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1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分析出,诸葛亮其实也很着急。

真要如同他自己说的那么淡定,他能不停的四处张望?

这家伙在家里可以说是十分惫懒的,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每天还必须要午睡,仿佛能睡到天荒地老一样,徐庶都不知道这家伙怎么就那么能睡。

关键是还那么聪明!

人比人,气死人!

等了好一会儿,人渐渐少了,诸葛亮逐渐觉得站在这里看也是挺有意思的。

被选中的人有安静的,还有欣喜若狂的,有谈笑自若的,还有一路小跑离开等不及要把这个消息和家人分享的。

而没有被选中的则颓丧不已,满脸都是郁闷,都是失落,都是挫败感,感觉人生仿佛已经没有希望了。

感觉站在这里看,就能看到人生百态。

这可真的是有意思。

看着看着,人就越来越少,孟建和石韬按耐不住了,直接往前去了,诸葛亮也有点忍不住了,就和徐庶一起往前。

一群人一起挤进了一个圈子,看着上面的木板,找来找去,没找着几人的名字。

然后接着换另外一块木板,再换另外一块,换来换去,换到第八块的时候,诸葛亮的心里都开始动摇,怀疑自己是不是写的不好没有被选中。

那边石韬忽然喊了起来,原来是在一块木板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诸葛亮和徐庶都有些惊慌,心跳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第九块木板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两人的名字,两人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此时,孟建忽然喊了一声。

“元直!孔明!快来!咱们的名字在这里!”

孟建站在最后一块木板前,指着木板上的名字大喊了起来,诸葛亮和徐庶一愣,然后立刻跑了过去。

就在此时,徐庶猛然发现诸葛亮跑的比自己还要快,那两条大长腿迈的,那个步伐……

这家伙,不是不在乎的吗?

不是满脸的淡定吗?

怎么跑得比我还快?

好你个诸葛孔明!

你演我!

徐庶第一次怀疑到底诸葛亮是不是瞒着自己做过游侠,不然怎么会比游侠出身的自己跑的还要快?

江湖上混日子的,跑路也是必备技能,徐庶自忖在这一点上不会输给任何人,结果今天却被诸葛亮打败了。

两人脚前脚后的跑到了那块木板前,诸葛亮一眼看到了木板最顶端写着自己的名字,而徐庶往下找了几个,在第七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被选中了?”

“被选中了!”

徐庶紧紧的捏着自己的拳头,脸上的笑容如菊花绽放一般忽然变得无比灿烂。

“孔明!我被选上了!我被选上了!”

话说完,徐庶就看到诸葛亮正在不停的喘气,手也攥得紧紧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木板上的名字不松开。

好你个诸葛孔明!

六百五十八 夸官

当天晚上下班之后,诸葛瑾回到了家里,就很高兴的让家人准备了一桌酒菜,好好儿的招待了一下全员入选的四人。

然后还告诉了他们四人一个更好的消息。

“也就是说,三百零九人入选,但是只有前面的五十六人才能进入魏公府,成为魏公的属吏?”

徐庶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我……我也能做魏公的属吏,喊魏公叫明公?”

“现在这样喊的人很少了,大家都喊魏公,我也是被魏公允许,才喊了明公。”

诸葛瑾不无自得炫耀道:“但是无论如何,你们四人都能成为魏公的属吏,直接接受魏公的任命,甚至可以直接见到魏公,要是运气好,还能得到魏公的当面指导。”

“这……这……”

徐庶高兴的连话都说不出口了,孟建和石韬也是惊喜莫名。

诸葛亮盯着诸葛瑾询问道:“兄长,所以说,我是第一名?”

“对,孔明,你是第一名。”

诸葛瑾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魏公欣赏你的答卷,听说你的答卷是魏公亲自点为第一的,魏公还说等你们去府里报道的那一天,要亲自和你谈谈。

孔明,这真的不是为兄的功劳,为兄也只是魏公的属吏而已,没那么大的能耐,这是你自己的才华,魏公欣赏你的才华!”

“……”

诸葛亮忽然笑了,揉了揉自己的脸,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

徐庶看着诸葛亮,忽然笑道:“之前孔明说自己并不在乎放榜的结果,结果连着九块木板没见着自己的名字,最后一块木板见着的时候,孔明跑过去跑得比我还快,我都追不上!孔明啊孔明,你这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你比谁都在乎吧?哈哈哈哈!”

徐庶一口干了一杯酒,带着一丝微微的醉意调侃起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一杯酒下肚,喘了口气,借着微微醉意点了点头。

“我在意,因为我不想让叔父就那么白白的去了,叔父吃了多大的苦头才在荆州把路给铺好,可现在我说走就走,一点也没有顾忌叔父,那我要是不能在邺城立足,未免也太对不起叔父了,不是吗?”

许是微微醉意带动了情绪,诸葛亮的话语里带上了一丝哭腔。

说真的,这还是徐庶等人第一次看到诸葛亮露出了这样的表情。

“孔明……”

徐庶伸出手握住了诸葛亮的手:“咱们都已经被选中了,咱们可以一起,在魏公麾下,创一番事业!一番青史留名,叫全天下人都记住咱们的事业!如何?!”

“好,好,好!”

诸葛亮狠狠地点头,紧紧握住了徐庶的手。

“算上孟某一个!”

“算上石某一个!”

孟建和石韬也把自己的手搭了上来。

诸葛瑾坐在对面,看着几个年轻人如此这般的意气风发,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丝笑意,随后,笑意忽然消失了。

当今局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立新帝这件事情所掩盖着的东西,诸葛瑾通过一些细微的改变窥得了一丝,就那么一丝,已经让他颇为不安了。

他总感觉,可能会有更大的事情要发生。

决定未来命运的,可能并不是现在,而是未来的某个时刻,若是可以抓住未来的某个机会,他们都可以一飞冲天,若是抓不住,问题就大了。

可是,真的会是那样吗?

诸葛瑾并不敢妄自揣测。

只是他总感觉,乐见其成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那些追随郭鹏一路创业的人,似乎已经不那么满足于眼下的地位和权势了,他们希望郭鹏更上一层楼,然后,他们也能更上一层楼。

说到底,诸葛瑾自己也不是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

如果一切真的会发生的话,那么自己又能处在什么位置上,得到什么好处呢?

诸葛瑾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也有些期待。

兴平六年十月十七,论才大典所选出来的三百零九名入