千余人里杀出来的三人。

让这次考试的前三名『进士』骑在高头大马上,让程昱、戏忠和王粲这三名郭鹏麾下的重要官员扶他们上马,再由曹操、崔琰和常林分别牵着第一名到第三名的马,引着他们走完这条长街。

长街两边站满了入选和未入选的士子们,还有闻讯而来看热闹的邺城黎庶,以及维持秩序的虎卫亲兵。

那可真叫一个人山人海。

诸葛亮,田勇和刘巴三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这阵仗……

程昱是魏国尚书令,戏忠是魏国参谋令,两人分别为魏国的军政一把手,位高权重,在郭鹏麾下的地位十分重要。

而王粲作为内阁首辅,是郭鹏身边第一近臣,日常和郭鹏相处,是郭鹏麾下和郭鹏相处时间最长的官员,最为亲近。

王粲和郭鹏的亲近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元从老臣,也是得到郭鹏的允许,喊郭鹏为『明公』的少数官员之一。

这三人分别为诸葛亮、田勇和刘巴牵马,满面春风的扶着他们骑上马,这让三人受宠若惊。

比如诸葛亮就不敢真的让程昱扶着自己上马,连说自己受不起。

“这是魏公所规定,是你等从一千三百余人里脱颖而出的奖励,以此鼓励更多的后来人努力读书进学,你是第一,你受不起,谁受得起?”

程昱如此劝说,诸葛亮才破有些小心翼翼的在程昱的搀扶下跨上了高头大马。

见诸葛亮如此,忐忑不安的田勇和刘巴才接受了如此的待遇。

其实诸葛亮和田勇都是有本家亲眷在郭鹏手下做官的,所以对此流程多少还有点清楚,但是刘巴就不一样了。

他是荆州本地人,家族有不错的关系在荆州,也屡次被刘表邀请,想要为他举孝廉茂才,让他做官,但是刘巴不乐意,觉得刘表这里没有前途,所以一直都在关注着其他各方势力。

这一次荆州大量外地士人集体北返,在这波北返的浪潮之中,刘巴是少数跟着外地士人一起北返的荆州士人之一。

他素来都瞧不起刘表,眼下看到郭鹏以魏国国君的身份招募魏官,结合当下局势一看,顿时就意识到了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估计就只能在荆州做一个沦陷地的士人了,到时候连徐州人都不如。

于是刘巴果断跟着外地士人一起来到了邺城,参加了论才大典,并且成功的从一千三百多人里脱颖而出,考了一个第三名。

然后就被告知成为魏公属吏,不仅如此,还要参加一场名为『夸官』的典礼。

他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邺城参加这场论才大典,本身就是在赌博,因为他在邺城举目无亲,并没有相熟的人,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办,谁曾想居然得了一个第三。

极度激动之下,他甚至怀疑自己在做梦。

这种怀疑直到他被王粲扶着上了马之后才结束。

他真的不是在做梦,他通过这场论才大典,依靠自己的才华,真的成功变成了魏公的属吏,身份一下子就得到了改变。

郭鹏并未因为他的出身籍贯而歧视他,而是选中了他,给他继续施展才华的机会。

如此好运降临到头上,刘巴真的是幸福的快要晕过去了。

六百五十九 内阁

三名年轻的士子骑着高头大马,程昱、戏忠和王粲牵着马领着他们前行,不远处,还有三名官员正在等待。

魏国相曹操,魏郡太守崔琰,邺县令常林。

这三个级别的官员等候多时,他们将会接替程昱三人,领着三名进士走完整条魏公府门口的大街,引着他们从路的开始走向魏公府的大门口,接受沿途士人和黎庶们的羡慕和欢呼。

“吉时已到,开始!”

随着礼官的一声呼喊,鼓声隆隆敲响,震天的欢呼声与喝彩声响起,三名新科进士在曹操等三名官员的引领下一步一步慢慢向前走。

这并不算太长的一段路程,在诸葛亮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士人同僚们羡慕的眼神,百姓黎庶们热切的眼神,军士们仰慕的眼神,还有那震天的喝彩声,隆隆作响的鼓声,将年轻的诸葛亮给震得晕晕乎乎的,差点就没有把持住自己。

诸葛亮以为自己把持住了自己,但是在旁人眼里,尤其是在徐庶、孟建和石韬的眼里,他的一张脸早就笑得如同菊花绽放一般,极其灿烂。

诸葛亮也有这样的一副面容啊。

徐庶三人如此想到。

然而伴随着这样的想法所产生的,是满满的,满满的羡慕嫉妒恨。

只有诸葛亮等三人可以享受如此这般的风光,只有这三人才可以享受到,其他人都不可以,其他人都没有资格。

而且是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有不少人,尤其是排名前十的其他七名士人们甚至升起了想要重新再考一次的想法,绝对竭尽全力的争取前三。

这实在是太风光了,太风光了!

羡慕的眼睛都快突出眼眶了。

诸葛亮等三人骑在高头大马上笑面如菊花,下面的羡慕者们羡慕的质壁分离。

又能怎样呢?

他们又能如何呢?

只有无尽的羡慕。

还有,对下一次的渴望,对下一次这样的机会的渴望。

而这,就是郭某人真正的目的。

长街夸官之后,入选的进士们将在郭鹏的办事大厅门口觐见郭鹏,定下一个君臣名分——他们都是臣,郭鹏是君。

因为郭鹏选的是魏国的官,而不是汉官。

汉官尚且需要装模作样的表奏,又因为没有皇帝,所以从刘协死了以后的汉官只能是『行某某太守、将军』,至少在名义上是这样的,但是魏官则不用,郭鹏自己说了算。

新选拔的人都是魏官,官职什么的都是确定的,而这五十六人是郭鹏的属吏,更为亲近,君臣名分更实在。

然后除却前五十六人的其他人会被各办事部门带走,开始他们九九六的福报生涯,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取可能得到的权势以及足够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俸禄。

前五十六人则会留下,在这里和郭鹏做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然后由郭鹏亲自给他们安排职务和工作,近距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